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采购员岗位职责详解:从奢侈品采购到ERP系统操作
作者:admin | 分类:招聘求职 | 浏览:40 | 时间:2024-12-03 22:05:03在不同的公司,物料采购员的工作职责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一些高端奢华时尚公司,买手负责全球采购,走遍世界各地,光顾高级餐厅和俱乐部,达到采购人生的巅峰。
在其他公司,采购负责帮助老板和同事购买各种东西,从机械设备到办公文具。有时他们必须去仓库接收货物。不仅工作辛苦,还经常被抱怨。
本文中我们讨论的物料采购员是指根据ERP系统的信息提示向供应商发出采购订单的角色。不涉及供应商和产品的开发过程。这是一个更加基于计划的采购职位。 ,而不是商业导向的工作。
一,
岗位职责范围及内容
1.发送预测信息
预测信息来自总体规划。一般流程是销售市场负责数据录入。经过系统处理后,采购商从ERP系统中导出预测数据,经过简单整理后发送给重点供应商。
由于部分供应商采购量较小,占比不到总量的1%,因此可以每月发送一次预测,而不是频繁发布预测信息,以减少双方的工作量。
2.定期与供应商沟通
预言一出,一切就都结束了吗?买家还定期与内部生产计划和外部供应商沟通。
在内部,采购员需要与生产计划核对客户需求是否有重大变化。如果有,则需要根据BOM查询涉及的相关原材料,及时了解库存是否能够满足需求。
由于每个采购商对应N个供应商和数千个SKU采购员的岗位职责,因此很难跟踪每种物料的预测变化。因此,供应商需要主动反映数量的异常波动,比如预测数量与前期相比增加了30%以上,预测数量与实际订单数量相比减少了30%。
供应商会仔细检查每种材料的预计数量。买家需要做的是经常与供应商沟通,鼓励供应商告诉他们发现的异常数量。
当自己的订单量增加时,采购商也需要主动通知供应商,以便他们做好应对突然增加的采购订单的准备。
供应商最好能满足订单数量要求。如果没有采购员的岗位职责,则需要了解供应商的实际最大产能,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调整。
沟通是必要的,而且是双向的。我们的沟通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消除意外的惊喜。
“不”是买家应该遵守的规则。
3. 创建采购订单
买家应以什么为依据下订单?是基于个人喜好还是标准操作程序?答案显然是后者。
随着ERP等信息系统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采购商根据系统提示的数量下订单。
如果系统中的需求数量、库存数量、提前期等参数正确,那么所下的订单就足以保证物料的供应,同时库存也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当然,买家也不能放松警惕。有时系统数据会出错。例如,库存数量与实物数量不一致,或者系统中修改了参数但未更新。这些都会导致物资短缺或溢出。
在这些情况下,有经验的买家会识别出有问题的材料,然后进行手动调整并纠正系统中的参数。
4. 跟踪订单全流程
物料采购负责从下订单到货物到达仓库的整个流程。
供应商收到订单后能否按时足量发货?
首先,我们需要得到供应商的承诺答复,反馈给客户是否能够履行合同、交货。这是订单跟踪的第一步。
如果供应商回复无法按照订单指定的方式交货,买家需要进一步沟通:
买家收到回复信息后,需要在系统中查看新的交货时间数量是否可以接受,是否会影响生产进度?
如果供应商的建议可以在内部被接受,那么采购商需要与供应商最终确定新的到货时间数量,最后在系统中进行记录。
我们还需要记住,以上是基于供应商信守最初的承诺。如果对方在一段时间后“改变主意”怎么办?
可能达不到约定的数量,约定的交货日期可能会推迟。这些都是可能发生的事情。
每个买家都需要与供应商建立一个“信用账户”。如果供应商每次都能按时、足量交货,那么信用水平就会不断提高,就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在反复确认交货上。
对于那些经常不按承诺发货的供应商,买家需要格外精神,时刻关注对方的情况。只有最终确认发货数量并取得物流运输凭证后,他们才可以放心。
供应商发货后,买家还需要跟踪货物的运输状态。现在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承运商可以提供TMS软件服务来跟踪和追踪每批货件的状态,帮助买家节省大量查询时间。
5、物资紧急短缺的处理
工作中总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采购也是如此。计划再好,也敌不过各种意想不到的意外,导致原材料短缺。
如果材料短缺,生产就无法按计划进行,也会影响销售业绩。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赶紧联系供应商,了解一下他们还有多少成品库存,就是已经生产出来放在仓库里,就等着包装发货的那种。
买家问清楚数量,赶紧下了紧急订单,并通知供应商发货。订单发货后,您仍需与供应商确认发货时间和运输方式。
由于是紧急订单,运输方式必须加急。一般的运输通常是不可能的。如果平时都是用物流的话,这个时候可能就得通过快递甚至空运来寄了。
买家还需要与运输公司协调,确认货物到达仓库的时间,以赶上生产进度。如果生产线确实停了,我们一定要尽力补救,把停线的损失降到最低。
6、及时与供应商对账
供应商如果想要收款,一般需要准备订单、发票、收据收据这三套材料。
订单是采购部门签发的采购合同,是供应商发货的依据。货物送达仓库并盘点完毕后,仓库应给供应商一张收据,以确认收到的物品数量。
最后,供应商根据合同规定的价格和实际收到的货物开具发票,并交给客户财务部门准备收款。
为了提高付款流程的效率,有时采购商需要帮助供应商提前整理相关文件并做好对账工作。这可以避免财务验证过程中的延误并帮助供应商及时收到付款。
7、控制原材料库存
库存控制是买家的一个重要指标。库存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既不能过多,也不能造成材料短缺。
有一个公式可以计算我们需要的最大库存量:
最大库存=(二级订单间隔天数+交货时间)X日均需求+安全库存
每次需要订购的数量以最大库存数量为基础,减去库存和在途数量。公式如下:
订单数量=(二级订单间隔天数+交货时间)X日均需求+安全库存-(库存数量+在途数量)
由此可见,订单间隔、提前期、平均需求、安全库存决定了库存数量的上下限。
买家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参数,不断寻找优化库存的空间,降低库存总持有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