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导师招募开启,求职分享/就读体验/读博深造/保研经验变现一站式解锁
作者:admin | 分类:招聘求职 | 浏览:35 | 时间:2024-08-07 14:04:38新导师招募开始
▲扫描二维码解锁求职分享/留学经历/博士学习/科研经历变现一站式解决方案
背景
申请状态
抽象的
1. 大学印象
二、升学准备
3. 营地体验/传递策略
4. 最终报价选择
工商管理预推荐指导
扫描二维码添加助手
注:预订,不提供定制
一
大学印象
直到夏令营结束一年多后,我才敢开始写那段时光,比起升学、实习、GPA这些更具体的关键词,我始终觉得勇敢的经历才是最重要的。
大三的冬天很冷,那一年的关键词是焦虑和决断。大三下学期开学的时候,实习、学习、雅思的压力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因为南京疫情反复,我经历了雅思考试8次被取消录取,每天都在教学楼走廊里崩溃大哭。直到4月份报考港中大(深圳),我连有效的雅思成绩都没有,英语六级成绩也不高,才真正放弃了出国留学和保研。我做好了两种情况的准备,把所有的重心都转移到了夏令营上,也放弃了准备了半年多却一直没考过的雅思,在经历了多次拒信和自我怀疑之后,终于在6月初拿到了第一名学校的offer。面试前两天,我没有复习,而是出去爬山了。 当我站在山顶的时候,感觉世界这么广阔,每个人都不过是一粒尘埃。
大四是我最开心的一年,抛开GPA和课业的压力,确实学到了一些自己想学的知识,也有机会利用实习,在不同领域找到自己的兴趣。在上海租房实习,经历了一年四季大考的压力,在厦门看日落感受海风,在寒山寺看到满地的银杏叶,在澳门路上遇到贝克汉姆、邓紫棋、郎朗,在零下6度的翡翠湖边和朋友欢笑。2023年上半年,我去了厦门、上海、苏州、海口、万宁、大理、昆明、威海、青岛、济南、深圳、广州、珠海、澳门、曼谷、清迈、青甘大环线,最后在南京的6月份和朋友一起出去旅游。 用泪水说再见,用尽全力说再见。
二
进一步升学的准备
01
选择最适合您的曲目
研究生学习:
1、你清楚专业硕士/学术硕士/直博吗?
2. 录取:学校背景>专业排名(平均绩点)>英语水平>参与论文/实习/研究/比赛;避免同质化,找到自己的轨道
3. 业务优秀:心态/面试表现/项目匹配
留学经历:学校背景、标化考试成绩、GPA、实习/研究/比赛/实践、PS/CV
02
信息收集、合理定位
信息汇集:研究生院信息、各大高校智库、大学官网等,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大学汇总成表格,方便查找,避免遗漏。
:体验帖,了解各个学校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准备材料时要注意什么,笔试和口试的形式,笔试和口试的内容等。
心态:别着急!别着急!心态很重要!特别是在投稿初期,你可能会收到很多封拒信,但你要相信,最适合你的一定会出现。
03
材料准备
提前润色:个人陈述、简历、专家推荐信、自我介绍
硬质材料:排名证明、成绩单、获奖证明、学业成就证明、外语成就证明、身份证、学生证
04
营
面试准备:自我介绍、专业知识(金融硕士的专业课有公司金融与投资、国际金融、货币金融、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数学等,面试很少考数学,但笔试可能会考)、口语(文献翻译)、科研论文、简历、时事
时事:我每天用研究项目来梳理一个热点话题,不需要花太多时间,重要的不是热点本身,而是这个话题背后的经济思考,以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思维。在专业课的面试中,我被问到一些宏观经济学的热点问题,老师更看重你在这些知识点背后的思考。
口语:口语部分我复习了雅思1-2部分的题目和考研口语专题,最重要的是每天多口语,没有重点考文献翻译(中山商学院和复旦大学的面试只考了文献翻译),想准备的同学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更多的英文文献阅读。
交叉学科知识: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的专业课程可以参考《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对于非教育专业的同学来说,最重要的是提前想清楚交叉保险的动机;结合目标学校导师的研究方向,寻找相关文献阅读;积累阅读。
自信和表达能力最重要;认真听讲课。
05
提供选择
最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专注自己的路!拒绝比较!相信自己!
