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中特和史纲知识点总结:近代以来各时期的土地政策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47 | 时间:2024-10-24 09:02:46第五期:近代以来各时期的土地政策
评审已进入激烈阶段。完成第一轮复习的同学可以正确衔接、整合考点。从本期开始,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毛中特、石刚课程的知识点汇总,帮助同学们梳理容易混淆、雷同的考点。每期都有一个专门的主题并列出类似的测试点。
本来是打算分别总结一下毛中特和石刚的,但是毛中特的课程太特殊,单词太多,很容易被屏蔽。推文经常因多种问题而无法发送且无法推送。因此,筛选重要测试点,采用两种方法。通过合并部分进行总结。
本期总结了核心必读点:近代以来各时期的土地政策。
必考点1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土地政策
政治代表:农民阶级
政策文件:《中国土地征用制度》
具体政策: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积极性: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达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
局限性:它没有超越农民和小生产者的狭隘视野,存在不切实际的乌托邦。
搜索考点原文:《历史纲要》第二章第一节
必考点2 1911年革命期间的土地政策
政治代表:孙中山
政策文件:《民报》发布
具体政策:民生原则提到“平等地权”,即全国土地的地价确定。现有土地价款仍属于原所有者;革命后物价上涨属于国家,由公民分享。国家还可以按原地价向地主购买土地。
历史评价:“平地权”并没有将土地所有权分配给农民。它不直接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需求。很难成为动员广大工农群众进行革命的理论武器。
搜索考点原文:《历史纲要》第三章第二节
必考点3 大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政治代表:国民党
具体政策: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原则进行了新的解释。其中,民生原则被概括为“地权平等”和“资本管制”两大原则(后来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提出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工人和农民。
历史评价:新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搜索考点原文:《历史纲要》第四章第三节
必考点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政治代表:中国共产党
政策文件:《井冈山土地法》、《新国土地法》
具体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依靠贫农和农民工,团结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工人,消灭地主阶级。
历史评价:广大农民政治转型,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
搜索考点原文:《历史纲要》第五章第一节
必考点五:抗战时期全国人民的土地政策
政治代表:中国共产党
具体政策:一方面,地主希望减租减息,改善农民生活;另一方面,农民要缴纳租金和利息近代 土地政策,照顾地主富农的利益。
历史评价:它不仅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抗日热情,而且有利于争取广大地主资产阶级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边。
搜索考点原文:《历史纲要》第六章第四节
必考点六: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政治代表:中国共产党
政策文件:《5月4日指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纲要》
具体政策:党的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耕者有其田”政策,标志着抗战时期削弱封建剥削向改造封建剥削的开始。关于解放区封建土地农民土地问题。关系,以及向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土地制度改革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基础的重大社会变革。
搜索考点原文:《历史纲要》第七章第三节
必考点七:建国初期的土地政策
政治代表:中国共产党
政策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具体政策: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开辟新中国工业化道路。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由解放战争时期征用富农剩余土地和财产的政策,转变为保留富农经济的政策。
历史评价:这次土改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土改运动,也是历次土改运动中最好的一次。
搜索考点原文:《历史纲要》第八章第一节
必考点7 社会主义转型时期的土地政策
政治代表:中国共产党
具体政策:充分利用和发挥土改后农民的二次生产积极性,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施积极发展、稳步推进、逐步提高近代 土地政策,这是从低级到高级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过渡政策。
历史评价:中国农村完成了从几千年分散的个体劳动到集体所有和经营的历史性转变。
考点原文搜索:《历史纲要》第八章第三节、毛中特第三章第二节
必考点8 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土地政策
政治代表:中国共产党
具体政策:包产到户。
搜索考点原文:《历史纲要》第十章第二节
——摘自《《漫漫》学习考点总结》及超级大纲卷
本期真题练习题
1、(2016年真题第12题单选)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和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决定巩固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期内实施的减租减息政策变更为
一、“保富农经济”政策
B、“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地”的政策
C.“耕者有其田”政策
D、“土地没收”政策
2、(2011年真题第29题选择题)我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思想为基础,立足我国实际,开创了一条与农业合作化的道路。成功实现了中国特色农业个体社会主义改造。其历史经验主要包括
A、国家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农业经济
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典型、国家救助的原则
三、土改后,抓住机遇,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之路。
D、采取从互助团体到初级俱乐部再到高级俱乐部逐步过渡的形式
答案与分析
1.【正确选项】C
【名师解析】
选项C:全面内战爆发前夕,根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革命中心工作的需要,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清算、减租和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五”规划)。 《四个指示》),将抗战时期党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物品标识错误]
方案A: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政策。 1950年至1953年春,新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由解放战争时期征用富农剩余土地和财产的政策,转变为保留富农经济的政策。
选项B:这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期间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具体表现。这种错误在土地革命问题上的表现是坚决打击富农的主张和“地主做地主”的主张。不分田,富农分田。”
选项D:这是井冈山土地法的政策限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部土地法,第一次肯定了农民通过革命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立法形式。由于缺乏经验,《土地法》关于将土地全部没收给苏维埃政府和禁止卖地的规定并不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
2.【正确选项】BCD
【名师解析】
方案B:发展农业互助合作必须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式,发展一批、巩固一批。
方案CD:充分利用和发挥土改后农民的二次生产积极性,通过互助合作等由低到高的组织形式,实现主动发展、稳步推进、逐步过渡。援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政策。
[物品标识错误]
选项A:该说法错误。农业合作化运动走的是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即实现农业合作化后,国家要努力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农业经济。因此,这一说法并不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本政策和历史经验。
——摘自《全真论训“蛮蛮”学》真题本及解析书
结尾
2021年漫漫学全套书现已上线!
大纲考点+超大纲考点+模拟练习+往届真题+时事热点+冲刺背诵+预测真题
复制手机密码,打开天猫购买:
¥¥
偏远地区可以访问这家淘宝店:
Ⅲ
肖锐,考研政治学院名师,从事考研政治教学近十年。曾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培训师、新东方在线名师。他是原武汉新东方考研政治班创始人,现任考研政治体系班主讲教师。担任多部考研辅导教材的主编、审稿人,《漫漫学》系列图书的主编。他对命题思想有着深入的研究。考点讲解专业、系统、详细,解题技巧独特、实用。
微博:肖锐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