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溢购房需求:花桥双城生活通勤挑战与环沪置业选择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30 | 时间:2025-01-17 08:12:15(文/编辑张宇/马媛媛)早上7:00起床双城二手房出售信息,洗漱完毕叫醒熟睡的孩子,匆匆吃完早餐,骑着自行车去地铁站。如果幸运的话,程韵可以搭乘早上8:30的地铁前往上海市中心,并确保在上午10点之前到达单位
程韵是“住在花桥、工作在上海”这群人的典型代表。作为环上海地区的热门城市,昆山、苏州一直受到购房者的青睐,也造成了上海购房需求的溢出。作为上海超额客源的接待地,花桥是大家的首选或者说不得不选择的第一站。
然而,每天两个多小时的通勤时间,仍然让很多人感受到双城生活的无奈。在上海高房价和激烈的彩票竞争的压力下,一些人选择在花桥、昆山、太仓、嘉兴等上海周边城市购房,另一些人则选择继续租房,积蓄体力,希望有一天能买房。他们可以住在上海。安家。
不可忽视的通勤尴尬
“这不是上海,这是上海。”在花桥,随处可见的标语凸显了这座城市与上海的紧密联系。
作为全国唯一开通跨省地铁运营的地方,上海11号线在花桥区内设有3个车站。便利的交通条件是很多在上海工作的人选择暂居花桥的重要原因。然而,对于在上海市中心工作的人来说,每天漫长的通勤时间也令人尴尬。
程韵选择住在兆丰路地铁站附近,属于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距离上海仅一站地铁。程韵的工作地点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交通大学地铁站。从兆丰路到交通大学,每天单程地铁通勤时间为1小时。从地铁站到程韵住处需要15分钟车程。据此计算,她每天的通勤时间为2.5小时。
方伟也有和程韵类似的经历。方伟的工作地点在祁连山路地铁站附近。每天乘坐地铁和步行的单程通勤时间需要一个多小时。如果您开车,单程大约需要 50 分钟。不过,如果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方伟一般不会选择自己开车,因为太贵了。 “每天往返高速公路费20多元,停车费30多元,加上油费,光是开车上班一天的通勤费用就在70、80元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交通作为重要的一环,也在不断加强。
2018年11月27日,苏州轨道交通S1线正式开工建设。据悉,S1线西起苏州工业园区唯亭站,东至昆山花桥站,与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连接。
官方信息显示,目前昆山轨道交通S1线28个车站围护结构已全部合拢,全面进入车站主体施工阶段。其中,12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封顶,12座车站进入附属结构施工阶段。各车站土建施工仍在进行中。总计已完成76%。
5月27日,观察者网进行现场走访发现,规划中的S1线目前正在建设中。尽管下着雨,高大的起重机仍然在工作。地铁周边土地正处于平整阶段,部分地区出现高土丘。正在建设的S1线完全是一个地下工程,从上面看被分成小网格。更远的土地上覆盖着一层绿色的纱布。
市场逐步回归理性
谈及当初选择在花桥买房的原因,方伟坦言,是因为在上海买房需要五年的社保限制。
2016年3月25日,上海市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根据《意见》,上海严格执行住房限购政策。同样从今年开始双城二手房出售信息,非上海居民购买住房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的年限由两年调整为五年。
这一政策的出台,阻断了很多非上海本地人的购房需求,加速了上海购房需求的溢出。
2017年5月,上海出台新规整顿商业住宅项目,上海将停止审批公寓式办公项目。同时明确,对已售出但未交付入住的商业、办公项目,按照商业写字楼功能进行全面整治。不符合商务办公条件的,不得移交转让。
长达五年的住宅限购、商品房禁售,直接导致大批居住在上海的外地人陷入“居住危机”。 2016年至2017年,昆山房价暴涨,花桥楼市一片繁荣。 2017年底,方伟夫妇还跟着经纪人第一次去花桥看房。
方伟回忆,当时一套38平米的小户型售楼处挤满了人。销售人员简单地说:“近期政策出来后,价格可能会上涨,晚了就错过市场了。”很多人都一头雾水。 。方伟清楚地记得,当时售楼处门口贴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30万,在花桥拥有一个家”。当时,经纪人方伟说,“那是很久以前的价格,现在已经不是原来的价格了。”
在炒房的热闹氛围中,方伟夫妇最终花了57万元买下了这套38平方米的小商住公寓,均价近18000元/平方米。
但随后,随着相关调控政策的逐步力度,花桥楼市开始降温。
方伟告诉观察者网,该项目三期将于2020年出售,目前价格仍徘徊在60万左右。有的二手房甚至挂牌价只有30万多元,“因为买的时候太便宜了”。
花桥当地的房产经纪人铁泉坦言,几年前,他的岳父花了63万元买了一套同样大小的房子。 “还有办公费、租金,这些都是开发商的伎俩,反正他编个理由,你就得付钱。”不久前,铁拳刚刚出售了该小区的一处商业地产。该房屋成交价为34.5万元。
“还有很多房东60万以上买的,最后卖到30万以上,没办法,我手里只有这些卡,只能卖一套再买一套。我必须切断我的力量。”铁拳说道。 。
越来越多的人涌入
尽管与前几年的火爆局面相比,花桥楼市已逐渐回归理性。尽管如此,不断增加的人口涌入让这座城市感到被需要。
5月26日,观察者网来到花桥了解当地楼市。从市中心到花桥,11路地铁列车一到兆丰路,不少“正装”人群涌入,其中大部分是附近商店的中介。我一边给大家发附近楼盘的传单,一边热情地询问大家是否考虑在花桥买房。
作为11号线的首站,花桥地铁站可以明显感受到跻身全国百强县的昆山楼市的热情。观察网离开地铁站前,门口站岗的房产经纪人过来搭讪:“你是来看房的吗?”
