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广州12月17日成功出让4宗番禺宅地 总揽金34.88亿元 绿城万科竞得地块详情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44 | 时间:2024-12-18 14:04:29

12月17日,广州市成功出让4块住宅用地,全部位于番禺区,总金额34.88亿元,总出让面积20.8万平方米。

其中,备受关注的市桥街中银大厦南侧地块,绿城经过两轮竞价以约5.08亿元拿下,相当于楼面价约每平方米17000元(不含配套建筑件)。保费率为2%。这也是绿城今年在广州拿下的第二块地块。

此外,番禺区南站商务区三幅土地被万科以总价约28.8亿元拿下,折合楼面价约每平方米11000-13000元(不含配套建筑部分) 。这三块地块的挂牌,是政府与万科广佛基于南站片区高定位,共同打造的低效存量土地盘活创新试点。

据克而瑞统计,12月份截至目前,广州累计出让住房相关土地出让金18宗,总成交金额超过163亿元。

绿城再次拿地

番禺区市桥街道中银大厦南侧用地位于番禺区番禺大道南以西、东兴路南侧。距番禺广场约500米,3号线、18、22号地铁站交汇处,交通可达性高。紧邻番禺区政府,周边有中银大厦、中信银行、浙商银行、万联证券等金融企业。还有永旺梦乐城、吉盛万科利、万科中央公园等丰富的商业设施,以及在建的260米长的高盛湾区中心等大型商业综合体。

该地块近期由与商业用地兼容的商业用地(B2/B1)调整为二类住宅用地(R2),建成面积30064.47万平方米。虽然土地面积不大,但新产品具有一定的优势。不仅对住宅外立面提出明确要求,还明确规定阳台等半开放空间比例可提高至计算面积的25%。同时,出让公告中指出,该地块鼓励地铁入口与商业裙房一体化设计。

二手房方面,克而瑞数据监测显示,地块周边多为旧楼盘二手项目,积累了大量置换需求。一年来,累计销售二手房752套,潜在置换需求明显。

这也是绿城今年在广州拿下的第二块地块。 12月5日,绿城以总价24.164亿元成功拿下海珠区地块,并于12月12日正式开工。该地块位于广州第二中轴线南端,中大国际内创新生态谷。毗邻地铁2号线与广佛线交汇处的南洲站。南侧拥有罕见的滨水景观,距珠江后方通航约直线距离。 1.3公里。范围内有孙中山纪念医院(三级甲等)、海珠市灯塔以及多个城市公园。社区内将建设一所24个班的小学,并确定由省级广州市五中教育集团负责。

随着房地产市场逐步复苏,绿城加快了核心城市的土地补充。 11月5日,绿城以最高限价51.75亿元拿下北京市海淀区功德寺棚户区改造项目HD-GDS-001地块,溢价15%。过去6个月,绿城已陆续拿下江、浙、沪全部顶级地块,总成本超过113亿元。

机构数据显示,绿城1-11月新增土地价值958亿元,位居行业第四。

万科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

除了绿城之外,万科地产也长期出现在广州土地拍卖市场。 17日,万科广佛公司低价拿下广州南站商圈三幅住宅用地。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除住宅开发外,还需配备一所幼儿园和一所36班的九年制学校。

此次挂牌的南站商圈三幅地块,原位于南站万科中心项目内。该项目由万科广佛公司于2011年与片区石壁一村、石壁四村合作开发。由15块地块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26万平方米,约占南站核心面积的1/4;后续由于轨道交通建设等客观原因,部分预留地块不具备开发资格。

记者了解到,这三块地块的挂牌,是政府立足南站片区高定位,与万科广佛共同打造的盘活低效存量土地的创新试点项目。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收购、储存、储存等方式,增加南站片区多元化用地空间,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有效补充片区稀缺的住宅供应和教育资源,提升南站商圈的住宅属性。优化规划然后转移。为当地村庄安置房交付提供资金支持,实现各方共赢。

国务院新闻办10月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多措并举支持盘活存量土地,有效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1月,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回收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通知》,为各地启动存量闲置土地回收收购提供政策指导和工作依据。

万科广佛公司表示,本次拿地也将缓解该地区居住、教育、商业配套功能稀缺的问题。下一步,将继续发挥大型综合住宅开发优势,以广阔的整体开发思路,继续打造火车南站核心。区。

中国指数研究院华南分院分析师杨勇军认为,目前周边在售项目均价约为35000-40000元/㎡。预计万科项目入市后将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该地块的成功出让,预计将增加片区居住人口,并通过建设幼儿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弥补片区教育短板,促进“站—站”。广州南站周边地区“城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强化广州南站核心交通枢纽功能。

