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家政工遭遇雇主挑刺与侵权,保洁员樊小凤的憋屈工作经历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44 | 时间:2024-12-02 22:02:58长江商报讯 □本报记者 郑伟
“这两天家人一直在和我讨论要不要继续从事这个行业,太郁闷了。”
10月24日上午,从随州农村来到武汉打工的范晓凤向长江商报记者抱怨,由于雇主的刻意批评,她在做保洁工作时经常很晚回家。她的家人不止一次建议她换工作。不过,在“金九银十”的需求旺季之下,范晓峰还是准备多接几单。范晓凤说,因为丈夫在武汉打工,她想一边找工作,一边照顾孩子,最后选择了兼职和保洁员的工作。 “最令人无法接受的事情是,有时当员工去打扫房子时,他们的雇主却不这样做,”她说。去厕所吧。”
近年来,家政工遭受侵害、受伤而无法索赔的案件时有发生。与范晓峰类似的经历,正在成为家政工无法逾越的心理坎。武汉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蒋兰英认为,除了家政服务行业社会认可度不高外,目前家政服务还面临行业法规不统一、劳动保护力度不够、税收政策单一、缺乏保障等诸多困难。一是集中资金支持。这些都成为家政服务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导致整个家政服务行业一直处于碎片化、纷争的时代。
李珍护士——
“奇怪”的雇主不允许你使用卫生间
10月16日,20余名家政工在湖北木兰花职业培训学校学习培训。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这些家政工不仅精通各种家务、烹饪各地菜肴,还热情地将积累的经验付诸实践。分享你多年的生活经历。
来自襄阳农村的李震(化名),一个外表朴实的人,讲述着家庭常识。 “养花时要注意浇水的六种方法。用残茶水浇花,不仅可以保持土壤湿度,还可以为植物补充氮等养分。但。浇水要根据花盆的湿度定时定量浇水,不能用剩茶倒掉。”他接着向记者讲述了一些家庭使用的小技巧。
李真拥有5年家政经验。近年来最“伤害”李真的,是2013年腊月发生的一件事。 机关发出指令后,李真立即赶到雇主家,开始打扫卫生。按照约定,她擦了天花板,擦了桌椅,然后又擦了地板。当工作接近尾声时,雇主认为清洁工作不够细致,于是要求李真按照要求多做一些清洁工作。又清理了。但在打扫卫生的过程中,李真想借用厕所,却被雇主果断拒绝,“我没说什么理由,就是不让她去厕所。”最后,李真无奈武汉家政服务钟点工,只能下楼找公共厕所。
“也许雇主有洁癖。”李真无奈的解释道。
李真认为,即使是家政人员,也有正常的生理需求和基本的人格尊严,不应该比别人低人一等。即使对方有洁癖,她也会在事后做好卫生工作。 “说到底,还是应该把我们当成‘仆人’去了”。
在木兰花家政公司里,李真算是最有耐心、最宽容的一个。公司经常派她去攻克家政“困难户”。曾经,一个小儿麻痹症患者在公司请了三个保姆,但没有一个人满意。公司里没有员工愿意接手这份工作,但李真不信邪,主动请缨。
到了雇主家后,她发现无论她做什么,雇主都喜欢跟在她的身后,跟踪她的每一步,包括用放大镜观察扫帚上的一点点绒毛。根据之前的经验,李真了解这群人的封闭心理。 ,或者耐心一点,慢慢适应他的要求。
“适当的耐心是必须的,但一些无理的要求就有点挑剔了。每个职业都应该有自己的底线和标准。”李真在陪同该雇主看病、洗衣服、逛街等活动时发现。 ,雇主也有同样的问题。她也选择在工作了半个月后取消了一个月的订单。
护理员刘春娥——
老人能下床活动了,我最放心了。
50岁的武汉人刘春娥认为,原因之一是雇主难找,家政服务行业专业化程度的欠缺也让很多人归属感淡薄,自然使得留住人才变得困难。
