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新经济产教融合基地 内江软件外包产业发展火热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28 | 时间:2024-11-26 13:02:28成渝新经济产教融合基地
初冬的四川内江,一片火热景象。
11月29日,22岁的西南总部客服运营团队负责人钟毅穿梭在座位之间,忙着协助团队同事解决问题。
位于东兴区汉安大道与西林大道交汇处的内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过渡园区B区),贝塔斯曼集团、阿里巴巴集团、平安金融等提供多项服务、北京信息产业博特等。外包行业龙头纷纷入驻,每家企业发展规模都在3000到4000个席位。
几公里外,东兴区汉安大道东段,挖掘机在施工现场轰鸣,运输车辆来回穿梭。投资100亿元、占地1000亩、总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的服务外包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未来可容纳15万个座位东兴有家政公司吗,实现产值130亿元。
充满活力的年轻力量、源源不断的大公司好项目、如火如荼建设的产业园区……他们共同参与并见证了内江服务外包产业从无到有、从“星星之火”到“星火燎原”的崛起。 “燎原之火”。
内江在服务外包产业上想做什么?
城市选择:
在服务他人的同时成就自己
在内江博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作的年轻人
内江位于成渝两大城市的几何中心、成渝主轴南线上。是川渝地区第一个同时融入成渝“半小时经济圈”的城市。有“成渝心脏”之美誉。但在成渝两个万亿级城市的“虹吸效应”下,包括内江在内的成渝地区“中心塌陷”问题早已存在。
在成渝地区建设双城经济圈的国家战略下,“双核”不断壮大。中部地区是如何崛起的? “这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毕胜副市长表示,这是包括内江在内的圈内三四线城市无法回避的问题。
内江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曾经创造过辉煌,被誉为继成都、重庆之后的“内江第三”。但如今的内江面临着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的困惑,以及人才流失、人口老龄化等现实困难。
“内江经济从过去到现在呈现U型发展曲线,经历了转型阵痛,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发展机遇前所未有。”毕升说,这是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参加今年省两会的情况。内江代表团在审议过程中做出的清晰、客观的判断,给了内江很大的信心和动力。
就在上个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大中小城市要主动承接工业超大城市转移和功能疏解。这为内江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重大机遇。
那么问题来了:内江为何选择服务外包?
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内江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遵循规律、立足实际、错位发展、支持重庆,在产业定位与区域定位结合中寻求最大公约数,才能找到自己的发展小路。
“随着全球数字化的蓬勃兴起,企业外包较少的核心业务,腾出更多的精力发展核心业务已成为趋势。”曾经参与重庆软件园创建和运营的杜婷婷,如今拥有了更多第一身份——内江大河创新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内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运营者。
作为数字贸易的典型业态,全球服务贸易规模已达万亿美元。我国服务外包已成长为万亿级产业。目前正在加速从一二线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向三四线城市和内陆地区发展。转移。
“这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市场和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杜婷婷分析,一方面,专业分工越来越明显,服务外包需求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内江区位优势独特东兴有家政公司吗,人力资源丰富,有一定的服务外包产业基础。无论从内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还是从供需双方来看,发展服务外包都是内江保增长、防止“空心化”的最佳选择。
“一拍即合”!这是一个城市与国家政策、一个行业、一大批企业之间的“化学反应”。
今年8月,内江将“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写入市八次代表大会报告。
“万亿产业培育百亿产业”。毕胜表示,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打造经济新引擎、增强城市新活力,是内江加快建设成渝发展轴上中心城市的动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崛起”的突破口。
一个行业的崛起:
优势赋能外包产业加速发展
内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
不满足于“小题大做”的内江,如何发展服务外包产业?
“立项招商,招商落户。”内江大河创新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力表示,内江本着“刻不容缓”的态度,通过租赁方式建设了3万平方米的过渡用地,方便企业落地。提供载体。
今年3月,世界500强企业贝塔斯曼集团旗下迈瑞公司西南总部落户内江。分四期建设3000个座席的客服呼叫服务基地,远期规划建设5000个座席的客服呼叫服务基地。这是内江服务外包产业的“推窗”。
这家世界500强企业为何将西南总部迁至内江?
