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兰州大学民族学与西南财经大学民俗学专业的日程安排与面试过程
作者:admin | 分类:招聘求职 | 浏览:31 | 时间:2024-08-04 14:02:52夏令营
01
兰州大学
专业:民族学
会议安排:第一天为开幕式,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为学术讲座面试技巧与训练论文,第五天为学术报告。
面试流程:今年是兰州大学民族学专业第一次办夏令营,所以我们的考核很简单,选一篇跟专业相关的论文,用PPT做个自我介绍就行,老师会根据营员们展示的论文材料进行提问,问题大多比较详细,随机性强,虽然我被问的问题不多,但看来参加夏令营必须要有一篇高质量的论文。
02
西南财经大学
专业:民俗学
时间安排:开幕式+学术报告+访谈
面试流程:基本就是简历面试。面试是一对一,面试顺序随机,每个人大概15-20分钟。中文面试包括自我介绍环节、随机专业问题、简历面试、思政测评环节。英文面试是单独进行的,只需要直接回答老师的问题即可。
0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专业:新闻与传播
时间安排:报告+开幕式+考核
面试流程:面试为一对一,面试顺序抽签决定,每人约10分钟。面试分为自我介绍、专业实践能力测评、职业能力考核三部分。专业实践能力考核中,营员选择近期关注的某行业(包括广告、新应用、传播或文化领域)动态或热点事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职业能力考核实时发布,测评组将发布与国家形象塑造相关的命题。营员自行选择展示方式,下午2:30左右开始汇报成绩,展示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学手稿、广告文案、平面作品、视频作品、PPT简报等。
预先推荐
预推荐的节奏比夏令营快很多,大部分高校直接进入面试。
01
山东大学
专业:民俗学
面试:考核主要分为笔试+面试,笔试主要参考《考研复试》这本书,面试包括直接自我介绍+随机提问+英语考核,面试问了我的个人情况等。
02
东北大学
专业:艺术
访谈:PPT自我介绍+老师提问(问题:你比较喜欢哪位老师的研究方向?这个专业对于学习艺术有什么优势?你个人的兴趣爱好是什么?你觉得文章的创新之处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03
华中师范大学
专业:文化资源
面试:面试是一对一,提前抽序号,按照序号进行面试。中文面试包括身份验证,自我介绍,简历面试。问我的问题是:看一下你的简历,你做过很多社会实践,说一个你觉得印象最深刻的;你还申请了哪些其他学校?你收到了多少份offer?如果我们有意录取你,你会来吗?为什么?
04
北京体育大学
专业:体育科学
面试:面试考核包括对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外语水平等进行深入考察,面试为单面面试,中文面试包括身份核实、自我介绍、简历面试、思想政治考核、专业能力测评、英语面试。面试官让我解释一下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看你的简历,你做过很多社会实践。说一个你觉得印象最深刻的;如果我们有意录取你,你会来吗?为什么?你的毕业论文题目是什么?
你的研究兴趣是什么?英语问我如何理解体育市场?
05
深圳大学
专业:艺术
面试:面试为一对一,面试顺序由面试老师在面试前确定,每个人大概10分钟左右。面试分为自我介绍、专业能力测评、英语能力测评三个部分。被要求阐述艺术学起源的模式?未来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方向是什么?介绍一下您最喜欢的中国传统文化?
保证研究生学习的成功秘诀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研究生学习是一场信息战,收集信息、摆正自己位置是取胜的关键。
信息永远是成功考研最重要的武器,推荐大家加入一些研究生交流群(点击HBY公众号菜单加入研究生交流群~),可以详细了解学校的定位,每年不同学院的实时政策调整,以及夏令营和预推荐录取情况,为你提供第一手的推荐信息。
同时可以掌握更多的面试技巧和推荐考试要点,提前了解哪些院校歧视非重点大学?哪些学校看重英语等面试技巧?哪些学校看重科研?结识更多有同样梦想的朋友。
如果科研竞赛还不是很齐全的话,那么实习和论文可能会更容易丰富你的经验,它们或许就是你打动老师、一路绿灯的制胜法宝。
所以大家要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规划面试技巧与训练论文,提前做好准备。俗话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所以提前准备和规划很重要。
给同学们的建议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三年的时间来积累知识,所以提前规划和准备是打赢这场硬仗的关键。
提前准备
01
结果为王,没有结果其他一切都毫无意义
可以说,成绩占了研究生录取的80%-90%,拥有高GPA和高排名不仅可以轻松获得本校研究生的录取,而且在其他学校的学生中也能脱颖而出。所以在日常学习中,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尽量发挥出自己正常的水平,做到最好。要想取得高分,不仅要学习固有的知识,还要收集课外材料进行拓展和补充,这也将为后期的面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01
科学研究很重要,这是一个加分项,也是一个机会。
大三的同学总会担心自己科研经验不足、发表论文不多会不会影响夏令营和预推荐的表现。 确实有影响,而且了解发表论文的流程也会帮助你在面试被问到论文相关问题时不至于慌张(从夏令营和预推荐面试老师问的问题可以看出,大部分都是围绕科研内容)。
同时,科研也是进入夏令营和预推荐的一大加分点,很多学校的夏令营通知上都会明确写明这方面的内容,所以科研方面也要重视。
但人文社科可能参与科研的机会不多,所以我们要着眼当下,多参加挑战杯、互联网+、三创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活动,其实这个过程也锻炼了自己。
即使你已经为面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也不要放松:
面试准备
01
自我介绍
最好准备1分钟或3分钟的中英文版本,因为每年的情况可能不一样。我觉得自己的优势是自信、流利,以及能够和老师眼神交流,因为我经常练习。可以加入一些自然的手势,但不要太刻意,也不要做太多的动作。
02
专业关怀
专业问题,如果时间紧张,可以选择最基础的理论课去学习复习,建议每年考研的初试科目都看一下。
03
英语问题
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将准备好的问题全部翻译成英文,或者用英文进行口语交流。但由于时间太紧,我只能根据往年的一些经验贴准备一些常见的英文问题,比如描述自己最喜欢的课程、书籍、电影、家乡、职业规划、科研经历等。
04
其他问题
简历面试很常见,如果你对自己的简历很有信心,可以带着去面试,也可以引导老师针对你的简历提问,所以我一开始就打算带简历。准备面试的时候,我根据简历问了自己一些问题,整理了答案。所以对自己的任何一个项目,任何一篇论文都要绝对熟悉,这样才不会给自己挖坑。
建议提前进行面试模拟,尤其是训练对完全不熟悉的问题的回答。由于面试在研究生保送过程中占很大比重,这样的面试技巧尤为重要。另外,建议大家也扩大复习范围,因为很多学校大多是不同专业的老师一起考核,问题内容不限,所以在准备过程中尽量分散。
最后的想法
最后,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的是,考研无疑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竞技场,你们可能会面临前所未有的焦虑、压力和痛苦,经历巨大的精神和情绪波动。
但无论怎样,希望大家在读研的路上,不要忽略学习的快乐,在复习中感受知识和知识整合能力的逐步提升,享受成长和自我实现的每一步来之不易的脚步。读研的经历和记忆都是独一无二的,也是无价的。在激烈的竞争中,希望大家徜徉在学习的汪洋大海中,感受期间无限的乐趣和幸运,永远记住自己为何出发。
考研是一场长跑,没有时间松懈,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风雨无阻地前行,相信所有考上研究生的人,最终的结果,都值得一路走来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