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虚假房源泛滥,中介机构乱象何时休?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229 | 时间:2024-08-16 13:03:45“不仅没买到心仪的房子,还连续两天被电话轰炸,给我造成了很大困扰。”近日,上海市民肖女士向12345市民服务热线投诉称,国庆假期期间,她在“房天下”网站上看中了一套房子,于是主动联系中介公司“六星房产”的房产中介,预约看房买房。没想到,一番周折后,她发现,这套房子其实并不存在,只是中介公司故意放在网上的“诱饵”。肖女士“上钩”后,她的电话被分发到“六星房产”的多个门店,连续两天每天都被20多个骚扰电话烦得不行,晚上10点多手机就响了……
“虚假房源”是中介乱象中的“痼疾”。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仅“房天下”平台虚假房源占比就高得惊人。二手房中介利用虚假房源“诱骗”买房,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
上周,上海市城管执法局联合12345市民服务热线开展“城管局局长接听热线”活动。活动中,上海市城管执法局局长徐志虎介绍,房地产经纪机构及人员管理是城管系统新转入的一项工作,是今年的工作重点。那么,通过严厉打击、集中整治,虚假房源违法违规行为能根治吗?
“六星级房产”列出 7 处房产,全部为假冒
肖女士看中了静安区天目中路538号北园大厦的一套房子,由于楼盘结构老旧,小区环境一般,房价比周边一些楼盘略低,性价比较高。肖女士告诉记者,国庆假期她在中介的安排下去看了一套120多平米的北园大厦房子,由于房东只出价530万元,肖女士没犹豫,这套房子就很快成交了。肖女士想着可能还有类似的房源在售,便在网上搜索北园大厦的其他房源,随后就被“方天下”一步步欺骗。
北苑大厦
10月20日,记者登录“房天下”网站搜索,北苑大厦挂牌房源14套,其中房产中介挂牌房源12套,包括“流星房产”挂牌7套、“鑫鑫房产”挂牌4套、“聚信房产”挂牌1套。
10月22日,记者再次在“房天下”网站搜索北苑大厦发现,在售房源已增至15套(聚信地产10月22日再上架一套房源),其中代售房源13套,且重点标明了“六星地产”的“双认证”房源。
肖女士当时选中的房子是一套125平米的三居室,标价540万元,每平米仅4.32万元。“朝南”、“满五年”、“业主急售”、“户型好”、“精装修”等标签让这套房子十分诱人。这套房子由“六星地产”王、周两位经纪人挂牌出售,户型、装修细节一应俱全。“房天下”还特意给这套房子打上了“双核实”的标签,看上去十分可信。
肖女士当时感兴趣的,正是这套“双认证”、售价540万元的125平米三居室。
肖女士告诉记者,这其实是一份假房源。怎么知道的?10月20日下午,记者以购房者身份分别给王某和周某打电话,要求与房东预约看房。王某回复记者,称房东在嘉定,需要提前预约。王某岔开话题,问记者能否全款付清。当听说记者还需要贷款时,王某直言二手房出租信息,记者不符合房东的要求,可以推荐其他房源。周某在电话里反复强调,这套房子很抢手,很有可能已经售出,需要确认。过了一会儿,周某回复记者,确实已经售出,随后问记者是否需要其他房源……
这一套不行,另外6套怎么办?“温州业主急售520万元南北三房”、“699万元朝南三房”、“635万元南北通透四房两厅”。这些楼盘都很有吸引力。记者主动加了周某微信,问他能不能带大家看其他房源。见记者这么“执着”,周某干脆给记者排了个队:“你在方天下看到的都是假的,别在网上看。”为了让记者信服,她发来了一张“六星地产”后台系统的截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六星地产”其实只有北苑大厦两处委托房源,其中一套是166.74平米的房子,售价800多万元;另一套面积为98平方米,售价430万元。周某解释道,这套166.74平方米的房子其实已经卖出去了二手房出租信息,98平方米的房子是旁边一套酒店式公寓。面对记者的提问,周某反复解释:“现在卖的房子没那么多了”、“我再给你找其他的”……
△图为周某发来的“六星地产”后台系统截图。
记者坚持要看房子,周先生告诉记者:“你在方天下上看到的都是假的,不要在网上看。”
10 月份的“新房源”早在 6 月份就已售出
除了“流星地产”挂牌的7家单位外,“鑫鑫地产”、“聚鑫地产”挂牌的5家单位是真的吗?