“一是得益于内江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二是得益于内江丰富的人力资源,三是得益于内江各级党委、政府提供的优质专业的投资服务和优良的营商环境。”迈瑞西南总部负责人孙振宇表示,该公司与内江联系仅4个月就签约,签约不到十天就正式开工。半年时间就发展到了500人,尤其是最近一个月,新增了近200人,业务量也翻了一番。
除了孙振宇提到的原因外,据较早落户内江的深圳平安综合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内江分公司总经理唐晓兵介绍,内江的劳动力成本比成都低40%,重庆,比沿海低60%。这在同类城市中是无可比拟的。比较优势是,“我们的员工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的幸福指数非常高”。
内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市委书记郑力、市长李丹亲自推动,建立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一企一策一专班”和“一项目一政策一专”等服务机制东兴区将实施“一班”,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速发展。
同时,内江市先后出台了《内江市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扶持措施》、《内江市数字经济产业扶持政策》、《内江市十大扶持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数字经济和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发展”,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培育企业做大做强。
去年以来,内江累计投资逾6000万元,完善服务外包产业园(转型园)配套设施,增强承载能力,为企业提供“打卡”和全方位服务“保姆式”服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内江还引进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建设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为服务外包产业园内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园区为我们准备好了一切,有办公室、桌椅凳、多功能室,甚至还安装了网线,还配备了员工宿舍,正在建设员工食堂,我很感动。”从重庆“搬来”的内江博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雄表示,一个月内他两次来到内江,第二次就签署了合作协议,并立即注册了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内江目前已初具规模的服务外包企业33家,以信息技术研发、呼叫中心、数字经济等为主营业务,年增长率超过20%。内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过渡园区,入驻企业运营步入正轨,园区出租率近100%。
汇聚一批优秀人才:
人才储备为老工业城市增添新活力
百吉星网络科技公司培训新员工
内江人口超过400万,劳动力资源丰富。同时拥有普通高等学校4所、职业高中10余所,在校学生约10万人。
这意味着可以为企业经营和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专业技术人才。一个问题是,如何把这些人留在内江?
答案就在于内江的产业选择——随着服务外包产业逐渐扩大规模、蓄势待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留下来。
11月29日,内江博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刘浩在成渝新经济产教融合基地,在自己的工作站上专注回顾某音乐平台上传的短视频。大学毕业后,刘浩看到服务外包行业蓬勃发展的前景,选择留在家乡。
在深圳平安综合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内江分公司,内江师范学院金融专业大四学生陈明正在和“前辈”们一起努力学习。今年中秋节参观完公司后,我于10月8日来到公司实习,虽然还在学习阶段,但我每月的实习工资是3000元。毕业转正后,名臣不仅工资上涨,还能享受“六险两金”的福利(“五险一金”中新增公司保险和企业年金) )像其他员工一样。
年轻人、大学生是他们共同的标签。
这群充满活力的新生力量共同参与并见证了服务外包产业的崛起,产业的发展也为他们创造了无限可能。
截至目前,仅内江服务外包产业转型园就有从业人员近4500人。从地域上看,82.41%的从业人员在内江市就业;从教育程度来看,大学生及以上学历占68.94%;从年龄结构来看,18-26岁的人占58%,27-35岁的人占39%。 。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于姣姣表示,“学校每年80%的毕业生到外地就业,10%升为学士学位,10%留在内江。新经济行业,无论是从政府支持的角度,还是从行业潜力来看,对毕业生都非常有吸引力。”
“本土人才回流,外来人才汇聚。”内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江波表示,通过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将培养一批年轻人才,从而产生聚集效应和化学反应,为这座老工业城市增添活力。也为产业转型发展积累人才。
年轻人不断聚集的迈瑞中国西南总部
幸运的是,这样的案例已经出现了。
四川效率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由内江人梁小宁创办,为客户提供信息安全技术服务,业务遍及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了有效转化公司科技成果,梁小宁近两年“跨界”开发新能源水翼艇和青少年科教基地,进军内江的制造业和科教领域。
更值得期待的是,建成后的内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将可容纳15万个座位。加上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预计将聚集20万人,这也将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更多可能。毕升希望能够诞生更多的“梁小宁”人。
内江市商务局局长万晓燕介绍,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内江的目标是“一基地、一中心、一高地”,即打造支撑内江的服务外包产业基地。成渝地区服务全球,打造“一基地、一中心、一高地”。 “西部服务外包新型交付中心”打造“西部数字产业战略高地”。
日前,四川省2021年服务外包城市认定名单公示结束,内江位列全省地(州)第一。万晓燕对创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目标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