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标准规范化培训班:2024 年 7 月开班,证书加持,报名从速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170 | 时间:2024-08-03 13:03:32中国社区发展协会与三维健康养老中心联合举办《养老院运营管理—标准化》培训班:
持续时间:3-10个月
授课方式:网课、密集班、小班(10-20人)
结业证书:完成全部课程并通过考试后,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将为您颁发《养老机构运营与管理-标准化》结业证书
课程内容:3个板块,10门课程,18天课程,36课时
主要包括健康医疗(养老)行业前沿政策解析、行业趋势研究、养老服务机构全模块运营管理版权课程
报名条件:健康养老行业(养老院)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后备干部均可报名,经考试合格后可获得证书。
开课时间:2024年7月27日至31日(第12学期)
课程咨询:(同微信号)
版权课程:养老院健全管理系列课程线上课程已开启,欢迎报名咨询!
即将推出的模块:
“养老院财务管理”课程模块(8节课,45分钟/节课)
可选课程:(可随时报名观看、学习)
“养老院风险管理”课程模块(10课时,45分钟/课时)
《养老院营销管理》课程模块(10课时,45分钟/课时)
《养老院服务管理》课程模块(10课时,45分钟/课时)
《养老院综合管理》课程模块(8课时,45分钟/课时)
养老院人力资源管理(8节课,每节课45分钟)
学习方式:线上直播平台,可回放9个月
课程咨询:(同微信号)
课程已确定开课,欢迎报名,前8所院校可享优惠!随时可报名观看课程!
目标读者:养老院后备管理人员及管理人员、需要提升管理技能的护理行业从业人员、准备进入护理行业的从业人员
学习方式:线上直播平台,可回看3个月
报名方式:微信+电话:
已经报名的朋友请到时收听,未报名的朋友可随时咨询
Y居家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居家服务管理的企业,近年来深耕S社区,积极转型参与S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开创了以嵌入式社区养老机构为中心,辐射周边居家养老床位的养老新模式,并利用嵌入式智能技术,通过“益养在线”智慧医养云平台,实现一体化入住管理及云端监控,不仅为有相关需求的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务,也在养老模式创新上提供了相应的实践经验。
Y家政公司的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虽然尚处于探索建设阶段,但其发展思路和面临的问题在行业内具有代表性,值得深入探讨。
01
基本情况
Y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根据不同社区的具体情况,开始探索建设(小型)社区嵌入式多功能养老中心的养老模式,目前已开设6家社区分店。公司于2015年在S社区建设运营嵌入式社区养老中心(S社区养老院),2017年申报并获得全省“社区嵌入式小型多功能养老中心”标准化试点项目批准,2019年1月通过省市场监管局验收,成为全省社区嵌入式小型多功能养老中心建设运营的行业标准。
S社区养老院占地面积1745平方米,建筑面积976平方米,拥有多个功能房间,采用家庭式、俱乐部式养老设计理念,适合老人居住的居家环境,彰显人文关怀。
据Y家政有限公司创始人介绍,他们先后引进挪威SET悬吊训练(红绳)、日本原敏之高压电位治疗仪、我国台湾的音乐护理课程,每年组织中心骨干服务人员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学习新的护理理念。
中心配备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养老院、社区膳食配送点,可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居家照护、日间照料、失能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综合服务。
02
运行状况
1. 服务内容
据设置机构介绍,S社区养老院可依托专业的服务团队和相关智能设备,为社区居民提供就近康复、暂托护理服务。
日间照护中心通过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及康复护理服务,丰富轻度失智或失能老人的生活,为老人提供安全、舒适的日间照护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将机构养老专业服务延伸到社区家庭,为老人提供上门送餐、医疗保健、家政等服务,并提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课程,以达到为社区老人提供专业化、优质服务的目标;
同时通过益养智能系统搭建的智能服务平台和数据分析平台提升服务质量,高级营养师在社区餐食配送点担任健康管家,提供现场就餐、送餐服务。
2.运营管理
养老院入住老人平均年龄80岁,入住率达90%,中心有固定护理员6名,负责院内老人日常照护服务;流动护理员2名,负责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流动管理人员8名家政公司运营方案,既负责院内服务,也负责上门服务。
养老院是按照“政府主导、社会管理”的原则建立的新型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服务内容涵盖日常管理、健康管理、护理特色、营养配餐、理疗服务、安全保障等,设有养老、娱乐、学习、休闲等多个功能室,集寄养、送餐、娱乐、养老、代购等多项服务于一体。
根据房型、设施不同,机构床位费用为每月800至2000元,标准餐费为每天20至40元,护理费根据护理级别不同而不同。
养老院还通过对接益阳互联网养老平台和监控视频,实现老人入院一体化管理,在入院前办理相关手续家政公司运营方案,建立老人信息档案,进行健康评估,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训练和护理方案。
3.运行效果
据管理人员介绍,该养老院由Y公司通过“民建公援”的方式,将一所破旧的小学教学楼改造而成,目前已具备日间照护、残疾人照护、小型养老院、居家养老等多项服务功能,让老人在家享受养老服务的同时,又能在家居住、拓展社交圈。这种离家在外却不离亲人的“半居家”养老方式,扩大了老人的朋友圈,改变了社区老人“进门开灯,出门锁门”的孤独生活。
