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贵阳十四五期间将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形成立体开放格局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57 | 时间:2024-11-02 13:01:13

贵阳市十届十次全会强调,要深入推进“百场、千店、万店”建设,打造“双双贵阳·消费天堂”城市品牌,创新供给丰富消费场景,增加大城市消费流量,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贵阳作为省会城市,胸怀使命、肩负重任。

“十四五”期间,全市商务部门将着力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积极融入国际大循环。西部陆海新通道、“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等,抓住机遇实施五位一体“省会强”年行动,深化贵阳、贵安一体化发展,加快国家内陆开放经济试验区建设,构建中高端消费体系,深圳将继续着力挖掘中高端消费潜力,搭建开放平台,发展外向型经济,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立体开放格局。

完善中高端消费体系

构建商贸流通新格局

1月7日,走进位于清镇市白马大道辅路的吾悦广场购物中心,简约时尚的风格让人倍感舒心。

吾悦广场购物中心商业体量约9万平方米。商场共五层,入驻品牌商户近200家,其中贵阳首次入驻品牌14家。集休闲娱乐、时尚购物、餐饮、文化创意产业等为一体,为周边居民提供了购买中高端产品的场所,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贵州首个县级市开业的商业综合体,吾悦广场购物中心克服疫情影响,于2020年11月27日开业,目前购物中心日均成交额约70万元。”贵阳新城吾悦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鹏表示,这让他们看到了贵阳消费市场的潜力。

“十三五”以来,贵阳紧紧围绕建设中高端消费品交易城的目标,以“一品一业、百业繁荣”的发展愿景为指导坚持“市场引领、贸易先行、以贸兴业、工贸并举”的发展道路,新政策下,进一步推进“百场馆、千店、万店”建设振兴商业,不断丰富中高端消费供给,“五个核心商圈”产业集聚显着提升。我市“两轴五圈多点”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推进。形式。

贵阳一号建成中部中华路-延安路商圈,引进北京华联SKP高端购物中心、苏宁易购广场等一批标志性大卖场;西部世纪城商圈建有宜家家居、印力印象城、博万达广场等数码大型购物中心;南部花溪湖花果园商圈将建设海豚广场、贵阳国际大道、天河滩奥特莱斯、贵阳故事街等标志性大卖场。北部金融城商圈将建设云商方舟、G7保税广场、CC PARK步行街;东部龙洞堡商圈已建成砂之船奥特莱斯、居然之家等项目。

中高端大卖场的崛起贵阳花果园家政公司,推动了全市商贸业的快速发展,中高端消费已初具规模,中高端消费平台品质提升、内涵丰富。产能、业务转型升级持续深化,消费运行保持平稳增长。 2018年至2020年,全市新增中高端大卖场21家,新增营业面积154.8万平方米,其中营业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6家,营业面积13家。面积5万多平方米。 2018年至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1901.4亿元、2052.9亿元、2155.5亿元(预计),年均增长9.7%。

“特别是面对COVID-19疫情,贵阳消费市场恢复较快。2020年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负转正,总量和增速连续9个月全省领先。 ”市商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刘丽莎说。

消费是经济周期的终点和新起点。看看中国,内循环作为我国的经济优势尤为明显。我国有14亿人口,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它是全球最大、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

贵阳审时度势,乘势而上。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紧紧围绕“一品一业、百业兴旺”的发展愿景,以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为主线工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行动。指导。

刘丽莎表示,“十四五”期间,贵阳将以申报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抓手,开展消费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行动计划以“百场、千店、万店”振兴商贸,充分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

优化业态布局,促进产业集聚。按照“两轴五圈多点”商圈布局,重点培育建设人民大道、书博大道“两条商务发展轴”和“中华路、延安路”五个核心商业中心、龙洞堡、世纪城、花西湖、金融城”。以国家级示范步行街试点为引领,加快推进“1+10+N”步行街和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建设。

优化市场布局,推动转型升级。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现代流通体系软硬件建设,加快推进大型专业市场“一中心、四组团、多点”空间规划布局。培育汽车、茶叶、农产品、酒类等专业市场。推动专业市场向总部型、展贸型、电子商务等现代专业市场转型发展。

完善城乡布局,助力乡村振兴。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冷链仓储物流设施和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强化贵阳农产品物流园区、地域农产品物流园区等农产品交易市场功能。数字化禽蛋交易中心,拓展省外销售渠道,完善农产品上升通道。

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

深挖中高端消费潜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顺应消费升级,充分激发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消费潜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贵阳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和疫情影响的背景下,网络购物、直播、远程办公、在线教育、互联网诊疗等新消费业态加速发展,极大拓展了消费场景。 、促进消费市场信心恢复,促进经济企稳复苏。

2020年初,受COVID-19疫情影响,居民减少户外采购活动,转而在线采购商品。为了方便顾客,贵州合力超市大力发展线上业务,精心布局。除了自有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平台外,还积极与京东、美团等电商平台合作,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300%。 。

贵阳兴利百货集团通过“兴利乐购”小程序开展同步直播营销,给众多顾客带来了全新的购物体验。通过直播、微信团购等服务,贵阳多家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线上业务持续攀升。

贵阳建成的“智慧微市场”,数百种包装整齐的蔬菜水果有序陈列。通过“互联网+菜市场”模式实现交易,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买到蔬菜。它很受欢迎。

