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乱象丛生:实习不对口、虚假宣传、欺骗招生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32 | 时间:2024-08-23 22:05:01近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成为舆论焦点,其会计专业学生被安排去游乐园扮鬼训练的事件,引发了外界对职业院校的关注。
作为普通高等教育之外的另一条出路,职业学校是学生梦想的摇篮,是国家培养技术人才的希望。然而,南都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国内职业学校在办学资质、实习推荐、招生宣传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缺失,存在混乱。
实习错配的背后,有的职业学校通过推荐学生“打工”收受回扣,学生成为劳务中介招工的廉价劳动力来源;有的职业学校承诺安排就业却未能如愿,学生毕业一年多一直失业,还挪用了教学楼租赁费用,被罚款;还有的职业学校不具备护理专业教学资质却依然招收学生,学生读护理专业3年后学籍改为家政专业,存在虚假宣传、冒充招生、弄虚作假欺骗上级视察等违法办学行为。
教育部今年表示,将严厉打击职业学校虚假招生问题,要求各地向社会公开招生学校资质。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实习乱象,有专家建议,可以探索建立职业学校黑名单制度,对违规者进行识别,对开展实习活动的职业学校列入黑名单,并在每年招生时向社会公布。
实践
会计专业学生被安排在游乐园扮鬼,校方承认专业分配不合适
李萍是渤海工学院2017级经济管理系的学生。她怎么也想不到,读会计专业的她,有一天会被学校安排到游乐园“扮鬼”。
7月17日,经管学院、机电学院、五年制专业共100余名学生在学校安排下,来到北京欢乐谷进行实训,在游乐园里,会计专业的学生开始操作收银机、设备、旅游服务、卖烤香肠、鬼屋扮鬼等岗位。
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模块化教学学生管理工作安排》显示,学生必须服从学院教学要求,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学生,在校期间实践教学成绩不合格,不得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需与下一批学生重新参加模块化教学后方可毕业。
有不少学生反映,有人因对实习不满而辞职,被辅导员在QQ班级群里发出警告、降职等处分。
对此,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刘素芬7月29日对南都记者表示,“降级通知书”仅为辅导员工作中的个人行为,学校已对“以降级相威胁”的老师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停职处理。
刘素芬说,目前,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有六七百名学生,正在北京、天津、衡水、内蒙古等地的多个企业教学实践点试行“模块化教学”。对于欢乐谷做鬼脸一事,刘素芬解释称,这只是正常的轮岗要求,同时,她也坦言,专业分配存在不匹配的问题。
“之前都是培训,学校审查了这些岗位,发现有些和学生专业不太匹配,所以决定放弃和欢乐谷的合作。”刘素芬7月31日对南都记者回应,学校已主动向河北省教育厅反映情况,将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进行严格管理,下一步会联系其他公司,供学生选择。
盈利
学生成为劳务中介的招聘来源,职业学校可以通过推荐实习获得回扣
渤海职业技术学院2016级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毕业生小宇对于学院没有给自己安排合适的实习并不感到惊讶。
小宇回忆,学校在2018年12月给他们提供了一些企业实习选择,主要在房地产销售、快递、汽车配件等公司,岗位多为销售,工资一般在3000到4000元,要求学生至少有4到6个月的实习期,不参加实习就拿不到学位证书。由于工作内容枯燥,与专业无关,实习结束后,学生们都没有留下来,选择自主找工作。
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实习经历并不罕见,今年6月以来,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已收到40余起有关职业学校实习与工作不匹配的投诉,涉及山东、四川、云南、陕西等地多所职业学校。
实习错配的背后,不少职业学校仍然利用学生实习在实习单位与劳务中介机构之间进行利益输送,收取劳务费、中介费的现象仍然存在。
“不需要中介费,甚至可以给老师补贴。”这是南都记者8月2日以“组织学生实习”的名义联系劳务中介机构绍兴市汇才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时,相关负责人给出的回应。
上述负责人表示,他们无法为学生提供相应岗位的实习,但可以推荐保健品厂、电子厂等,最好能实习一年,因为培养技术工人需要时间。
薪资方面,对方称最高工资可以到每小时16.5元,一周工作一天休息一天,学生一个月工资可以超过5000元,这就意味着学生一个月要工作303个小时以上,平日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1小时。
据他介绍,教师补贴的结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中介直接发工资给老师,老师扣除佣金后剩余部分给学生;另一种是中介直接发工资给学生,补贴另行发给老师。
