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价格飙涨,环保税开征后装修市场涨声一片
作者:admin | 分类:装修建材 | 浏览:77 | 时间:2024-11-20 13:02:26“要装修就赶紧吧,环保税开征了,装修价格肯定会上涨。”随着装修旺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进入建材家装市场。然而,不少消费者后来发现,今年的装修市场“水涨船高”——与近年同期相比,省会太原的装修市场上涨了近10%。甚至有业内人士猜测,今年年底价格涨幅将接近10%。 20%。
记者了解到,不仅是装修材料,各种原材料,从电脑生产的PCB上游材料到纺织品的染料,似乎都在进入上升通道。面对高成本带来的各种压力,山西本土企业也开始尝试寻找摆脱困境的方法。
装修价格飙升
“因为我不急着搬进去,所以房子空着,没有装修,现在一看,价格确实涨了不少。”在太原一家汽车4S店工作的李先生去年初在太原长风东街附近买了一套房子。由于他已经有房子住了,所以他并不急着把装修提上日程。
“今年我看到拿钥匙的邻居已经搬进来了装修材料进货合同,就想开始装修。但我发现建材、人工、家具的价格都涨了,我算了算,装修成本已经上涨了。”增加了一万多,达到近两万。”李先生有些恼火。去年意向的时候,我们没有签装修合同,谈好的优惠价格也不复存在了。李先生的感觉在不少建材家居市场得到了证实。
“环保税都开征了,今年建材价格又涨了,我们也没办法。”在太原三桂街一家装修建材市场,一家品牌地砖店负责人告诉记者,“保护环境肯定是好事,但因为征收环保税,装修材料的成本就提高了。”成本上涨会影响零售量,涨价已成趋势,所以要装修还是早点预定吧!”
“你看这个马桶,一年前3000元就能买到,现在3800元了,顾客只能后悔了,进货价涨了这么多,我们的销售价也只能跟着涨。” ”另一位卫浴品牌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2017年史上最严限制,到今年环保税,都成为加速家装成本上涨的重要因素。记者随后走访两个装修城市发现,由于目前正值装修旺季,市场上的建材及原材料供大于求。与今年年初相比,目前水泥涨幅为6%-8%;一立方米沙子价格上涨了30元。 ;油漆涂料涨价约10%-20%;电线和硬件价格上涨了20%-25%。
上行通道开通?
除了装修外,机械制造、化工等行业企业今年春天也感受到了原材料上涨带来的压力。
记者了解到,前段时间,随着国产刀具代表之一株洲硬质合金宣布涨价,多家企业也纷纷发布涨价通知。我省稷山市一家工具生产企业表示,部分产品价格将调整10%左右。
“原材料价格上涨是本轮工具涨价的主要原因。”该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7年以来,硬质合金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装修材料进货合同,导致硬质合金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显着上升。事实上,硬质合金的主要原材料碳化钨粉,已经从去年初的每公斤180元左右上涨到去年底的每公斤270元左右。另一种主要材料钴的价格也几乎翻了一番。
除了硬质合金外,氟化工原料也是如此。
今年前三个月,氟化工材料重要原材料萤石、氢氟酸价格波动较大。首先是2月份触及2011年以来的历史最高价,然后在3月中旬稳定在高位。制冷剂及终端下游产品价格也出现波动。
山西松鑫金冷制冷剂公司一位销售经理告诉记者,除了原材料市场供应不足之外,这波涨价也带动了下游中央空调、家用空调、冰箱等商品的需求上升。随着市场情绪的改善。厂家也加紧了旺季的准备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氟化工原料市场的供需矛盾,导致制冷剂价格上涨。
对于当前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和大幅涨价的趋势,管理者和大多数业内人士往往有与环保政策密切相关的观点。
这是挑战也是机遇
记者了解到,本次征收环境保护税的重点监控(污水)纳税人是指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冶金、建材、采矿、化工、石化、制药、轻工(酿酒、造纸、发酵、制糖、植物油加工等重点污染行业的纳税人,以及其他污染行业的重点监控企业。
然而,2016年以来,像今年春天这样的原材料涨价潮已经出现了好几波。在这样的形势下,我省不少制造企业的应对机制也开始启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企业选择积极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
有的企业提前与上游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半年或一年的时间内提前锁定数量和价格。如果不可能,他们将首先锁定成交量。
一些企业建立了持续的供应商评估体系,主要原材料的采购不依赖单一供应商。此外,公司定期根据供应商合作过程中提供的原材料质量、生产技术能力、价格、交货期、服务等项目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确保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质量能力和供货价格能够满足公司的要求。公司的要求。需要。
“我们公司已经开始脱离纯粹的制造流程,为客户提供制造与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山西广翔铝业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在价格上一味现实一点,不如整合产业链。拓展相关资源市场,增强抗风险能力。
正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在采访中表示,不同规模的企业,其原材料采购规模、议价能力和库存能力都有很大差异,其抵御涨价的能力自然也有很大差异:对于那些拥有充足资源支撑的企业来说,对于那些拥有充足资源支撑的企业来说,能够抵御通胀压力,物价上涨可能是实现大扩张和发展的机会;
但由于市场缺乏定价权,中小企业缺乏涨价对行业的影响力。所以,最重要的是练好内功,保护市场才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