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胎政策下月嫂需求激增,家政行业乱象与未来转型探讨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73 | 时间:2024-12-27 22:08:20本文摘要:随着国家放开三胎政策,社会对月子保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以月子保姆服务为代表的家政服务行业成为热门话题。然而,随着资本的涌入,整个行业开始频繁出现乱象。家政公司与顾客之间的信任开始崩溃。家政行业未来的发展还存在各种问题需要解决。
1、“嫂子难找”,家政服务业现供不应求
2、万亿市场鱼龙混杂,家政行业乱象频发。
3、家政公司未来该如何转型升级?
近年来,国内家政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0年,国内家政服务市场规模从原来的1600亿增长到5127亿,且增速还在不断提高。
作为国内最大的家政服务公司,天鹅之家近年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北京市朝阳区家政公司,且亏损缺口逐渐加大。此外,各地不少中小型家政服务公司也因各种经营不善、顾客投诉等原因而倒闭。
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何走在前列的家政服务业仍面临如此困境?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探究。
“嫂子难找”,家政服务业现供不应求
近日,“月嫂平均月薪1.5万元”的话题成为热搜话题。不知不觉中,月子保姆已经成为一项高薪工作,原本不起眼的家政行业也逐渐成为一种新潮流。
尽管近年来生育率下降,但月子保姆、育儿保姆等家政服务人员的市场需求不降反升。这主要是由于新一代父母缺乏育儿知识。
此外,经济发展带动的育儿观念的变化也是重要原因。与仅依靠经验照顾宝宝的传统保姆相比,当前新一代父母更青睐在营养保健、行为训练、智力开发、体育锻炼等方面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专业保姆。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月嫂需求量高达400万,但在岗月嫂人数仅有100万。此外,在供大于求的同时,标准又较高,加剧了供需失衡。据悉,一线城市在职月嫂供需缺口约为6.8万至8.5万,家庭月嫂缺口高达30%至50%,就业困难很多家庭都找保姆。如此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下,月嫂、育儿保姆的工资自然居高不下。
“找了两天也没找到,人家都是提前一个月预约的,最后一刻预约的话,恐怕就找不到优质的了。”刚刚当爸爸的吴先生每天奔波于各个家居公司,但还是找不到。合适的月嫂。
“嫂子难”现象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和家政行业尚未开发的需求。据统计,月嫂行业年交易额高达200万,是十年前的12倍。值得注意的是,每年都会有很多订单因为供过于求而流失。毫无疑问,家政行业的崛起并不意外。巨大的需求缺口将持续推动家政行业走高。专家预计,2026年,月嫂订单量将达到1000万至1200万份,行业规模将扩大7倍。中国至少需要200万月嫂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养老压力激增也导致不少家庭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旺盛。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近2.64亿,老年人口比例已达近25%。据统计,2018年,北京超过600万户家庭中,有200万户需要家政服务。面对如此庞大的客户群市场,国家发改委社会事务司副司长郝福清这样形容家政行业:需求在扩散,供给却跟不上。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加快健康、养老、养老等服务业发展提出了儿童保育、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管理等领域。家政阿姨的需求这么大,本质上是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这也对家政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照顾日常生活,还要集疗养、护理、保健于一体。
需求稳步增长,政策利好,家政行业天时地利大放异彩,月嫂已成为行业抢手货。
在诸多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北京市朝阳区家政公司,家政服务业被贴上了朝阳产业的标签,家政企业似乎已经迎来了它的时代。
家政市场的“内忧”与“外患”
2012年至2020年,国内家政服务市场规模从原来的1600亿增长到5127亿。作为中国最大的领先家政服务公司,天鹅之家多年来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2021年3月31日,天鹅到家注册用户超过1600万,服务用户超过420万。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末,天鹅到家平台的GTV(总交易额)达到88.28亿元人民币(13.53亿美元),超过同行业第2至第5名的总和!
但没想到,这位家政领头羊的生活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轻松。
数据显示,天鹅家居2018年至2020年营收总计17.21亿元,但同期净亏损却高达18.2亿元。公司营收逐年增长的同时,亏损缺口也在逐渐加大。
如此巨大的需求市场,为何家政龙头企业仍难以盈利?
