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挖机走私屡禁不止,背后利益驱使令人震惊
作者:admin | 分类:二手信息 | 浏览:24 | 时间:2024-09-15 13:03:236月26日,中央电视台一则2分钟的新闻片段震惊了整个工程机械行业:6月25日凌晨天津二手设备挖掘机58,按照海关总署“国门利剑2019”联合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在广东分局缉私局的指导协调下,黄埔海关缉私局开展了代号为“-07”的打击低价走私二手挖掘机专项行动,成功摧毁跨多省的走私犯罪团伙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查处涉案单位16家,当场查获一批涉嫌走私的二手挖掘机及相关单证,案件初步估价约18.2亿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常被提起的“二手挖掘机走私”再度引发行业热议。
二手挖掘机走私市场巨大 因暴利
“天下熙熙攘攘的人,无不为利;天下熙熙攘攘的人,无不为利。”二手挖掘机走私猖獗,也是因为利益。
近年来,我国工程机械市场发展迅速,即便在行业低谷期,市场需求和产能依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即便在2018年鼎盛时期,也出现过有钱买不到设备的喧嚣场景。面对巨大的需求,自然不乏“精明”的投机者。
同时,随着日本、北美、欧洲市场对工程机械环保、安全、质量标准越来越严格,工程机械的淘汰周期也越来越快。由于这些地区的建筑市场非常有限,对挖掘机的需求量不大,因此政府实行缩短挖掘机使用年限、加速报废周期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增长。基本上,随着一个中型以上工程的完工,大部分土方机械都会被淘汰,淘汰的挖掘机则通过各种渠道销往发展中国家。
按照现行政策,我国是允许进口二手挖掘机的,但是进口税率较高(一般税率为8%,增值税为13%),而且我国自2009年1月1日起对旧轮胎挖掘机、旧履带挖掘机、旧其他挖掘机实行进口许可证管理。由于工程机械设备价值高,税率高,走私偷税漏税可以获得很大的利润,而且国家对进口工程机械设备也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因此不法分子便愿意铤而走险。
走私手段虽老套,但更专业的设备更容易通过
纵观这些工程机械走私案件,我们可以发现走私手段比较一致,而且非常老套,十几年前的手段一直沿用到现在。比如黄埔海关此次破获的二手挖掘机走私案,就是一起通过更改日期、低报价格偷税漏税的案件。但工程机械设备大多是专业性较强的专用设备,非专业人员仅从报关单据、货物审核清单等很难发现可疑走私点,因此很容易蒙混过关。
广东海关对近期工程机械设备走私案件进行分析,发现走私手段主要有:
1. 隐藏与逃脱
广东因毗邻港澳,与港澳商人联系密切,有的甚至是母子公司关系。走私团伙通常利用特殊的业务关系,与境外的转口商户相勾结,在货物复运进境时隐瞒实际交易单据,以转口商户名义出具虚假单证,伪造货物品名、规格、数量、功能指标等,使其与瞒报的价格相符。
2. 将整体分解成小部分
它被伪装成废钢进口,打捞上岸后再重新组装和翻新。
3.直接购买免税证明
即向享受免税指标的企业购买免税证明,免税进口挖掘机,并从中牟取非法利润。
4.以旧报新,入国门
由于我国对旧机械设备进口实行严格的贸易管制,进口旧工程机械设备的机电产品合格证上必须标注“二手”。新工程机械进口关税为8%至10%,而二手工程机械进口关税则在30%左右。当事人为了逃避监管,将进口的旧机械设备进行翻新,以进口新机械设备的名义办理海关减免税及相关进口手续,企图蒙混过关。
5. 虚假申报货物名称、规格或用途
案涉当事人通过选择较低的海关税率,偷税漏税。
6.分批进口,凭发票
天津海关已发现多起将成套设备拆开,单独签订合同,将设备单独进口的案例。
铁匠必须自身坚强
提高自身素质与加强监管同样重要
此次二手挖掘机走私事件的曝光,不仅为行业加强监管敲响了警钟,也给行业内的主机企业敲响了警钟。
对于整个工程机械行业来说,走私二手挖掘机的影响是极其恶劣的,将严重干扰我国挖掘机行业正常的市场秩序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对于国内主机企业来说,非法二手挖掘机大量涌入国内,必然会给国内市场带来冲击,让国内二手挖掘机的质量受到质疑。一般来说,走私设备的交易多为“一次性”交易,售后服务无处可寻,用户购买此类设备,很有可能“赌一把”。但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有不少人有购买意愿,甚至有不少人在二手挖掘机走私新闻下方的评论区留言天津二手设备挖掘机58,表示想购买这些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