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湖境云庐项目陷纠纷,精装修缩水、虚假宣传等问题引关注
作者:admin | 分类:装修建材 | 浏览:193 | 时间:2024-08-10 13:04:226月6日,杭州湖景云路项目多位购房者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原本满怀喜悦地期待着搬进新居,但近日发现该项目存在减装修、虚假宣传等问题,部分购房者因此与开发商发生纠纷。
究竟发生了什么?又将如何化解?连日来,新京报记者就此问题进行采访调查发现,双方主要存在三大争议问题。
焦点一:装修会缩水吗?
2018年5月,绿地联合交投联合体拿下杭州未来科技城文二西路与绿亭路交汇处住宅用地,建设湖景云麓项目,产品类型为绿地原创城市庭院“TREES VILLA云麓系列”,主打户型为180-220平米精装修复式别墅,分别于2019年12月、2020年3月分两期公开发售。
买家王宁与开发商签订了购房合同,合同中约定了房屋总价和装修部分的价格。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据买家王宁(化名)介绍,2019年12月,他以每平方米约3.9万元的价格购买了湖景云路项目一套180平米的房子。购房合同约定的总价约723万元,其中装修总价约110万元,装修单价约6000元每平方米。“最近我们发现,房子交房前,装修费用甚至达不到每平方米3000元的水平,装修成本严重缩水。”
王宁告诉新京报记者,“我们发现,房屋内的材料、电器配件等价格明显低于杭州其他楼盘项目。为了进一步确认项目的装修成本,不少购房者还在绿城官网上找到了该项目的竞价信息。”
王宁告诉新京报记者,“经核实,整个项目其中一个标段的上级合同装修总价约5800万元,简单测算下来,精装修标段总价约2.32亿元。由于本次招标只涉及室内精装修,地下室精装修部分一般包含水电、环氧地坪及地下室墙体(全部贴瓷砖),所以地下室部分造价按一般行业价格1000元/平方米计算,地面部分按86730平方米计算(不区分公建区域精装修)。由此得出地面部分精装修单位造价约1966元/平方米,即使将地下室精装修成本计为0,地面精装修单位造价也只有2674元/平方米。”
合同中约定了装修材料的品牌和规格。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同时,有买家将湖景云路的实际装修细节与合同约定的装修标准进行对比(如上图),按照市场价算出总价约为6.3万元。“以中层建筑面积185平米计算,即精装修单价=(精装修总成本+室内主材采购成本)/总建筑面积,最终成本仅为3000元/平米。”买家李浩(化名)说。
新京报记者就上述问题联系杭州绿城,一位吴姓负责人回应称,“我们一直在积极与业主沟通,精装修6000元/平米的价格是销售备案价,合同中也明确写明了其价格构成。业主仅凭片面的信息判断精装修项目的成本价,并以此作为备案价格的依据,是不合理也不恰当的。比如和市场同价6000元/平米的产品,只对比设备品牌装修材料销售合同,而我们项目的阳台、楼梯、背景等相对高于市场价的标准成本,则不计算在内。”同时,该负责人也强调,“精装修备案价不仅是材料、设备成本价,设计费、管理费、税费、利润等都是合理组成部分。”
焦点二:装修价格含有利润,遭质疑
装修部分价格能否包含利润也成为双方争议的焦点。李浩告诉新京报记者,“我们仔细对比了合同附件才发现端倪。合同附件4显示,装修部分价格不仅包含设计费、材料设备费、包装费等,还包括利润等所有费用。”
装修费用在合同附件4中有约定。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李浩也称,“我们不是法律专业人士,买房前基本没关注过合同附件4的这个约定。如果把利润加到装修工程上,那么装修工程就成了开发商新的盈利模式,制定房屋备案价格就失去了意义。如果绿城在相关部门备案的毛坯房及装修价格不是合同上的价格装修材料销售合同,再次说明整个销售过程都是违法的。我们在售楼处也没有看到关于装修的具体公示。对此,我们多次向绿城询问该项目的毛坯房及装修备案价格,但至今未得到明确答复。”
上述杭州绿城吴姓负责人称,“湖景云麓项目的毛坯价和装修价都有限制,装修价里确实包含了利润,但对于毛坯是否包含税费、利润等成本,加了多少利润,目前不方便透露。”
北京金苏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王家宏表示:“本案的一个关键点是装修价格是否包含利润。对于此类案件,有的法院以装修备案价为依据判定装修水平,而这个价格不应该包含利润。比如,这个项目的装修备案价是4000元/平方米,有的法院会判令开发商返还多出的2000元/平方米。同时,4000元/平方米的装修备案价体现的是装修水平,不应该包含超额利润。”
那么,该项目装修有备案价格吗?具体备案价格是多少?对此,上述吴姓负责人称,“公司报批的装修价格是6000元/平方米,目前我还没看到明确的备案价格材料,也无法提供相关政府部门的价格指导价材料。”
焦点三:收取额外优化费用引发争议
除了装修缩水问题,李浩还告诉新京报记者,“开发商销售人员还要求我在项目售楼处签订优化施工协议,并向第三方公司支付了约6万元。另一位邻居最多向第三方公司支付了22万元。我们认为这是不合理的收费。”
买家李浩向第三方公司支付了6万元。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2018年4月28日,杭州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协调小组发文要求,房地产经营者不得以任何方式、任何名义向购房者收取除登记价(含装修价)以外的任何费用。对全装修销售的新建商品房,房地产经营者应当在销售现场公开装修价格、装修预算明细。主要装修材料设备品牌、产地、规格、等级、数量等内容应当严格按照《关于推广使用2018版装修材料价格的通知》(浙建发〔2018〕2号)规定执行,并同时在销售现场公示。
对此,杭州绿城上述吴姓负责人表示,“我们公开了一些项目信息,但没有按照2018年4月28日杭州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协调小组的要求那么具体,主要是因为相关部门不再要求那么具体的公开,并发布了新的公开披露模板。另外,我们的销售人员确实参与了售楼处签订装修协议,主要是对物业区域外的部分进行优化装修,这部分主要委托第三方公司完成。如果业主不愿意装修,我们可以协调第三方公司退钱,但会扣除相应的违约金。”
6月11日,新京报记者就湖景云路纠纷事件联系杭州市住房保障和物业管理局、杭州市余杭区房屋管理局多个部门,但均未得到明确答复。
新京报记者 张健
编辑:吴欣 校对:陈迪燕
记者电子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