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概念模糊,如何找准发展方向并提供愉悦消费体验?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23 | 时间:2024-08-23 13:03:061.概念不清晰,发展方向不明确
什么是家政?
这是一个因人而异的概念。
如果你问一个路人,他可能会告诉你,这意味着“清洁”;
一个即将生产的孕妇可能会告诉你“月嫂”;
一个孝顺的儿子,他的母亲生病住院了,他可能会回答“去陪她”;
被锁在门外的人可能会说“锁匠”;
话有说多了,说得有道理,但说得没有错,因为这些都是家政服务范畴的一部分。但面对如此大的认知差异,家政公司该如何识别顾客的真正需求,并根据真正的需求提供服务,打造愉悦的消费体验?
或者路人不清楚家政的概念也很正常,但是根据菲佣的调查,很多家政公司经营者都无法清楚的讲出一个相对统一的概念。这就导致相当一部分人开家政公司包括所有能想到的生意,只要客户要求,能赚钱,我们就去做。家政的概念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有专门做搬家、月嫂等专业的,也有各种事情都做的。
一个成功的市场化企业,能用一句话清晰的解释自己的产品给客户带来的价值,他们的产品可以是流通速度快的大众消费品,也可以是可定制的高附加值商品,它给客户带来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在没有清晰思路的情况下贸然开办家政公司,很容易出现三个问题:
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人们很容易怀疑自己工作的价值。
由于缺乏一致的经营思路,经营方向频繁改变。
无法根据产品本身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来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只能采用折扣、优惠等与产品本身无关的促销方案,这不利于建立长期的客户关系。
这三个问题如果单独出现在一家公司就可能带来致命后果,更不用说三个问题同时出现。
与“路政”、“市政”类似,家政其实是一个行业的统称,其产品和服务主要针对的是顾客本人及其家人。
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发现:
对现有主要家政业务按照工种、时间分类建立树状图。
大部分项目其实都是生活中的琐碎小事,琐碎小事意味着只要稍微用心,不需要什么专业技能就能完成,“没时间”和“不愿意做”是产生这种需求最直接的原因。然而由于家政公司通常不是唯一解决方案,与有类似需求的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消费者关系非常困难。
其中少部分内容涉及到相关专业知识,如“产后护理”、“理财”、“心理咨询”等,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必须具备很强的专业技能,与委托人之间有良好的互信关系。但由于国内专业人才的匮乏,特别是人才培训体系的混乱,导致相关市场在一定程度上鱼龙混杂,使得该项业务的开展存在一定的先天不足。
2. 招聘合适人才并不容易
你愿意做家务吗?
在对现有的正规或非正规家政服务公司进行调研后,我们发现,所提供的服务大多是简单的劳务销售,附加值不大,也就是说,在一般民众的观念里,家政工作是脏活累活,很多都是别人不愿意干、剩下来的活,不需要太多的经验或技能,价值也不是很可观。
当然,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凡是努力工作的人都值得我们尊敬,但从经济角度看,高附加值的工作总是能带来更高的劳动效率和产出,这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目标。
此外,调查发现,谈及家政工作时,人们常常会联想到阿姨、没文化、为人服务等负面关键词,以至于它其实并不是一份很体面的工作,很多人甚至把家政工作仅仅看作一项“零工”,与同为服务业的银行、保险公司根本没法比。再加上现有的商业模式下,利润率不高,赚钱并不容易,因此很少有优秀人才愿意加入这一行业。
人才是一切的基础,家政服务并不是像互联网、金融、房地产那样能带来高收入的工作,也不是一份很受尊敬、很刺激的工作,所以很多选择从事家政服务的人,都是生活所迫,年纪也不小了,又没有什么特殊技能,往往在做出选择之前,都没有成熟的思考。这样,对公司就没有什么忠诚感,各方面素质也参差不齐。
但与制造业不同,家政服务的核心价值是劳动力的出售,一个认真踏实、有职业道德的人,才能为顾客提供贴心的服务,顾客花钱买的显然不是你手里的扫帚,他花钱买的是全方位的服务和满意的体验。
当然,海底捞的故事能给我们很多启示,但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最大的问题还是从业者的年龄,年轻人愿意从事餐饮服务怎么开一家家政公司,不愿意从事家政服务,但年轻人的可塑性很强,愿意接受新的思想和事物,有向上的冲劲和野心,这些是一定年纪的人不具备的,他们比较固执和以自我为中心,更在意眼前的实际利益。
3、没有特别好的商业模式,难以规模化。
家政公司如何赚钱?
