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岗位职责,激发员工主动工作的动力
作者:admin | 分类:招聘求职 | 浏览:129 | 时间:2024-08-09 14:07:58岗位职责是指岗位所要求的工作内容和所承担的责任。岗位是组织为完成某项工作任务而设立的,由岗位类型、职务、职称、级别等构成。职责是岗位与职责的统一,由授权范围和相应的职责两部分构成。
在制定岗位职责时,首先要让员工真正认识到自己岗位的性质。岗位工作的压力不是来自他人,而是本岗位员工自发产生的,从而转化为积极工作的动力。要鼓励本岗位员工参与制定岗位目标,努力激励他们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本岗位的目标制定、准备、实施,以及实施后的评估,都要由本岗位员工承担明确岗位职责的重要性,让本岗位员工认识到本岗位上出现的任何问题,并自行解决。他的上司只是起辅助作用,他的工作是为自己做的,不是为他的上司或老板做的,本岗位是他展现能力和人生价值的舞台。本岗位各阶段工作的执行,要由本岗位员工积极发挥创造性,依靠自身努力和自我协调来完成。员工要在岗位上积极发挥解决问题、自我判断、独立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的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成果的绩效。因此,企业应鼓励各个岗位的员工主动承担本职工作,主动参与工作完成情况的自我决策和自我评价。
其次,企业在制定岗位职责时,应尽可能考虑将多项工作内容纳入到一项工作中,以充分发挥因长期单一类型工作而被埋没的员工的其他才能。丰富的岗位职责可以鼓励一名多面手员工充分发挥各项技能,同时也起到激励员工积极工作的作用。
第三,如果企业的人力资源允许,可以设置一些岗位职责,让员工在固定的时间内很好地完成既定任务后,获得调动到其他岗位的权利。通过岗位调动,丰富了企业员工的整体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在企业各个岗位的员工之间营造了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
任何岗位职责都是责任、权力和义务的结合,权力越大,责任越大,义务也越大,任何分离都会出问题。不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就不清楚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岗位职责理解为“我做什么”,虽然这种理解在社会上是普遍存在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充分理解自己岗位职责的内涵,才能把握自己的位置。
在深刻理解岗位职责内涵、把握好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对于企业员工来说,如果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应该达到什么标准,员工就能主动去做与岗位职责相关的事情,员工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义务。对于公司来说,公司也有了绩效考核的依据,也明确了员工所做的工作应支付的工资、福利、“五险一金”,以及为员工提供的劳动保护、培训教育条件。这可以看作是一种交换,其中包含着公司和员工的利益,公司依靠员工的智力和体力来实现发展目标,员工依靠从公司获得的物质回报和自身发展。公司和员工在岗位职责责、权、利统一的过程中,实现了双赢。
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在工作职责中明确岗位职责的重要性,经常把权利和责任割裂开来。一般来说,有些人特别是管理者,往往只注重权利、忽视责任,这样就很容易把工作,甚至自己的工作交给别人去做,自己充当球员、裁判、管理者,却不履行职责,不承担责任。那么这种管理方式就变成了一种“踩别人脚跟”的管理方式,管理的结果就是人心散了,管理混乱;有些人特别是普通职员和很多员工,往往只注重责任、利益、忽视权利,抱着“只要能上班八小时,不出什么事故就行”的心态,对应该培训、提高、应该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权利漠不关心,甚至认为与自己无关。那么这种工作的结果就是很容易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情漠不关心,应付过去就好。当然,也有不要钱不要命,不在乎报酬名利,不在乎自身权益,只知道做好本职工作的人,这样的人很少,但他们确实是楷模,榜样,是一种境界。
为了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必须重新认识自身定位,深化岗位职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