刘春娥说,她原本在泗门经营服装生意。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不得不逐渐放弃生意,转而从事时间安排更灵活的老年护理工作。然而,尽管从事这份工作一年多,她却始终不敢主动跟进。当别人谈论他们的工作时,“我周围的人不喜欢做家务的人,所以我没有能力和他们说话。”
当我刚开始从事养老工作时,家人也很反对。 “儿子觉得做点小生意比给老人擦身体之类的事情好,而且家里人也不想让我赚多少钱。”但柳春娥却说道。心神不宁的我经常在疗养院周围寻找订单。
不过,现在让柳春娥担心的还不止这些。
去年年底,刘春娥接到命令,要照顾一位腿脚不便的老人。他提供全天候的护理,包括身体擦洗、全身按摩康复、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等。经过刘春娥的精心护理,他原本无法下床。老人终于可以下床走动了。
“当时我心里很欣慰,觉得自己的劳动很有价值,可以让老人过上舒适的晚年。”然而,让刘春娥没想到的是,后来,她在医院照顾老人时,半夜着凉了,得了重感冒。为了尽快康复,刘春娥向雇主请了两天假,并答应休息后继续工作。然而,康复后,雇主却在电话中坚持让她再休息几天。 “这显然相当于解雇。”这让柳春娥郁闷了很久。
刘春娥说,她原本以为家人会很幸福,连雇主都免除了她春节期间的双倍工资。她没想到,即使她说不工作,也不让她工作。
“如果是标准化的职业,绝对不能就这么解雇,至少会有相应的合同保障。”刘春娥认为,家政行业的标准化首先应该让社会认识到家政工也是一种职业。和其他社会职业一样,没有贵贱之分。
游慧保姆——
细心照顾感动雇主续约三年
保姆尤慧(化名)就幸运多了。她工作的大多数雇主都尊重家庭工人。
培训学校里,45岁的尤慧正在熟练地模仿婴儿洗澡的步骤。有人看到她一边哼着轻快的儿歌,一边擦拭婴儿的身体。 “因为宝宝的皮肤比较嫩,一定要用手掌的大鱼际部分。”擦洗”。
给宝宝洗完澡后,尤慧抱起宝宝,拍了拍宝宝的背几下。 “主要帮助宝宝消化食物,也有助于宝宝睡眠。”尤慧解释道。
尤慧笑着说,她一直很喜欢照顾孩子。 10年前,她选择了母婴家政行业。没想到现在越来越流行了。随着母婴经验的增加,她甚至可以在订单高峰期做到这一点。月收入超过1万元。
“一共有10个人一起做这件事,就我一个人了。”尤慧认为,做这件事需要很大的耐心。除了对孕妇和婴儿的基本照顾外,更要参与各种家庭事务,善于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尤慧说,她曾经因为雇主复杂的家庭关系而感到头疼。例如,她曾经服务过一位生下女婴的母亲。但由于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母亲患上了轻度抑郁症。再加上公婆对母亲的态度不够温和,母亲就把气发泄到了她身上。对于尤慧来说,他经常半夜让尤慧下楼热饭菜,但饭菜做好后,他就会找各种理由不吃。那段时间,尤辉因此晚上睡不好觉,还瘦了好几斤。
“如果你从事这个行业,你必须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我一看到孩子,我的感觉就好多了。”订单完成后,尤慧选择停单六七个月休息,然后又开始接单。
不过,令尤慧欣慰的是,挑剔的雇主只是少数。 2010年,给雇主做短期月子护理后,因为和家人相处得很开心,4个月后,家人直接把孩子托付给尤慧,全家去海南旅游一周。 “那个时候,孩子还很小武汉家政服务钟点工,如果他不够信任我,也不会丢下我不管。”这份信任也让尤慧深受感动。
随后,尤慧下楼收拾衣服时不慎受伤。用人单位还支付了她的医疗费,并发放了春节假期津贴。第二年,随着孩子们长大,雇主对尤慧就像亲朋好友一样,直接续签了三年令。 “家里有一些生活用品,不过女主人还不知道。”尤慧笑着说,为了方便她白班往返方便,雇主还给她配备了一辆电瓶车。
刘春娥正在练习按摩。
本报记者 徐楚云 摄
尤慧熟练地模拟了婴儿洗澡的步骤。
本报记者 徐楚云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