面向花桥站出口,有一堵富有江南建筑风格的地铁出口墙。墙上贴有“江南玉石,美丽昆山”、“花桥国际商贸城,打造一个非上海”等文字介绍,并配有昆剧。独特的戏曲小众的公交站牌给花桥增添了浓郁的地域气息。
这些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外地人来到这座城市。铁泉刚在花桥买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5月19日贷款刚出来。”
2018年3月,铁拳辞去了上海的工作,开始在花桥工作。他坦言自己确实买不起上海的房子。 “在这里买房不用排挤父母,我每个月只需要还6000元左右的房贷。”铁拳首付五十万,其中借了四十六万。商业贷款106万元。他笑着说他杠杆超级多。 6月15日,铁拳需要偿还他的第一笔贷款。
我之所以这么肯定,是因为我看好华侨的未来。铁拳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小区70%以上都出租了。 “为什么小县城的房价这么低?因为人口在外流。像花桥、上海这样的城市,越来越多的人会流入这个城市,所以这个城市的房价必然会上涨。我们要卖掉我们老家的房子过来买吧,如果我这里做得不好,我就卖掉这里的房子,在一个小县城买回来。它的升值潜力比在里面大得多。一个小县城。”
另一个来这里买房的群体是银发群体。一位房产经纪人告诉观察者网,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她们原来居住的丈夫的房子被拆迁造成的。新的补偿还不够在上海买一套相对舒适的住宅,所以他们只能选择住在上海附近的花桥。退休。
不过,由于花桥没有社保,花桥当地的一位房产经纪人告诉观察者网,这群人只能通过人才编码的方式落户。 “退休后你无法进行人才编码。男性年龄限制在60岁以内,女性在55岁以内。”
如何留住人才
五年过去了,2021年,这些暂居上海的“候鸟”面临着“留在上海还是定居?”的困境。李甜和丈夫选择在离现在住处不远的地方买了一套房子。买了一套二手房,面积100平米左右。总价仅200万元以上,均价在2万元左右。
“我和丈夫商量了一下,决定不想把所有的钱都花在银行工作,也不想放弃现在的生活质量。”李天说。
但更多暂时居住在花桥的“候鸟”仍然希望有机会在上海定居。林佳去年5月购买了位于上海静安区的华润华发静安公馆项目。项目所在的新静安是上海城市规划最热门的地区之一。此前,林佳住在花桥的一个小型商住公寓项目中。
林佳这次换房子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孩子读书。 “我们借了很多钱,所以今年我几乎每天都在旅行,不敢休息。”林佳告诉观察者网,她从怀孕起就开始看房。 。生完孩子后,由于没有人照顾,林佳只能把刚出生的婴儿留在老家,让母亲照顾。 “谁不想让孩子在身边呢?我们也没有办法,只能这么做。”
未来,方伟表示会考虑在上海买房。 “我的工作和朋友都在上海,以后肯定会考虑在上海买房,能进去就尽量进去。”铁拳也承认,如果有能力的话,一定会选择在上海买房。 “买你能力范围内最好的房子。”
如何留住高素质人才也是华侨面临的难题。今年3月,昆山在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发展大会上发布了“人才科技创新政策4.0版”。该政策旨在打造人才集聚、产业与人才融合、平台赋能、人才服务“四大高地”。共制定了20条措施。其中,头岩拔尖人才可获得最高2亿元的支持,双创高层次人才可获得最高5000万元的支持。
去年3月,苏州出台新的人才政策。全日制本科生可直接落户本市,大学生缴纳6个月社保后可落户本市。昆山也在实施范围之内。
每天通勤三到四个小时意味着每年要花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在路上。这些“职业候鸟”中,有的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计划未来几年在上海定居、置业;有的则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其他人则退而求其次,选择留在花桥。他们对自己和华侨的未来感到乐观。
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宏伟表示,花桥、太仓、东莞、惠州等核心城市周边的卫星城市很大程度上已成为核心城市新工薪阶层的首选购房基地。近年来,国家层面也加快了城镇化步伐。尤其是中小城市落户门槛基本为零。市层面也为人才引进提供了诸多相关优惠政策。
宋宏伟直言,尽管如此,大多数人才仍然无法留在这些城市。主要原因是缺乏就业机会和相关配套设施。目前的状况很难改变,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核心城市与卫星城市的产业协同,引导部分协同产业进入卫星城市。例如,华为将部分工厂迁往东莞,直接带动相关人才进城。城市。然而,并非所有核心城市都愿意搬迁这些产业。其次,卫星城市要加快产业升级。一些人才之所以不去这些城市,是因为没有与他们的工作技能相匹配的工作和机会。最后,要为人才长期居住居住提供医疗、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相关便利条件。
(注:本文中程韵、李天、林佳、方伟、铁拳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