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春节家政市场供不应求,高薪难聘理想保姆,解决方案治标不治本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28 | 时间:2024-09-21 22:02:37

镇江市家政服务公司有招工的吗_江苏镇江的家政公司_镇江有哪些家政公司

2019年1月10日,上海市静安区一家家政服务公司内,工作人员正忙着接到客户电话,预约春节期间能上班的“阿姨”。视觉中国图片

春节假期到了,各大城市都迎来了农民工返乡潮,家政服务市场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家政人员返乡潮导致节日期间家政服务市场供不应求,高薪难请,即使是平日,城市家庭也很难找到理想的家庭保姆。针对这种情况,一些省市家政协会提出了很多应对措施,如北京市政府早前出台的为北京失业人群和大学生提供家政服务的政策,为家政服务行业提供便利条件镇江有哪些家政公司,家政服务协会为这些人员提供培训和安置。然而这样的解决办法只是治标不治本,家政服务市场的空缺都被失业人群和没有经验的大学生填补,导致家政服务人员素质更加低下,良莠不齐。

长期以来,我国家政服务市场面临需求巨大与相关法规不完善的困境。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政服务逐渐由家庭化、个体化向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家政服务行业的需求也日益增大,传统家政服务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除了洗衣、做饭、家务等基础家政服务外,还包括营养搭配、母婴护理、养老护理等延伸家政服务业务也在迅速发展。

镇江有哪些家政公司_江苏镇江的家政公司_镇江市家政服务公司有招工的吗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家政服务业显然准备不足,质量水平参差不齐,问题层出不穷,有的甚至上升到违法犯罪的程度。

例如,2018年4月,浙江温州市爆出“聘请两名保姆,一人梅毒,一人打孩子”的新闻。市民王先生(化名)聘请了温州近距离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的保姆,后体检发现其患有梅毒。在家政公司的调整下,王先生家又聘请了一名新保姆,新保姆被发现打孩子。同年1月,江苏镇江丹阳的毛女士通过手机视频发现,自己聘请的金牌月嫂有上岗培训证书,但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行为不专业、虐童等问题。此类事件给社会敲响了警钟,快速增长的家政服务市场亟待相关规范的建立和完善,力求在促进广大家庭“爱”与依赖的同时,减少和杜绝可能发生的“恨”。

江苏镇江的家政公司_镇江有哪些家政公司_镇江市家政服务公司有招工的吗

首先,家政服务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与各个家政服务机构制定的不同规定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些发展较好的家政服务机构往往提高聘用家政服务人员的门槛,并制定两个前提条件,一方面会配合公安部门让每一位家政服务人员都经过身份核实,检查是否有犯罪记录或不良记录,如果有,则不准上岗;另一方面会努力提高对家政服务人员资质查询的意识,检查应聘者是否具备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如果不能出示证件,则必须先接受专业培训,取得证书后,方可上岗。但很多发展不完善的家政服务机构的用人门槛很低,招人时只需要身份证和健康证明,健康证明可以由雇主在应聘时提供,也可以到与家政服务机构合作的医院检查,一般项目只包括妇科、乙肝、血常规和胸透。大多数人都是以貌取人,根本不知道保姆是否有不良习惯,特别是心理问题。

监管标准不一致导致家政服务市场问题频发。从实际情况看,主要表现为:准入门槛低,很多家政服务公司自行培训员工,简化流程,有的员工甚至不具备从业资格,尚未达到要求。上海市家政服务业尚处于初级服务阶段,技术含量普遍较低,服务人员技能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现有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多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社会“弱势群体”,年龄较大,文化素质较低,专业技术能力较弱,家政服务市场亟待更加规范有序的发展。

因此,要规范当前家政服务市场的运行发展,首先需要完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认真落实国家标准委员会发布的《家政服务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标准》《家政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两项国家标准。研究制定家庭服务机构的基础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信息管理、质量管理、运营管理以及家庭服务人员在家做饭、洗衣、保洁、护理孕妇、新生儿、老人等的服务标准,目前很多街边小店只挂着“保姆”两个字就开始营业,没有相应的服务资质,未经批准就进入家政服务市场。加强行业整顿,对不符合准入标准的家政服务机构予以取缔。

同时镇江有哪些家政公司,建立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格掌握家政服务人员的审核、体检、培训等条件,完善“招聘-培训-考核-定级”的服务流程。加强行业品牌建设,集聚一批优质家政服务企业,实行家政服务机构引进退出制度、星级评定制度等,对街边市场形成倒逼和带动作用,带动街边市场健康规范发展。

其次,家政服务市场应采用信息化的人员管理制度,对所有进入市场招工的企业和家政服务人员建立实名信息档案,实行人员信息可追溯管理,要建立黑名单制度,构建全行业的保姆信息档案,包括家政服务实况和过往业绩评价等。这个信息化的人员管理制度就是一个信用档案,其中服务人员信用评价制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客户服务跟踪监督管理机制的实施尤其需要制定家政服务评价制度,让消费者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同时,家政服务人员的基本健康状况也应体现在人员管理制度中,家政服务机构应升级健康证所需的体检项目,加强传染病的检查,避免重演此前的“温州事件”。家政服务人员的体检和健康证发放应由统一的部门负责,体检项目应统一标准,并负责家政服务人员DNA信息的采集、记录和归档。

其次,应加强家政服务业的培训工作,提高家政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定期聘请心理专家进行辅导。众所周知,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素质决定着家政服务业的发展走向,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是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的关键环节,应把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纳入职业技能培训的重点,建立核心教学课程体系、统一标准、统一教材、统一考核认证、统一资格证书,逐步实现职业技能培训的专业化、标准化、正规化。为此,家政服务公司应从市场需求从业人员的心理需求出发,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等级、不同内容的培训,提高培训的效率和效果,强化家政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切实提高家政服务水平,使更多的家政服务人员能够持证上岗。

最后,政府需要做好行业扶持工作,推动行业发展。例如,合肥市人大去年提出“出台鼓励家政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其中就包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将家政服务业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国家层面引导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将用于扶持符合条件的家庭服务企业,并纳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等给予积极扶持;用于社会事业和民生项目的资金将把家庭服务业发展纳入扶持范围;对城镇失业人员、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从事家庭服务业创业的,将给予包括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后续服务等全方位的支持。家政服务市场只有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才能稳步发展。湖南省株洲市最新出台的相关政策显示,从事家政服务的企业或个体户,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的优惠政策,这些举措缓解了家政服务机构的资金紧缺问题,进一步促进了家政服务市场的发展。

针对家政服务人员短缺的问题,应未雨绸缪,通过提高薪酬福利水平,组建节假日团队,提前对团队进行培训,分层次、分职级、分内容开展培训,强化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最终达到效率与质量并重的效果。消费者应在节假日前提前预约,以便家政服务机构合理调配人员。

(作者胡杰人为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魏巍为同济大学法学院硕士生)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