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置地退出建设销售型住宅发展业务,成都楼盘品质内卷将何去何从?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106 | 时间:2024-11-21 13:03:35北科拿下的金三H12地块拍卖前,成都一位博主发起了“希望哪家房企能拿下?”的投票。一家房地产公司走在了电话的最前线:
香港土地.
但“拿地”对于香港置地来说已经不可能了。
10月30日,香港置地宣布退出建设及销售住宅开发业务,专注于亚洲门户城市的投资房地产。
香港置地表示,将不再投资从建到售的房地产领域,包括住宅物业和中期租赁资产,并将从该业务中回收资金,投资于新的综合商业房地产业务机会。
与李超仁卖掉南城都会,留下一堆鸡毛走人不同,更多的声音是对香港置地即将转身离开的消息表示遗憾。
近年来,成都房地产质量不断下降,香港置地是始作俑者。
2022年,香港置地将在成都一次性推出三个住宅项目——独立运营的天湖翠林、西苑,以及与龙湖合作开发的桂云里。
尤其是西元,推出后大受欢迎,好评如潮。单位的布局和外墙的呈现令市场惊叹不已。
香港置地西币
本以为这会是一场大秀实力的开始,却没想到一切都戛然而止。
香港置地仍是近年来成都房地产市场最活跃的港资地产公司。更多港资房企正在悄然淡出成都。
港资地产企业在成都经历了“黄金岁月”。
2004年,李超仁旗下的和记黄埔地产在城南收购了千亩土地,并以21亿元的总成交额创下了当时成都土地拍卖成交额的纪录。
本次拍卖共进行了69轮竞价,与和记黄埔激战到最后一刻的,是成都本土企业剑川集团。当天,剑川集团董事长范建川亲临现场督战。
随后,范局长会见了和记黄埔的人,他们告诉他:“不管你涨价多少,和记黄埔还是会得到这1000亩地。”
当时,刚刚从莽撞时代走出来的成都开发商,直观地感受到了港资地产企业的财富,意识到港资大鳄真的来了。
也就是2000年左右,和记黄埔进入成都时,港资地产企业纷纷涌入成都。
香港置地、九龙仓、新鸿基地产、恒基兆业地产、新世界、嘉里建设、信和、瑞安……一大批港资地产企业在成都留下了印记。
九龙仓开发的国金中心、太古集团打造的太古里已成为成都的商业盖帽;盘钢能站在成都楼市之巅,香港置地、九龙仓、新鸿基地产等港资房企功不可没……
2010年以后,港资房企扩张速度放缓,大多在成都没有新购地。有土地储备的,已进入现有地块的漫长开发周期。
有些人选择出售项目并彻底退出市场。
2015年,新世界将河南新世界出售给恒大。 2016年,嘉里建设将大源雅松居三期地块出售给朗诗。 2017年,信诺将玉龙山出售给华侨城……。
2021年,市场一度认为港资房企开始回归成都。
当时,香港置地在一个月内拿下了成都的三个项目,恒基兆业地产则进入了旭辉在成都的多个项目。
现在看来,复兴只是昙花一现。
目前,成都住宅存量最大的港资地产公司应该是新鸿基地产。
攀钢ICC项目C地块尚未开发,该地块住宅部分约43.29万平方米。
天府新区新鸿基地产大悦城三期尚存3栋,共计500余套在售。
这两个项目的开发周期近20年。
新鸿基大悦城
香港置地发布的《策略更新》中,谈到了“亚洲市场”和“长期收入增长”。从这个角度来看,某个城市的商业变化虽小,但注定是巨大的。
就在香港置地宣布战略调整前几天,另一则备受关注的港资房企消息是:李嘉诚折价26折出售北京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