……

每一个消费时刻都见证着省会城市强劲的消费需求和巨大的潜力。从买便宜到买品质,从线下到线上,越来越多的人推出“云购物车”;从价格竞争到个性、服务竞争,电商竞争不断迭代升级;从“次日达”到“当日达”,快递速度越来越快……不断攀升的销售总额、不断刷新的“购物车”清单,清晰地勾勒出贵阳消费结构优化和发展的轨迹。升级改造,不断创造新的增长点。 2020年前三季度,贵阳市网络零售额达44.23亿元,位居全省第一。

令人兴奋的不仅仅是消费时的交易量,还有背后新消费业态的增长和新模式的变化。

据测算,2020年,贵阳非接触式快递订单量达5000万单,客户订单总额达56亿元;创新举办“云建博会”、跨境电商体验消费周等线上线下跨境购物促销活动。打造了跨境电商购物新模式,充分凸显了贵阳不断迸发的创新活力,让人们对贵阳经济稳定和长远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闭门造车,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更好地衔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资源,实现更强大、更可持续的经济。不断发展。

“十四五”期间,贵阳将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加强消费供给侧改革,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培育新消费增强传统消费贵阳花果园家政公司,适当增加公共消费,促进消费绿色化。 、健康安全发展——

加强市场主体和品牌培育。聚焦中高端消费平台,大力引进顶级品牌、快时尚品牌、原创品牌、文创品牌,增强国际时尚酒店、餐饮、影视、娱乐配套组合、休闲等服务业态形成更具吸引力的商业生态系统。 。

加快业务整合和创新。大力实施零售业数字化转型创新工程,推进智慧商圈试点建设,积极支持生鲜电商、社区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无人便利店、智能售货机、机器人餐厅;大力实施“三感社区”商业配套工程,加快建设集生鲜、养老、家政、餐饮、维修、再生资源回收等社区服务功能于一体的“15分钟便捷消费服务圈”。

打造“钱菜”餐饮品牌。梳理贵阳特色名菜,发展一批特色餐饮区、餐饮老字号、实惠早餐示范店,培育网红餐厅。有针对性地培育一批名优企业,形成规模化、连锁化发展,鼓励贵州菜创新发展,积极开展特色黔菜餐饮推介推介活动,扩大影响力和竞争力。

培育城市消费品牌。深入挖掘节假日、会展消费潜力,定期开展主题消费促销活动,提升“双双贵阳·消费乐园”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

前浪势强劲,后浪更是汹涌澎湃。不断换挡的发展动力、技术变革的迭代增长、健全完整的产业链、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将推动贵阳消费浪潮前行。

打造对外开放新环境

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1月7日,贵阳市商务局组织召开贵州轮胎、瓮福国贸、展阳电力等30家重点外贸企业座谈会。各企业畅谈了2020年的经营状况、困难与挑战,以及开拓国际市场的良好经验。双方积极讨论和交流良好做法。

企业纷纷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中美经贸摩擦、地缘政治波动等不利影响,企业面临订单流失、汇率波动、国际物流成本疯涨等突出问题,并限制人员流动。然而,随着区域综合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欧投资协定的签署,以及跨境电商、云展示与行业的深度融合,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总体预期是比较乐观的。

针对企业在探索“电击云”转型过程中面临专业人才缺乏、实践经验不足等缺点,与会企业积极呼吁对今年的政策进行针对性调整和安排。在物流方面,专业培训、平台建设、金融服务等方面将精准发力,更好释放企业发展动力。

“我们将认真收集参会企业提出的建议,精准匹配到今年的政策制定过程中,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强化政策支持,深化联合合作,及时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会上,市商务局作出承诺。

贵阳市始终坚持加强对企业服务保障,出台多项鼓励支持发展措施,解决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加快实现外贸新跨越。

2016年至2019年,贵阳市特色农产品出口持续增长,年均增速近10%,总量占比提升至15%,成为全市外贸新亮点;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由1354万美元增至2.4亿美元。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0.4%,服务贸易实现新突破。用好国家、省、市外经贸发展支持专项政策,支持全市200家(次)企业在国内外举办展会,帮助企业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开拓巩固国际市场道路倡议”。

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如何培育更多新增长点、培育新形势下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已成为贵阳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刘丽莎表示,市商务局将继续深化口岸体系建设,完善临空经济区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外向型经济营商环境;加大对外交流合作,深化培育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继续创建德国国际合作园区、中日国际合作园区,规划建设一批RCEP产业园区、国家重点产业园区、等,推广复制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积极参与全省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申报,推动开发区外向型经济不断取得突破。此外,市商务局还将搭建外商投资促进平台,充分利用数博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国家级会展平台,开展贵阳城市和投资推介;优化外商投资营商环境,整合外国商协会、侨团等资源,探索产业链投资、专业投资、社会投资、委托投资等方式,拓宽利用外资渠道,不断扩大规模和规模。外资质量。

它历经万千打击,无论东风西风、南北风吹,依然坚挺。贵阳只要从长远和根本上把握经济全球化历史大势,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就一定能够克服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抓住机遇,增强发展活力。疏导城市消费流量,努力实现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的目标。

贵阳日报财经传媒记者 婷静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