三
营地体验/交付策略
夏令营阶段我申请了30所学校,被15所学校录取,参加了6所学校,最后全部收到了学校的offer。
一年后回想起这段经历,我真的觉得自己很幸运。去年这个时候,我一直把苏州的一所985学校当成自己的dream ,所以所有的简历和推荐信都是以那所学校为蓝本。我以不同的方式准备了这次夏令营;但事实上,我并没有跨过同校学长们都跨过的门槛。我一直相信缘分,有些项目没能进夏令营,可能是因为我没有能力,有些可能是因为这个,但更多的可能是因为这个项目的缘分还没有到来。
报考金融硕士和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的决定早在我最终选择读研之前就做出了。乡村支教的经历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教育与管理交叉的魅力,这成为了我最喜欢的经历;教学实践让我一点点接触到了教育的核心;本科阶段的不成熟创业恰好与教育有关。选题初期我接触过一些教育管理方面的文献,但都太过肤浅,那时我甚至还没有听说过“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向。
真正让我了解教育经济与管理这个领域,是大三时读到2015级读儿童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姐写的一篇讲述我考研经历的帖子,她和学姐聊天后告诉我“教育不是万能的,我不会亏待任何一个爱自己的孩子。”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大三寒假收集的无数经验帖和每天晚上睡前读的教学心得,成为了我跨界教育小小尝试的第一步。
营地体验按时间顺序排列
01
中山大学商学院金融学硕士
中山商学院金融硕士的考核主要看公司金融、投资、国际金融、货币金融四本书以及之前课程学习到的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商科主要考宏观微观计量经济学和数学。学校出题较少(但岭南即便在面试也会考经济学和数学)
老师们都很年轻,学术水平很高。商学院是中山2021年成立的新学院,位于深圳,地理位置和学校整体氛围都很好,是一所小学校,今年金融硕士招生名额总共只有十几个。学院的平台设置和师资队伍都很年轻有活力,注重学生成长。面试过程中能感受到,即使报考专业硕士,如果有出色的科研经历,老师也会重点关注;我更喜欢专业知识扎实的学生。
个人感受:自信和表达能力最重要;认真听课,面试时突出匹配度。因为我之前的几篇论文和几位老师的研究方向有重叠,所以被老师问过问题。
02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金融硕士
个人感觉南开老师比较看重学生的宏观金融知识,当时考查了几个国际金融知识点,货币银行和宏观经济也是考核的重点。
0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硕士
UIBE的地理环境很好,位于朝阳区,靠近金融街,老师也很鼓励学生去实习,很适合想读硕士的同学,课程设置很专业,很实用,很硬核。当时我们重点介绍了金融硕士项目里的量化金融方向(同样是硕士项目,夏令营的时候会填一个意向表,如果选了这个方向,夏令营那一轮老师会有一定的侧重考核量化金融和普通金融。专业硕士和硕士最主要的区别就是硕士期间的课程设置不太一样)
Tips:认真听讲座!讲座中途和结束时会有抽签回答问题环节,虽然不影响面试,但作为是否参加全程营/讲座问答环节的依据
面试凸显匹配度:面试的时候主要问了我在研究所的实习经历,写过的报告,职业规划等,最后三分钟老师还提了一些建议,对我很有启发。
04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硕士
面试很硬核很公平,完全双盲(学生不透露姓名和学校,学生也不知道面试官是谁,老师只看你的答案给你打分)。压力面试,老师会盯着你模糊的答案,后续问题很详细,关键是如何调整心态,在压力下自信地表达自己。
05
复旦大学经济学及管理学硕士
面试总体来说非常公平全面,交流氛围比较融洽。英文面试难度较大,需要默读1分钟专业教育文献摘要,然后关屏翻译复述,可以提前了解教育方面的专业术语。面试时,动机问题的回答很重要。面试时间较长,问题很有针对性,老师会根据你的背景和简历进行个性化提问,也应该提前对教育相关理论有充分的了解。本科期间做过相关教育论文或科学研究的学生
面试通过率为:80%专业课+20%外语成绩。录取10人,入选优秀营2人,候补3人。由于今年招生增加,实际录取3人。
个人经历:因为我是跨专业的学生,从金融转到教育,本科期间除了两次教育实习和一段琐碎的与管理相关的创业、教育,并没有什么突出的教育论文。在后营面试前,我重点写了教育管理领域的研究计划,根据高等教育研究所老师的研究方向阅读相关论文,阅读了若干本教育教材和著作(具体书籍可参考知乎)。学生最好有一篇教育领域的参与论文,对相关教育理论有自己的理解。需要重点准备为什么跨专业教育,自己和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匹配程度等动机性问题。
自信、大方、勇敢地表达自己很重要。
06
南洋理工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管理硕士
个人经验:
1. 自信大方!敢于表达自己!在讲座结束后的问答环节、才艺展示、问答环节,勇敢展现自己尤为重要!
