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及其历史意义,掌握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与实施细节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35 | 时间:2024-12-17 14:03:33
1、认识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时间和主要内容;
3、掌握和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要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第三课 土地改革
1、原因: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颁布日期: 年
内容:
结果:
意义:
①
②
③
④
建国初期巩固新政权的三件事:
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
历史土地政策:
洪秀全:“天下人同耕田,同食、同衣、同钱”。 - 理想主义。
孙中山:“驱逐鞑靼,恢复中华;建立中华民国,平地权”。和平实现土地改革——空谈。
第三课 土地改革(1950年-1952年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施情况
一、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地主平均拥有的土地是贫农和劳工的20至30倍。
地主和农民的土地持有情况比较
2、土地改革的原因:
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②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四、(一)颁布日期:1950年
(二)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个人私有)
(三)宗旨:①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开辟新中国工业化道路; ②巩固新人民政权。
(四)土地改革的形式: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无地农民,也分给地主。
(五)特点:政治上保全富农经济,中和富农。
4、土地改革成果:约3亿失地农民分得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农具、牲畜、房屋。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中国大陆的土地改革已基本完成。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①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②农民站起来,成为土地的主人。
③巩固人民政权。
④解放农村生产力土地政策历史,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建设创造条件。
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
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变化有何影响?
启示:实事求是土地政策历史,因地制宜。一切经济发展都要立足实际;生产力必须适应生产关系。
4、思维误区警告:
了解面积:对于土改前后的土地权属认识模糊。
警告:土地所有权问题是相对抽象的。分析时很容易混淆个人、集体和国家。历史上的土地问题常常与现实的土地问题发生冲突。注重把握不同历史阶段的土地权属问题。现在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但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运动将土地所有权从地主阶级转移到了农民手中。
例:建国初期,我国广大农民获得的最重要的权利就是土地权()
一个。使用权 B.管理权C.经营权D.所有权
分析:1950年至1952年土地改革期间,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因此正确答案是D。
五、中考题型分析
例: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身成为土地所有者,主要是因为( )
一个。完成土地改革 B. 实现农业合作
C.发动“大跃进”运动,发动人民公社运动
分析:问题的关键词是“农民翻身成为土地所有者”。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新解放区近3亿失地或失地农民获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因此正确答案是A。
6. 现场测试:
1、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度()
A.“共同计划”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宪法》
2.中国大陆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于( )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底 D.1953年
3、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含义的是( )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得以快速发展
③ 土地公有制确立 ④ 农民上缴土地,成为土地所有者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伯伯看着自己刚刚分配的土地,激动得热泪盈眶。请告诉我,这种情况的出现与以下哪个选项直接相关( )
一个。实行土地改革B.捣毁“四人帮”
C.实行改革开放 D.镇压反革命
5、新中国实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一个。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B. 广大农民渴望获得土地
C.地主、富农剥削、压迫农民
D.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政策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一个。落实农民土地所有制
B. 土地改革将在全国分批进行
C.没收地主的土地 D. 地主不能分割田地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