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启动中职双优计划,重点支持县域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养老、家政等民生紧缺专业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61 | 时间:2025-01-02 14:05:40近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对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3932号建议的回应。针对《关于推进县域中等职业教育老年服务专业建设的建议》,教育部表示将启动中等职业学校“双创计划”,重点建设一批高职院校——建设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和优质专业,重点支持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养老、家政等民生急需专业。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和人口老龄化的深入,消费者对居家护理、康复护理、婴幼儿护理、做饭清洁等家庭护理服务的需求稳步增长。护理和居家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而相关专业人员的培养则相对滞后。相关数据显示,预计2023年中国家政服务市场规模将增至1.16万亿元,还存在约2000万人的缺口。在传统观念中,家政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业者的工资并不高。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对家政服务的品质和专业性提出要求,优秀的家政从业人员已成为稀缺资源。支持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养老、家政等民生急需专业,既是满足家政服务人才需求的重中之重,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市场有需求,学校自然会围绕市场运转。养老、家政等专业的设置可以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新的增长点。
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养老、家政等民生急需专业的设立,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为中职学生提供更多就业选择。同时,这些专业人才也能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稳定的人才支撑。
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开设养老、家政等紧缺专业,可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这些专业的设立需要相应的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和实践机会。可以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实训和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可以与相关行业、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产学研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性。
提高行业服务质量。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开设养老、家政等专业,可以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提高养老、家政服务质量和水平。它们不仅可以满足家庭的育儿、养老需求,还可以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支撑。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通过开设养老、家政服务等紧缺专业,可以满足家庭的育儿、养老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学家政服务,可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同时,也能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增强社会责任。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开设养老、家政等紧缺专业,可以为县域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这些专业人员不仅具有专业技能,而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充分发挥中等职业学校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功能,为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促进县域可持续发展。 。
促进教育公平。开设养老、家政等紧缺专业,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选择,让一些贫困家庭和弱势群体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机会,从而促进教育公平和发展。
目前,国家层面已出台《深化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行动三年实施方案(2021-2023年)》、《关于促进家政服务进军的指导意见》等政策。 《社区》、《促进家政服务业做精做大》、《2023年工作要点》等政策,作为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前景看好,家政养老服务行业覆盖面丰富、多元化。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学家政服务,家政服务市场需求将持续加速释放。支持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养老、家政等民生紧缺专业,是有意义的、有意义的。作用也更加突出。政府、企业、社会应共同努力,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人才培养。中等职业学校要抓住这一机遇,共同推动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