2、研究计划最好在本科阶段已经做过,或者本科阶段做过教学、经济、管理等方向的研究。
3. 在营会开幕和专业交流会上,老师会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需要认真听讲。
四
最终报价选择
到复旦大学学习教育学的决定其实是我9月27日突然做出的。
我很早就收到了上海财经大学转入复旦大学卓越营的通知和复旦大学 List转入卓越营的通知,但我已经下定决心要去上海财经大学读金融专业,于是大三的暑假和大四上半年,我还是按照传统的金融职场人路线继续——参加考试、在券商实习、提前备战专业硕士。
真正的犹豫发生在9月27日,也就是填申请表的前一天。我看了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培养计划,心潮澎湃。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的理论知识,连同考上复旦时读过的教育书籍,一一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对我来说,我发现,尽管距离那次夏令营经历已经过去了快三个月,我还是不可避免地爱上了社科金融专业英文简历模板,想学点不一样的东西。后来,我又看了量化数学的课程目录,问自己:“这个有用,但这真的是我喜欢的吗?”父母、导师、朋友的建议五花八门,我犹豫不决,无法决定这道选择题的答案。这两条路都很好,但都难以预料。我从来没有真正亲脚踏过那条路,也没有体会过它的崎岖、泥泞、艰难和刺激。
那天傍晚,我和朋友在操场上散步,主楼倒映在粉色的夕阳下。他听我讲了两次选择的机会与风险、利弊以及我的犹豫,然后问我:“你觉得呢?你已经做出了选择,不是吗?不要美化没有选择的替代道路。每一条路都是好的,你此刻的选择是最适合你的。”
我依然相信,那天我的选择,是最适合我的路,即便不是,我也会把它打造成最美的路。
2022年末,我写道:“回首这一年,总是快乐多于悲伤,其实每分每秒的情绪都很立体、很饱满。”回想起继续求学的历程,亦是如此。
我也祝您有一个美好的旅途。
2023
定制化推荐方案
研发声学最终确定计划
最后一次尝试安排豁免
扫描二维码添加助手
注:定制化推荐方案
获取完整的产品手册
01
基本情况
预推荐定制方案是针对2023年考研季所有准备在预推荐和九推荐阶段冲刺梦想学校的学子们而推出的收官方案,它最显著的优势有三大:
1)研究生院拥有充足的顶级导师资源和优秀的教研团队,除了往年深厚的教学积累外,还制作了丰富的时政热点、英语口语、面试技巧、行业知识、专业知识整理等资料,并持续收集今年首轮考试真题等超级稀缺资源。
预推荐定制计划的学生可获得与试点计划同等规格(即最高规格)的信息支持,以上信息均可获得!
2)12小时主讲课程+6小时特色选修课程+1名班主任答疑及质量把关,保留试点项目辅导精髓。
不仅有主导师全程把控,还能灵活应对多个项目申请的个性化需求,还有班主任全程督导质量把关、答疑解惑。
3)4场强势背景学员密集模拟训练,陡峭的增长曲线,快速提升面试技巧,掌握面试制胜关键。
02
辅导框架
03
关键辅导课程
主讲教师授课
定制方案重点解读
主讲老师的辅导包括12小时一对一实时教学+每日问答。
对于专业硕士定位的学生,教学主要围绕简历准备、专业课程复习、职业道路规划、行业时事意识展开;对于学术定位的学生,教学主要围绕简历准备、专业课程复习、论文预习与答辩、学业规划、培养时事意识展开。
每日答疑解答了学员在前期准备、线上申请、营员参与过程中的所有疑问。论文写作方法论指导属于教学环节,论文注释与修改属于每日答疑环节,可根据学员不同项目的申请需求进行调整。
班主任解答疑问
定制方案重点解读
除负责答疑的主讲老师外,每个学生还配备一名班主任,负责解答日常疑问、监督主讲老师讲课、提供物质支持等。
班主任会帮助学生收集今年首批入学的最新院校信息、申请/考核技巧、笔试和口试经验,并及时发送导师组编写的优质内容和其他教学活动产生的优质素材。
个性化课程选择
定制方案重点解读
个性化选课共计6课时,包括辅导期间的答疑。个性化选课主要用于目标学校指导、论文专项辅导、职业规划专项辅导等学生个性化需求。学生可以利用课时换取团体面试训练营。
集中模拟
定制方案重点解读
4次由研究生保送生组织的模拟面试,不限单场或小组面试。除了与主导师安排的模拟面试和个性化选课中的模拟面试,学生还有4次集中模拟面试的机会。研究生保送生组织的模拟面试最大的优势是学生背景好,水平高。对于今年已经开始第一轮考核的项目,比如GAU,我们直接用最新的真题,练习效果非常好。
注:4次模拟考试机会若用完,可以兑换专题选修课。
数据支持
定制方案重点解读
定制计划学生可获得与先导计划同等规格的全部内部资料,包括精选文书模板、核心课程知识点、时事类资料、高频专业/英语问答整理模板、职业规划及行业知识资料、单项小组面试视频课程、实用论文写作、重点申请项目视频课程(Top 5项目全覆盖)、主流商科项目笔试及口试解析/真题等。
▲由于篇幅所限金融专业英文简历模板,上图仅展示一小部分信息,更多详情请联系助理了解涵盖线上线下考核的内部独家资讯。
04
推广方式
2人团体报名可享优惠
每人优惠300元
3人团体报名享优惠
每人优惠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