据养老院老人B介绍,“在这里,我的一日三餐都照顾得很好,每天都有不同种类的饭菜,很健康,很适合我的口味,所以一年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这里吃饭。让我开心的是,这里老人很多,可以一起聊天、打麻将,还和护理人员学新歌、练手指操、练书法,解闷。我已经退休了,每个月有1000多元的退休金,所以开销还是可以负担得起的,感觉很安心。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住在这里就像住在家里一样,孩子们也很容易来看望我。”
03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与传统养老院相比,嵌入式社区护理服务还存在服务人员短缺、服务人员流动率高、资金不足、传统护理理念的阻碍、人们对养老院的不信任、服务标准化和行业规范滞后等问题,开展嵌入式社区护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比传统养老院遇到的要多得多。
由于S社区养老院不仅提供养老服务,还包括失能老人照护、送餐、上门家政等服务,承担的任务和责任比传统养老机构要多。结合S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的运行现状,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当前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资源嵌入:资源整合效果不理想
养老机构在社区开展养老服务时,会借助社区相关资源,如社区居委会、医院(或卫生室)、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社工等,通过建立合作协议或对接帮扶等方式,为养老机构引入有效的社会资源。这不仅可以改善传统养老机构资源匮乏的劣势,还能提升机构的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但在实际整合资源过程中,这些有效资源并未得到充分挖掘,在服务过程中并未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
一方面,政策资源整合不足。地方政府对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发展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的规划。由于湘潭市社区嵌入式养老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正式文件、政策、标准尚未完全制定和实施。因此,养老机构在嵌入式社区养老过程中缺乏相关政策文件和法律支持,在运营和发展中面临诸多困难。
另一方面,嵌入式医疗资源质量不高,养老院通过与周边医院、健康服务中心签订合作协议、与家庭医生签订合同,实现医养资源一体化。
现实中,S社区附近没有专门的养老、医疗机构,无法嵌入优质医疗资源,同时,医疗卫生资源也难以融入养老服务,医疗机构尚未与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队伍建立长期有效的结对帮扶协议。虽然社会组织、志愿者不时来到S社区养老院做志愿者活动,但这些活动无法形成有效的信任机制,无法建立起紧密的、情感相连的关系网络,而信任的关系网络正是养老服务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2、功能嵌入:智能技术有待提升
与一般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不同,嵌入式养老依托智能设备和技术,基于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提供智能养老服务,既可以减少人力资本的投入,又可以为老人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虽然智慧养老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S社区养老院的智慧养老服务还局限于信息查询、远程监控、社区商城等简单易用的服务内容,智慧养老服务的软硬件设施还有待提高和完善。
一方面,网络养老服务平台应用体系中部分管理制度需要政府部门授权,尚未开发应用,如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数据共享等;另一方面,养老中心在提供送餐上门、护理上门、家政等居家养老服务的同时,尚未建立相应的居家服务管理制度和考核管理制度。
同时,服务人员大多从事家政服务或兼职工作,大多缺乏养老服务专业技能,只能提供一些简单的护理,缺乏养老服务智能技术硬件和软件开发的专业人才,中心提供的护理培训包括生活护理、技术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四个方面,对智能养老服务服务人员的培训存在不足。
3.多种运作模式嵌入:多重协调引发诸多矛盾
养老机构嵌入社区尚处于初步探索建设阶段,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社区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多主体之间的互动影响着社区嵌入型养老服务的构建与发展。
相关方利益各异,这些差异化的利益在不同行为主体的互动博弈中尚未达成集体共识和有效整合,相关方会采取不同的策略选择。因此,养老机构嵌入社区的初始过程中,除了遭遇“邻避效应”外,在整合社区资源的过程中,社区管理与机构运营管理、医疗资源的融合也必然会产生利益差异。
如何实现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企业等多方相互合作、协同配合,形成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多方共建共享,是养老机构嵌入社区过程中必须逐步解决的问题。
作者:曾勤。原标题为《城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问题分析及对策》。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学习交流,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及设计图,所有转载的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知识均属于权利人所有,我们对相关图片内容不拥有任何权利,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欢迎查阅康养项目可行性研究(市场研究)报告及养老院运营方案
咨询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