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任何不能赚钱的商业活动都是犯罪,因为你本来可以将投入其中的资源用在其他更有价值的地方,创造出对社会有用的东西。只有在商业上取得成功,才能真正被社会接受。吴军博士在《浪潮》一书中说,不懂赚钱的企业崛起得快,但倒下得更快。好的商业模式不应该需要太多的人力,一旦运转起来就能产生利润,并持续发展。
如果你的团队很小,每天靠口碑赚钱,那么养活你的小团队不成问题。但是,当你想扩张的时候,你就不得不面对上述的问题。正如前面提到的,寻找和吸引合适的人才是家政公司的短板。不幸的是,家政公司的扩张极其依赖于员工人数的扩张。
不同于制造业,几个人与一台机器组成流水线,连续生产商品,产品的质量通过质检就能得到保证。不管市场需求有多大,你只需要加班加点生产出符合需求的产品。另一方面,家政的产品是人,必须训练有素、技术娴熟、品行端正。市场规模翻倍意味着训练有素的员工数量翻倍。在提供服务时,我们也需要以适当的方式监督员工提供的服务质量,一刻也不能放松。
因此当小团队试图扩张怎么开一家家政公司,组建第二个小团队时,很容易因为第二个团队的疏忽而导致整体口碑变差,利润也会大不如前。
开玩笑地说,淘宝要扩张,只要增加两台服务器就行了。家政公司要扩张,就得从头开始,风险很大,收益也不保证。这是一道要么解决要么绕过的坎。
以下是一些不靠谱的救国办法:
4. 客户定位和意想不到的竞争对手
企业有竞争对手,产品有替代品,家政服务也不例外。以下数据是之前对家居和家政服务进行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
如上图所示,消费者大部分的居家需求其实都集中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专业的服务看上去并不是那么必要。
另外,家政公司的客户定位很重要,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必须聚焦核心客户的需求,做高端还是大众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选择。
聚焦中低收入家庭,消费者很容易对家政服务的必要性产生抵触情绪,认为只要勤快一点就可以省下这笔开支,导致服务价格无法上调,从另一个角度看,无论身处哪个行业,从业人员工作强度的不公平、收入的低下都会直接体现在工作态度上,进而影响消费者对家政行业越来越负面的认知,形成恶性循环。
这是一个看似巨大的市场,但一位贤惠勤劳的妻子,或者一位退休在家的婆婆,都可能成为直接的竞争对手,影响家政公司的收入。
5.家政工作的出路。
有做家务成功的人吗?有,举几个例子。
她从教邻居的家庭主妇做饭开始,后来销售烹饪用具,根据自己的经验写了一本畅销的食谱,并买下了一个电视台,每天教人做饭。
她从教邻居的家庭主妇做饭开始,然后销售烹饪用品,根据自己的经验写了一本畅销的食谱书,还买了一个电视台每天教烹饪。当然,虽然她是从厨师做起的,但现在玛莎已经创建了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媒体公司,这家媒体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庞大的媒体和营销企业,还设计和制造各种家居用品和日用品。今年第一季度的营收为 3.72 亿美元。
她的崛起和美国国情分不开,美国很多人都喜欢DIY,所以玛莎就迎合他们的兴趣,教他们怎么做,然后把他们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卖给他们。
美国允许有自己的电视台和杂志,于是玛莎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利用多媒体渠道推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时尚理念,倡导大众化的生活方式。比如她曾出版过一期婚礼主题的节目,节目中谈到吃饭的长桌上需要一块带有小格子花卉图案的桌布,这样当阳光照下来的时候,会显得浪漫又温馨。巧的是,玛莎自己的公司就有卖这种款式的桌布,所以想结婚的人可以买来。
个人品牌。玛莎本人经常出现在美国各大媒体的头条上,常年保持一定的曝光率。虽然这与大部分中国人低调、中庸的经营理念不同,但玛莎想传达这样的信息,我最了解你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我是这方面的权威。因为家政公司需要有温度才能被消费者接受,他们希望生活中的建议来自于一个40多岁,脸上挂着笑容的人。隔壁阿姨不是冷冰冰的公司,工作的时候足够严肃。
如今,菲佣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品牌,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家居、酒店等场所经常可以看到菲佣的身影,她们大多(不排除少数害群之马)收入不错,行为低调,在各国颇受欢迎。在内地一些一线城市,雇佣菲佣每月费用在8000元左右,但仍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受教育程度较高。菲律宾女佣大多拥有学士学位,自中学起就在本国学习家政课程和专业。而且菲律宾是双语国家,这意味着菲律宾女佣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与世界上大多数地方的沟通都很顺畅。
她们有很强的工作意识和责任感,明白工作就是工作,不能边工作边休息、接电话、做私事,而且会把工作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进入家庭后,很少半途而废,大多数情况下,她退休后,两个家庭都会把她当成家人一样照顾。
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高学历+强责任心+流利的英语让菲佣成为非常好的幼教老师和育儿师。很多家庭只为孩子愿意花高昂的费用聘请菲佣。为了让孩子从小在英语环境中健康成长,不至于输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