我们先来看一套由聚信地产挂牌出售的房源。这是一套153平米的毛坯房,标价698万元,折合每平米4.5万出头。挂牌信息中明确写明“无抵押”、“已完成房产勘察”。页面显示,聚信地产张姓经纪人于10月8日挂牌出售,可以说是“新鲜出炉”。
图为10月8日聚信地产挂牌出售的一套153平米烂尾房,售价698万元。
为验证该房屋是否真实,10月20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中兴路804号北园大厦附近的上海聚信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中兴支行。支行里,两名“置业顾问”正守在电脑前,记者直接要求看房,挂牌价为698万元。“让我看看”,一人在电脑上操作后疑惑地问记者:“你确定我们挂上去了?你说的那个我没找到。”记者重点描述了毛坯房的特点,话还没说完,另一名顾问就大喊“找到了”。原来,聚信地产使用的“侨房”后台显示,这套房子是“历史房”。房屋的托管日期是今年5月15日,下面的房屋维修记录截止到今年6月,最后一条记录是“【电话】说已售出”。
聚信地产使用的“侨房”后台显示,这套房子为“历史房”,房屋交房日期为今年5月15日,下方房屋维修记录截止于今年6月,最后一条记录为“【电话】说已售出”。
6月份卖出的房子,为何10月8日又挂牌出售?面对记者的疑问,两人有些尴尬,指着电脑屏幕劝说记者:“别着急,你要北苑大厦的房子,我们这里很多。”果然,页面显示出10条“有效”的购房记录,最近的委托日期是9月20日,售价从500多万到800多万不等。
“聚信地产”后台可见大量“有效”的北苑大厦房产,但均未挂牌出售。
至于“鑫鑫地产”的四处房产,记者注意到,所用图片相同,但售价从488万至530万不等。屋内白板、墙贴、办公桌等图片显示,该房产是某人开公司时使用的。肖女士称,这是之前看过的房产。该房产其实在10月初就已售出,但记者致电鑫鑫地产的几位经纪人,他们都一本正经地回复称“房子还在”,会帮记者协调看房事宜。
图为“鑫鑫房产”挂牌出售的4套房产,从图片上看,其实是一套房子,实际在10月初就已售出。
该经纪人知道他发布的房源信息是假的。
可以看出,方天下网站上的12条北苑大厦中介房源中,有7条为虚假房源,5条为已售房源,目前均不是真实有效的房源。中介发布这么多虚假房源到底有何目的?
10月20日,记者首先来到北苑大厦附近大同路上的一家小型社区中介。中介业主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北苑大厦的房价普遍在5万到6万多元每平米,朝南的房子贵一些,朝北的房子便宜一些,只有极少数朝北的房子,因为面积大、房型差、业主急售等原因,价格会跌破5万元。谈起网上的房源,业主笑着说,“网上那些房子价格那么低,你以为是真的吗?”
记者统计了一下,发现“六星地产”的7套房子中,有5套房源为南向,单价都在4.5万元以下。“明显低于市场价”说的就是“六星地产”挂牌的这些房源。10月20日下午,记者来到距离北苑大厦最近的位于永兴路47号的“六星地产”门店一探究竟。临近晚高峰,门店门前行人来来往往,两名中介“置业顾问”站在台阶上抽烟聊天。记者与两人聊天,得知记者是从“房天下”网站过来的。两人直言:“网上那些都是‘龙头房’,户型图、装修图都是从网上找的。”“就是为了吸引买家打电话。”“有真房,不过都在我们手里”……
位于永兴路47号的六星地产店。
在发现自己被假房源欺骗后,肖女士还质问了“六星地产”的经纪人王某。在交流过程中,王某甚至用略带轻蔑的语气嘲讽她:“都说了不是真的,你怎么还抱有幻想?”“如果我说是假的,你会给我你的号码吗?经纪人就是这样拿到你的号码的。”这段对话让她很生气。
肖女士与“六星地产”经纪人王先生的通话记录。
至于另外两套房产挂牌出售,记者也向聚信地产中兴店两名“置业顾问”询问原因。他们表示,只有挂牌出售过的好房才能吸引到客户。据说,已售房源比假房源更有用,不撤下或反复挂牌是中介招揽生意的惯用伎俩。“先把人吸引过来,再用‘已售’这个词,引导他们选择其他房源。”
我们期待严厉打击发布虚假房源的中介
其实,虚假房源并非房天下独有。10月13日,市民王女士向12345投诉称,在安居客上看到了一则房源信息。她随后电话联系了普陀区梅川路Q房网中介人员王某宝,最终查明该房源信息并不属实。随后,王女士致电Q房网,得知王某宝早在今年7月就已离职。投诉之后,10月22日,记者在安居客网站上看到,并无王某宝名下的房源信息。采访中,多名中介门店工作人员均对记者表示,对安居客、58同城等网站上的房源信息要谨慎。
王女士投诉后,安居客网站上已经找不到王某宝名下的任何房产。
互联网选房平台兴起后,虚假房源现象愈发严重,针对中介机构的这些乱象,上海也采取了多轮整改措施,如2018年9月,上海重点打击发布虚假信息行为,包括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误导购房者等,对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机构,采取暂停金融服务、暂停与商业银行业务合作、暂停网络签约资格、纳入工商重点监管名单等措施。2019年,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六部门也联合开展了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乱象整治工作。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虚假房源干扰市场,只有通过加大处罚力度和长期监管才能整改。对于占比超过一定比例的虚假房源,应降低中介机构网上签约备案权限;同时,虚假房源数量众多,平台更应承担责任。平台一方面利用虚假房源显示实力,房源多吸引购房者关注;另一方面利用一些低价项目来体现平台的认购优势。除了加大对违法中介机构的处罚力度外,平台是否履行了审核义务、是否有完善的发布管理机制也应是整改重点。
房地产中介机构和人员划入城管系统后,管理方式会不会发生变化?上海市城管执法局局长徐志虎介绍,目前上海市城管系统正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检查,对房地产中介门店进行普查,建立城管执法监管对象数据库,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常态化执法,通过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发布虚假房源、缺失房产登记备案等违法违规行为,规范房地产中介机构经营行为和服务质量。成效如何,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