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之序,前路漫漫——走访上海巾帼社会服务有限公司的调研之旅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92 | 时间:2024-11-06 13:03:05看家令,前路漫漫
——走访上海妇女社会服务有限公司
2016年7月14日,家佣登记调研组在上海市妇联、市家庭协会的推荐下,来到上海妇女社会服务有限公司调研,开启了第二站社会现场调研的序幕。实践。公司方先生热情接待了我们,向我们介绍了家政工登记系统的发展情况,并一一耐心解答了我们的疑问。
上海妇女社会服务有限公司,又称妇女家政,是上海市妇女联合会直属单位上海妇女花园的直属单位。是一家服务于城市家庭、企业、医院、社区的专业社会服务企业。荣获“全国家居服务业先进单位”、“全国家居服务业百强企业”、上海首批家政服务龙头企业之一等荣誉。在上海家政服务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自2013年上海市政府提出“建立家政公司准员工制度”的实践项目以来,女性家政一直积极参与家政实践项目。 2015年“建立家政工登记制度”实践项目推进过程中,顺利完成了指标要求,形成了有益经验。
建立家政工登记制度的目的是推动上海家政行业“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但方先生坦言,目前来看,最重要的目的是统计,即实时统计上海家政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当然,了解现状也是规范市场的前提。同时,方先生还介绍,上海家政服务行业相对其他省份比较规范,“黑中介”、“假保姆”等现象比较少见。方先生还介绍,目前上海家政服务行业90%以上的家政人员都是外地人,本地居民从事家政工作的人相对较少。就劳动关系而言,绝大多数家政工都与企业签订管理协议,也就是所谓的“准雇员制”关系,一个家政工可以同时与多家家政企业签订管理协议;只有少数家政工人会与公司签订劳动协议,主要是固定保洁员工;还有一些家政服务员是家政公司以外的。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人很难纳入家政工登记体系。
对于家政工登记制度的实施情况,方先生从实施情况和存在的困难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她表示,目前该体系的任务指标完成得比较顺利,推进效果较好。她了解到,有雇主主动询问阿姨是否登记为家政工。但仍存在一些障碍,如激励措施不够、主动激活家政卡金融服务功能的家政人员相对较少;虽然有年度背书上海家政服务协议,但没有明确的监督管理措施;家政工退出机制不完善等。
采访结束后,方老师热情地带我们参观了女家政日常培训场地,包括实训教室、烹饪培训教室、家庭模拟室、厨卫清洁培训教室等。方指着假人,给我们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老人护理仪,既体现了对老人的尊重,又方便了家政阿姨的工作;在厨卫保洁培训课堂上,方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女性家政》要求用四块抹布才能打扫家里,而且对抹布的材质、清洁液的成分都有要求……
通过这次采访,我们对家政务实战项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认识到家政工登记制度在积极推进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和解决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对家政服务员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到其技能培训的规范性和重要性。
专家协同攻关,松江由来
——拜访松江区家政服务协会
2016年7月15日,家政工登记调研组成员一早赶赴松江区家政服务行业协会调研。协会的张老师和吴老师热情接待了我们,并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松江。区的进展并一一解答了我们的疑问。
吴老师表示,我国家政服务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市场需求巨大,因此其监管和管理也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政府、家政公司、家政人员、雇主等社会力量共同努力。一起工作。 2015年,上海提出将建立家政工登记制度作为市政府十大实事工程之一,这是一项探索性举措。张老师表示上海家政服务协议,家政工登记制度的推广要注重有效性,让普通老百姓尤其是阿姨(管家)能够真正感受到家政工卡给自己带来的好处,甚至愿意主动申请为了它。管家卡,不然这个制度就会流于形式。这才是一个实际项目应该有的样子。
接下来,吴老师从松江区家政服务行业现状、家政工登记制度推广、“家政大专班”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2015年,该市提出“建立家政工登记制度,完成12万名家政工登记”。截至年底,全市家政工登记人数已突破16万余人。松江区下达的指标有3000个,指标数量相对较少。这和松江所在的地区有很大关系。不过,松江区也顺利完成了指标任务。通过大力宣传,总体效果比较好。松江的家政服务行业,本地人很少,家政工人大多是外地人。然而,接受家政服务的大多数是当地人。受多种因素影响,他们更青睐当地家政工。供需关系存在矛盾。从家庭协会的规范管理职能来看,吴老师还提到,区家庭协会是松江区家政工的登记站。此外,全区还有5个示范服务站,其中3个为区政府资助的公益性服务站。是一个示范服务站,这也是松江区的一大特色。
吴老师说,“优秀管家”交流也是松江区的一项特色活动。在松江管家培训班和研讨会上,开展了“松江阿姨”家政服务分享和经验交流活动。除了内部交流外,松江家庭协会还组织全区“优秀管家”推介活动,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家政行业,吸引更多女性加入家政服务行业。此外,吴老师还特别介绍了“家政学院班”,主要从开课、学习内容、奖励机制、举办活动、学习氛围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在《房屋经济学院班》中,阿姨们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态度也非常认真。尽管工作很忙,他们还是抽出时间在课堂上学习。课后,他们也通过微信群、聚会等方式积极主动地进行交流和讨论。
对于目前存在的问题,吴老师认为主要有两个:一是家政工的权益保障,包括社保、保险等;二是家政工的权益保障。二是家政服务质量,主要是家政工人自身意识没有提高,中高端技能有所欠缺。家庭佣工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但这些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推动家政工登记应该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于家政工登记制度,吴老师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比如制定一些激励措施、补充完善管家卡的功能等。
家政行业作为朝阳行业,其规范有序发展需要慢慢探索。但我们相信,只要做好家务,未来一定会是光明的!
文:钱如金
摄影:奚露露、钱如金、陈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