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温莎托管机构倒闭,负责人卷款跑路,家长和老师该如何维权?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41 | 时间:2024-08-25 09:10:25今天,有家长向帮扶群反映,他们的孩子目前都在福州市台江区一家“温莎寄养机构”接受寄养,但前不久,该寄养机构突然通知机构转移,让一些家长焦急不已。
家长:托儿所已关闭
负责人还卷款潜逃
据家长介绍,他们都把钱交给了福州市台江区河下街道一家名为“温莎”的托儿机构,把孩子寄养在那里。但11月底,家长们陆续收到该机构要转让的消息。
她说:“我把钱还给你。”我说:“好的。”但当我稍后再次尝试联系她时,却找不到她。她就像消失了一样。
设有课余托管和多种艺术培训,包括拉丁舞、民族舞、绘画、跆拳道等。
教师工资也被拖欠,机构涉嫌不合格
家长透露,这家机构一开始就在小学门口打出广告,称机构会负责接送孩子上下学、提供膳食、辅导孩子做作业,于是家长就把孩子送到这家机构托管。此外,这家机构还开展艺术培训。采访当天,记者还遇到一位舞蹈老师,他称温莎托管机构克扣了工资。
我们不仅没有拿到家长的钱,连老师、工作人员的工资也没有拿到,平均下来有8000多元到1万多元,有的甚至拿到了3万多元,负责人告诉我,证件、营业执照都在那儿。
机构舞蹈老师
而根据2010年福州市教育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学生校外托管服务管理的通知》中明确提出:“校外托管是受学生监护人的委托,在非教学时间在校外为学生提供接送、餐饮、休息等服务的商业性社会服务机构。”
由于课余托管机构不具备教育功能,《通知》还明确托管属于家政服务,课余托管服务纳入家政服务管理范围,向工商部门申请登记后方可经营。
然而,温莎补习中心老师出示的营业执照上虽然显示了温莎补习中心的地址,但公司名称为福州台江蓓蕾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仅为教育咨询服务等,并无家政服务相关的营业执照,家长这才知道,这家机构是违法开展课外辅导业务。
机构通过更多的存款提供更多的礼物
“诱惑”家长继续收费
父母
他们诱骗你充值,说充值5000元可以得1500元,充值3000元可以得600元,我就去充值了,10月10号那天他们还让我去充值,所以当时托管应该是有问题的,但是他们还是让我们这些家长去充值。
目前,这家温莎课后托管机构的招牌已经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所新的课后托管机构,并接管了温莎课后托管的部分学生。
采访当天,记者也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了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经工作人员核实发现,这家温莎寄养机构负责人确实将部分学生的费用转移到了新机构。学生可以继续在这家机构接受寄养直到12月底,但如果此后想继续接受寄养,家长需要再次缴纳费用。
此外,工作人员还表示,根据家长反映的收费、培训等问题,他们还将会同相关部门开展调查。
主办机构分布在校园周围
家庭作业辅导成为标准
只要有家长需求,市场就很大。然而,记者在后续的走访中发现,尽管如今托管机构众多,但其监管仍然存在真空。
课外托管,顾名思义,为孩子提供接送、用餐、午睡等服务,但通过记者的走访发现,辅导作业、布置作业几乎成了每一家课外托管机构的标配服务。
“双减”政策下
有些学校还会布置额外的作业
“双减”政策全面实施后,校外培训机构被明确要求不得利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寒暑假等时间组织专题培训,但这些课外辅导班却给孩子们“加餐”。台江区河下街道神墨课后托管中心的工作人员直言,会给中学生布置额外的作业。
许多机构开展非学科培训
每节课一次性收费
事实上,继“双减”政策之后,教育部再发文件明确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培训,其中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学习内容的校外培训,均纳入学科类进行管理。此外,今年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市场监管局等12个部门启动整顿校外培训机构不规范行为、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行动计划。其中明确,针对中小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需先取得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再到市场监管等部门备案,方可开展培训活动。
但据记者目前的走访发现托管属于家政服务,原本是家政服务机构的课后托管,却悄然提供课后培训服务。记者还发现,部分机构除了辅导学业功课外,还提供非学业培训,且所有费用均需提前预付。
台江区教育局:此事应交由市场监管部门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在部分机构内没有看到营业执照或相关办学许可证,学生在校内负担减轻,在校外负担加重,托管机构的这种行为无疑成为“双减”政策落实的绊脚石。记者随即向福州市台江区教育局反映情况。
当记者向教育部门反映情况时,教育部门不但不受理,还要求家长自行调查。
福州市台江区教育局工作人员
如果群众怀疑某个机构有问题,我们会接受投诉,进行现场检查。如果你去的这个机构是托管机构,他们有问题,你可以向他们的主管部门反映。如果他们觉得有必要,会上报街道办事处,然后我们再联合处理。
学生利益无小事,监督不能缺位
同日,记者还将此情况向辖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了反映。
双减政策的实施,本意是规范培训机构,减轻学员负担。但托管机构并非无法无天的地方,需要更多的阳光,让孩子们在安全透明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因此,在目前机构频频出现垫付、跑路等乱象的情况下,如何避免出现九龙治水、各行其是的局面,需要各部门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强监管,及时整改。
后记
我们必须承认,托幼服务确实是很多家庭的必需品,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且不论这些原本从事家政服务的托幼机构的师资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具备培训资质,这些机构违规开展学业和非学业培训,违反了双减政策的要求,违背了让孩子更快乐成长、减轻孩子学业压力的初衷。这就要求托幼机构的监管要跟上,一旦监管缺失,最后受害的只有孩子和家长。
但从记者的走访来看,教育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相互推诿,难免给公众一种互相推诿的感觉,受到批评。所以对于这一点,我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明确自己的权力,如何管理那些无证、超范围的托管机构,规范托管市场。相关部门确实应该好好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