广东省城市规划研究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玉佳认为,南站片区作为广州市重点商务区,地处大湾区核心区,极具发展潜力。便利的交通、密集的总部企业以及主要消费群体将成为广州超溢的购房潜力。等大湾区商界人士,结合公寓设计标准新规以及参与前期土地整理,预计楼面价/房价控制在50%以内,项目利润率高肯定。

热点城市当地拍卖市场活跃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辉近日表示,在各项政策影响下,11月份房地产市场出现更多积极变化,市场信心提振,回暖势头增强。企稳跌幅加大。预计后期趋势将继续向好。

得益于销售市场的表现,热点城市当地的拍卖市场也变得活跃。据机构统计,11月份,成交总价超过10亿元的高价地块中,有20块地块溢价率高于15%。

例如,11月6日和11月15日,成都高新区贵溪街道和锦江区柳江街道两地块溢价率分别为46.1%和44.4%; 11月15日、11月20日,杭州体育博彩萧山奥园、上城城东新城、西湖之江度假区等三地块溢价率均在30%以上; 11月27日,上海浦东新阳寺地块达到停牌价,进入“高质量建设”阶段(溢价率达40.4%)。

此外,北京、深圳住宅用地出让价格也创下历史新高。 11月29日,北京酒仙桥1019-0014等三幅地块成交总价达153.3亿元,被中海收购。 12月12日,丰台区万泉寺村棚户区改造土地开发项目FT00-0613-0024地块R2二级住宅用地再次被中海集团以底价110.54亿元拿下。

在深圳,12月2日,深圳2024年下半年第四块住宅用地——位于南山区粤海街道的T107-0107地块正式出让。该地块位于深圳后海金融总部基地,建筑面积约26.3万平方米,起拍价126.5亿元。经过招商局与华润中海近300轮竞价,华润中海最终以185.12亿元的价格中标。成交均价70388元/㎡,溢价率46.3%。该地块成交价格刷新了深圳住宅用地成交史上TOP1的位置。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年末各地土地拍卖活跃频现,且多为高价地王。这也说明年底各地土地供应质量较好,客观上促进了房地产企业积极拿地。同时,也为年底土地出让金收入增加带来良好机遇。

民企、混合型房企释放积极信号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1-11月房地产百强企业拿地总额7431.8亿元,比1-10月下降7.1个百分点。 9月底以来,一线城市陆续优化一系列购房政策,市场活跃度保持较高水平,带动土地市场持续活跃。

从类别来看,央企、国企和地方国资仍是主体,民企主要补充重点领域土地储备深耕。例如,滨江集团聚焦杭州,在杭州拿地数量排名第一。金鸡地产、润大丰滨江等区域性房企正在深耕重点城市,增加土地储备。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出现一些民企高溢价拿地的积极信号。 11月20日,杭州三处住宅溢价出售,成交总金额51.37亿元。其中,最受关注的萧山奥体博览中心单元地块被滨江集团以39.54亿元拿下。成交价格为48186元/㎡,溢价率为33.85%,位居杭州住宅用地成交价格第二位。

12月5日,广州两块住宅用地成功出让。此次,两块地块分别由民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拿下。其中,番禺区洛浦街道新光高速以东地块由南通雅伦拿下,折合楼面价约14691元/㎡。据了解,未来将引入龙湖地产参与合作开发;海珠区客运站用地地块第一块地块被绿城中国综合体拿下,折合楼面价约3.38万元/㎡。

对此,广东省城市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玉佳认为,民企拿地是土地市场向好的信号之一,这意味着土地市场已经最近开始触底。当然,在土地出让领域,政府在建筑设计标准方面给予开发商利润,为新产品创造需求空间。这是民营企业拿地的直接原因。同时,中心区以前土地供应量相对较少,现在改善性需求集中爆发,这也带来了一定的销售业绩预期。

克而瑞数据显示,前11个月的投资企业中,虽然只有17家民营企业,但成都、杭州、西安、合肥等城市都出现了民营企业高溢价投资土地,但总价大多控制在10亿。元以下。

与此同时,房地产企业融资也持续回暖。例如,11月,共有5家民营及混合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完成信用债发行,分别是新城控股、绿城、美的地产、新希望、滨江集团。总发行金额46.3亿元,为2024年发行金额最高月份。

采写:南渡湾财经报记者 王艳玲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