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合肥落幕的国字号家政赛事:背后的原因解析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47 | 时间:2024-11-26 09:05:0911月6日,一场与家政服务相关的“国字号”大赛在合肥落下帷幕。
三天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32支参赛队伍、192名选手同台竞技,展现了管家的专业风采。大赛包括老年护理员、母婴护理员、管家、主办方、主办方等项目。来自安徽的6名选手中,来自合肥的2名选手分别获得家政经理项目和家政培训师项目一等奖。项目三等奖。
这样的家政服务大赛为何能成为“民族品牌”?为什么比赛在合肥举办?
政策赋能
“支撑人的城市”的新蓝海
11月4日至6日,全国妇女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大赛在合肥举行。国务委员、全国妇联主席陈益勤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开幕。
据悉,这也是全国妇女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大赛首次纳入全国一级职业技能大赛。
家政大赛为何如此引人注目?
中国式现代化把民生放在第一位。
服务业事关千家万户,事关就业。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经济政策重点要更多转向惠及民生、促进消费,把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大和升级的重要抓手,支持文化消费旅游、养老、托儿、家政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健全加快生活服务业多元化发展机制”。国家还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家政服务业做优做大。
此次大赛在合肥举办,是助力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家政服务业的高度重视。
“小家政”支撑“大民生”。
作为养人之城、青年之城,合肥站在“稳经济”、“扩内需”、“暖人心”、“促就业”的战略高度,将“安全看家”融入民生协调推进14项重点工作措施,包括税收减免、社保补贴、培训支持、创业支持、金融支持等多项内容,鼓励国内企业蓬勃发展,重点支持和支持培育员工本位内资企业,落实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补贴、员工社保补贴等。
近年来,合肥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快速集聚,为家政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合肥市女性家政培训开班仪式
合肥正在加快向千万人口特大城市转变。近三年,全市常住人口净增创历史新高,常住人口持续增加,将为家政服务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需求。
据统计,三到五年内,全市70%以上的城镇家庭将需要家政服务。未来家政服务市场需求旺盛、增长强劲,发展前景广阔。尤其是母婴护理、老人护理、做饭保洁、整理仓储等多元化、个性化的家政服务需求不断涌现,家政人员成为千家万户的“刚需”。
如今,在一系列政策的赋能下,合肥也开辟了稳就业、促消费的新蓝海,家政服务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截至9月底,全市新增家政服务人员16001人。今年以来,共发放3轮暖心消费券,累计领取优惠券16022张,带动订单消费超过85万元,新增预订订单4182份,同比年增长13.2%。
这场高水平比赛在合肥举办,可以说是来得正是时候,其声势已经建立,恰逢其时。
科技赋能
智慧家政注入新动力
合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名城优势,为传统家政行业插上“科技翅膀”。新产品、新业态、新平台层出不穷,为家政服务行业发展注入活力,引领行业从传统劳动力向智慧劳动力转变。
家政服务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在安徽嘉世友护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窦高平眼中,保洁就是用专业精神创造美好生活,打造清洁健康的生态产业链。于是家政公司员工守则,她带领团队加大研发力度,以联合开发的形式推出更多更环保、省力的家政清洁产品。公司生态涂料、纳米固化涂料等高科技家政服务产品满足家庭生态健康的需求。
作为安徽省专业化、创新型中小企业,万嫂家政重点打造互联网家政、家政服务产教融合、万嫂门店三大平台。在他们看来,融入互联网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正确选择。
2022年8月,万嫂家政与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启动战略合作,共建万嫂智慧家政研究院、安徽省智慧家政研发中心,为老年人开发康复移动轮椅、背包式升降机、杜麦智能护理设备。老人等艾灸床,为老人和婴儿提供及时的检测。这些真诚的“黑科技”让家政服务更加灵活、贴心。
企业在发力,政府也协调搭建了一系列平台,推动合肥家政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合肥家政服务平台作为官方渠道,整合信用、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计、民政等相关部门的数据信息,实现就业证、证照等信息全面纳入。诚信服务,对家政服务员进行等级评价。
平台不仅提供信息发布、数据查询、地图服务、咨询投诉等基本功能,还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多种渠道实现家政服务的在线预订和线下体验。
