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万家“小巨人”企业撬动全国逾4%技术规模授权发明专利总量超15万件
作者:admin | 分类:企业名录 | 浏览:42 | 时间:2022-10-26 16:51:11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林典驰 深圳报道
自2019年公布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来,全国共计公示9279家,实际培育8997家。专精特新企业已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排头尖兵,同时也是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近日,智慧芽旗下智慧芽创新研究中心发布《2022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创能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梳理了中国自2019年以来公示的927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数量规模与融资上市情况,并从企业整体科创能力、行业科创格局以及区域科创版图等维度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行分析。
报告显示,9279家小巨人企业约占全国企业(不含港澳台)数量的0.04%,其授权发明专利总量达15.16万件,约占全国的4.64%。智慧芽创新研究中心负责人陶栋艳表示,从技术和专利维度可发现小巨人企业呈现了少而精的特点。根据数据分析,小巨人企业数量在全国企业总量中的占比不高,但是近万家小巨人企业却贡献了全国超过百分之四的技术规模。
截至7月31日,927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专利申请量为104.43件,平均有效发明专利量为15.89件。
以2020年和2021年公开的专利申请量计算,平均每家小巨人2020年专利申请量为15.19件,2021年增长至17.97件,增速达到18.3%。
工信部《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中提到,中小企业专利申请量的年均增长目标是10%以上。对照这一目标,小巨人企业的技术规模增长表现突出,超过了工信部预设的增长目标。
为排除企业规模的影响,以人均有效发明专利数则更能准确评估一家企业的技术密集度。报告显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平均发明专利密度达到62.99件/千人。而A股上市企业的平均发明专利密度则为18.51件/千人,小巨人企业的平均发明专利密度是其3.4倍。
截至6月30日,9279家小巨人企业中,有融资经历的企业数量达到3859家,占比为41.59%;而已上市企业数量仅为646家,占比为6.96%。
从资本市场的维度,绝大多数小巨人企业选择A股上市,港交所上市仅为7家,新交所为1家。其中,A股主板上市174家,创业板上市246家,科创板上市205家,北交所上市29家。此外,还有1372家小巨人已经在新三板挂牌,占比达到14.8%。
报告指出,北交所上市企业总量尚少,但作为针对性服务新兴产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平台,具有企业锁定期短、转版路径完备等制度优势,未来将持续吸收专精特新企业、尤其是已挂牌新三板的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贡献占比有望持续扩大。
据工信部《关于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显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主导产品应符合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在四批共9279家小巨人企业中,符合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占比达到79.5%。
从技术规模角度出发,对比上市公司的平均有效发明专利量,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小巨人企业的技术规模最接近上市公司水平,达到八成以上;从区域维度来看,江苏、北京、上海的小巨人企业科创能力表现突出,其平均有效发明专利量达到近2倍于全国平均水平。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