首先,天鹅之家的运营模式存在严重问题。家政连接着用户和工作人员,是一项“人与人”的事业。最重要的核心是保证家政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来获客。
然而,天鹅之家的业务核心并不是服务质量。它在营销和广告上投入大量资金,依靠压倒性的宣传来抢占市场份额并获取客户。
从2018年到2020年短短两年时间里,天鹅家居总共花费了13.83亿元的营销费用,而同期的营收仅为17.21亿元。由于营销投入巨大,天鹅之家无暇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这损害了公司形象。
在新浪黑猫投诉平台上,天鹅到家一个月内收到投诉1571起。投诉大部分涉及服务不到位、服务态度差、客服虚假销售等问题。
虽然营销投入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用户数量,但当大众受众回归理性、家政服务质量差的问题暴露出来时,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
这不仅仅是天鹅之家的问题,也是整个家政服务行业的通病。
目前,国内家政服务业的主体是小型企业,约占78%。小企业资金短缺,大多只想顺势“挖金”,对家政工的服务质量极不重视。近年来,制作假证、乱贴标签、无证作业等恶性事件层出不穷;甚至有一些“保姆”直接索要老人的财产,其边缘行为简直不堪入目。
2021年,央视还曝光了月嫂行业的乱象:月嫂不需要经过培训、持证上岗。他们只需要缴纳一定的管理费,并保留身份证即可上班。在很多地方,保姆、月子保姆甚至只需支付几百块钱就可以得到一家公司。自己出具的“证书”。
行业监管不严引发的种种乱象,削弱了消费者对家政行业的信心和期望,堪称“内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堪称“外来入侵”。
与2019年相比,2020年中国GDP增速大幅下降:从6%降至2.3%。此前2017年和2018年的增速分别为7%和6.9%,可见疫情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有多大。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让很多实体经济无法继续运转,就业机会减少,更多人闲在家里,有时间做家务;与此同时,即使是那些还在工作的人也更愿意存钱来应对未知的风险。毕竟家政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最后,大家担心家政人员携带病毒,给家人带来不应有的灾难。
以上很多原因都会导致一种现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疫情角度来看,这种选择似乎都是最优方案。此外,家政行业的种种乱象严重削弱了消费者对行业的信心,人们更加不愿意聘请家政人员。
数据显示,天鹅到家2020年家居服务交易量为448万笔,交易消费者数量为107万,较2019年分别下降34.7%和15.7%。
天鹅到家之所以连续三年亏损,既有天鹅到家“自作自受”的运营模式,也有疫情的影响,这是时代的悲剧。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家政行业如今却因内忧外患而陷入困境。
家政公司未来该如何转型升级?
尽管疫情给家政行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但家政市场仍然拥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仅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家政平台月活跃用户数就达到2919万。未来,随着政策法规的逐步出台,家政服务行业必将发生大洗牌,行业趋势将日趋专业化、规范化。
经过一系列“丑闻”后,一些老用户开始对家政服务行业持保守观望态度。家政服务业想要重拾消费者信心,首先必须回归家政服务业的核心——服务。为此,家政公司需要加大对家政服务人员培训的投入,保证家政服务人员的素质,同时保证交易的售后服务。他们必须参与到每一个服务流程中,用服务质量来重新赢得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
正如业内人士所言:“平台以成本优化、效益最大化为目的,只充当线上信息的牵线搭桥,并没有深度参与线下的服务人员和服务流程。这种外包核心业务模式无法改变。”否则,安全问题就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此外,家政公司应合理使用资金,改进营销方式。他们不应该仅仅依靠营销来获取客户。同时,还应简化冗余环节,直接与员工、客户对接,减少不必要的流程。
最后,国内家政行业高端化、专业化、专属化趋势日益明显。家政行业种类较多,包括家政公司、保洁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等,服务行业还细分为母婴护理、保姆、月子保姆、老人护理等多种职业类型。一线城市的家政界出现了“组织者”这个新职业。在杭州,组织者的月薪基本在万元以上。
家政公司的经营要顺应这一市场趋势,使业务更加精细化、专业化,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家政服务人员,以高端品质打造家政公司品牌。
家政服务企业还应学会利用互联网数据获取信息,收集顾客喜好和喜好,解决家政服务信息不对称、来源难等问题。天鹅到家也在今年年初开始不断加大数字化力度。通过线上面谈、合同签订、售后服务以及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全闭环,克服了家政信息不对称的制约。
家政企业需要立足于社会、立足于人,摆脱对营销的依赖,找到能够同时兼顾两个轨道的商业模式。只有以人为本,把客户需求放在第一位,家政企业才能稳步抓住机遇,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