公民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家政服务、母婴护理、保姆、养老、保洁、物业维修等15大类、51小类家政服务。
最重要的是,这些家政服务背后都有信用档案,所有“信用”都可以在“代码”上查到。消费者扫码预约,管家出示二维码进入家中。消费者扫描“放心码”,管家出示“专业(证)码”。
统计显示,自2020年7月正式上线以来,家政服务平台已成功吸引221家家政公司和16家培训机构入驻,注册消费者超过40万,总访问人次突破1000万人次,覆盖范围已逐渐扩大。
面对家政服务企业多、选岗难的局面,合肥建立了“三公里”就业圈服务平台。
愿意找工作的居民,可以扫描“社区快速招聘”小程序家政公司员工守则,了解社区三公里范围内企业的就业、岗位要求、薪资等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多月前,合肥“妈妈帮”求职专区在“社区快招聘”小程序上线。首批893家企业上线,同时链接2592家企业,释放招聘岗位3.76万个。为妈妈们提供更精准的匹配,帮助她们实现“上门”就业。
合肥“妈妈帮”就业服务站
技术加持,平台赋能。
传统家政行业被插上“高科技翅膀”,变得更加智能、便捷,加速形成新生产力,焕发新活力,展现新动力。
服务赋能
改善家务管理可增加幸福感
“这次国家级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大赛,为我们员工搭建了一个比拼、展示才华的平台,也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在比赛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家政服务质量的提升。”工业有所改善。”比赛结束后,获得一等奖的安徽家政经理黄莉感慨地说。
近年来,家政工人变得年轻化、受教育程度提高、专业化。
合肥市“家政进社区”活动瑶海站
懂“儿语”,会办事,懂法。一场比赛足以见证家政行业的变化。
变化从何而来?
一是产教融合。
专业品质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为此,合肥推动安信、万嫂、嘉世优护等家政服务企业与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与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立女大学生就业基地。
如今,合肥已建成家居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了从初级、中级、高级工到技师、高级技师的发展通道,实现家居服务由传统手工向现代智能化转变。
其次,离不开行业标准。
早在2004年,合肥市就成立了家政服务协会,成为政府、企业、市民与家政工人之间的桥梁。合肥也因此成为提高家政服务质量的先行者。
近年来,协会先后牵头制定了《行业管理规范》、《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规范》等法规,并在合肥建立了全省首个家政服务行业专业市场,为家政服务行业提供“一停止”家政服务。
为提高家政工职业素质,合肥市妇联会同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举办了妇女家政职业技能大赛。市家政协会牵头成立了合肥市妇女家政联盟。合肥妇女家政企业连续六年参加中国合肥技能工人节。并多次举办家政服务大赛。
长三角家政一体化发展大会
如今,合肥仍在积极融入长三角。去年11月,长三角家政一体化发展大会在合肥召开。会上,长三角家政一体化发展成果发布,并举行长三角家政一体化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暨合肥国际管家学院揭牌仪式,推动全国20家家政企业达成达成合作意向,签约项目10个。
这段时间,“娘家”的关怀一直都在。
家政服务业与妇女就业、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密切相关。合肥市妇联始终把“妇女家政”作为重大民生问题,积极推动全市妇女家政服务业做精做大。近年来,通过安徽省妇女创业基金项目,扶持了58家领先的女性家政企业。 ,打造女性家政示范基地。
近两年来,合肥市“放心家政”活动也多次走进社区,为社区居民的“心”送去贴心服务。不仅方便了社会上千千万万的人,也让更多的求职者了解这个行业。
对于我们培养的家政人才来说,搭建一个可靠的就业平台至关重要。合肥市妇联牵头组织大海、通州等40余家企业参加“工会岗位招聘”、“春风行动”等20余场招聘会,提供保洁等1000多个岗位、护理、母婴月子护理。
家政工的职业尊重也是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合肥市通过广泛宣传,向公众展示家政行业的重要性和价值;另一方面,积极倡导给予家政从业人员应有的礼遇,鼓励企业为家政人员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 。
三年来,合肥家政行业涌现出80余个国家、省、市3月8日红旗手(集体)、模范妇女立功标兵、妇女文明岗位、妇女先进立功集体。
服务赋能,合肥家政队伍日益壮大。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已开展管家、养老人员等4006人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发放补贴1526.33万元。
在一系列“组合拳”下,合肥家政服务正经历春风化雨般的创新变革,走向标准化、一体化、数字化、产业化。
提高家政品质,增加幸福感,为美好生活增添色彩,未来可期!
来源:合肥交通广播、合肥日报(李润源)、合肥发布、飞跃新合肥
柳梅日夜发表文章。
但刘梅不怕苦,不怕累!
我只是想让老铁点击一下右下角,然后再点击一下。
爱你!
六姐回去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