“就好比一个学生的工资是5000元,但实际拿到的却不止4000元。”该负责人说湖南家政服务,“如果有学生想在寒暑假打工的话,可以来这里,工资待遇还不错。”
当被问及能否提供与专业相匹配的实习岗位时,该负责人表示,目前没有匹配的岗位,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来实习,而且医疗、电子等工厂的卫生安全都有保障。
南都记者致电同名劳务中介公司邦芒集团杭州分公司,该负责人称,他们与多所职业院校建立了日常联系,可以帮助学生寻找实习。
按照以往惯例,老师可以从学生实习工资中分得一杯羹,“我们可以从每个学生的工资里抽取300-500元。”上述负责人强调,具体价格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用人急的话,可以加钱。
违规行为
3年护理学改2年家政学,教育局称不具备办学资格
除了安排不当实习,一些学校还存在违规招生、虚假宣传等问题。来自湖南衡阳的陈菲,2016年考入衡阳市致公职业中专,学习护理专业。读了几年书后,她发现学校没有护理专业,因办学资质不足,她改专业为家政专业。
“学校当时的招生广告主推护理专业,但最后我连教师资格证都没有。”陈菲是2016级的学生,入学时她在五年制学院学习护理专业,那一年,学校招收了900名护理专业学生。
2016级护理专业学生入学时签订的就业协议。
南都记者在该校的《学生就业协议书》上看到,2016年7月19日,学校与学生约定,如按规定毕业,将颁发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若学生毕业后三个月内未拿到毕业证书,学校将安排学生到医院工作,退还其学费并赔偿其损失。
一年后,学校提出与湖北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联合办学,除成人教育学院模式外,学生还可以选择全日制学院模式学习——第六学期,到湖北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学习3年。188名学生选择学习护理专业,但还没等他们准备去湖北继续深造,学校突然改变了主意。
令人困惑的是,2016级的学生今年2月到衡阳市教育局查询学籍时,才发现自己的报考专业是“家政与管理”而不是“护理”,入学日期也由2016年改为2017年。
4月12日,衡阳市致公职业中专向2018级护理专业学生家长坦承,该校不具备护理专业办学资质。南都记者证实,衡阳市致公职业中专2019年才取得护理专业办学资质。
“2018年第二学期入学的部分学生不符合护理专业录取条件,因为学校正处于搬迁建设阶段,各项建设手续还在办理中,市教育局也没有下达招生指标,所以这些学生就被家政服务专业录取了。”学校4月12日解释道,省、市相关部门已经同意学校开设护理专业。
由于衡阳市致公职业中专存在虚假广告问题,今年6月当地教育局已介入调查。
南都记者在6月26日衡阳市教育局发布的《致衡阳市致公职业中学学生和家长的信》中看到,教育局向学生和家长致歉,并表示,经初步调查,该校2016-2018年期间违法招收护生,并存在虚假宣传、欺骗招生、弄虚作假欺骗上级检查等其他违法行为。
对于学校的违规行为,教育局在文件中表示,正在调查,将全力保障学生合法权益,对学校的违规行为依法严肃处理。
教育局表示湖南家政服务,受学校违规行为影响的学生如欲报考高职护理专业,可报名参加今年高职扩招单招考试。如被高职护理专业录取,可通过调解或法律途径向学校寻求赔偿。
陈飞称,高职扩招单招考试基本大家都已经报名了,衡阳市致公职业中专校长8月2日回应南都记者称,学校已安排学生8月底到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护理相关课程。
“希望9月份能通过考试,下学期就能有个地方学习。再学三年,就像重新开始一样。”陈飞说。
处罚
校长承诺就业后设立“秘密基金”挪用公款 毕业一年仍未兑现
河南职业技术学校近期也陷入争议,因为学校招生宣传涉嫌夸大其词,承诺给毕业生安排工作,但部分学生毕业一年后仍未找到工作,学校还被曝出利用辍学者学籍侵吞教育经费,出租教学楼等国有资产收益落入校长“私库”等问题。
家住河南郑州郊区县城的华先生已经记不清自己上过多少次学,儿子毕业一年多了,却仍未按照学校的承诺分配工作。
2015年9月,我儿子小华考入河南省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车辆运行与维护专业,当时学校承诺学生毕业后可在2018年9月直接安排就业,双方签订推荐安置就业合同。
就业安置合同载明,甲方——河南理工学校轨道教学中心保证推荐乙方小华到高铁、城轨、地铁等轨道交通单位工作。合同中的甲方——河南理工学校轨道教学中心当时与河南理工学校为联合办学关系。
上学时,每年9600元的学费对华家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家人报考这个专业,就是为了被安排到地铁公司上班。小华回忆,在缴纳了约3000元的安置费和培训费后,2016年就被录取了。2007年,学校安排我到郑州地铁做为期一年的安检员实习,工资2900元。家人相信,我将来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转眼间,2018年我毕业了,学校还没有给我安排正式工作。2018年7月河南省教育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和设立校外教学点工作的通知》显示,河南省职业技术学校铁道教学中心因不具备相关资质,已于2018年停止办学。
学生们随后发现,原承包方河南理工学校铁道教学中心已与学校解除了办学合同,对于学生们提出的就业安排要求,双方开始推卸责任。
河南省职业技术学院铁道教学中心曾索要“你给十万、二十万,我们就给你安排工作”的天价工资,或把工作地点安排到偏远地区,“沈阳、乌鲁木齐、哈尔滨任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