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质量检测手段与实施措施:从开工到完工的全过程质量检测指南
作者:admin | 分类:装修建材 | 浏览:22 | 时间:2025-01-19 23:03:49精装修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第一节 施工质量检验方法
根据本项目的质量要求和质量保证体系制定的相应实施措施装修材料保证措施,创优工作组将
核心是在实际施工操作过程中建立本项目的质量检验方法和体系,强调“以人为本”和“以预测为基础”
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依据国家现行施工技术、质量验收程序和规范,从投入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入手
从开工到施工过程中各个分项的质量检验直至施工结束,均在现场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检验。
一、现场质量检验内容
(一)开工前检查,即检查工程是否具备开工条件以及开工后能否保证工作。
工艺质量。
(2)工艺交接时的质量检查,即本项目及所有隐藏项目的重要工序,
在自检、互检符合质量标准的基础上,组织施工单位和监理专职质量人员进行过程交接检查
检查和隐蔽验收工作。
(三)隐蔽工程质量检查及验收。所有隐蔽工程必须经过检查、认证后方可实施
继续施工,如对本工程悬吊平屋面前龙骨标高、间距进行质量检查。
(4)各分项、分工程的质量检查,即对施工过程中的各分项、分工程进行质量检查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评估。
(5)工程竣工产品防护检查,即检查成品是否有防护措施,或者如何防护
可靠吗?
2、一般质量检验方法
(1)目视检查法:即根据质量标准对外观进行目视检查或触摸、敲击,可通过看、摸、敲击、拍照等方法进行检查
四种手段。工程过程中可触摸油漆的平整度、墙面等装饰面层是否剥落、是否光滑等。
方法检测;通过敲击声音和声音的虚实来判断瓷砖单板是否有空鼓;对于难以看到的地方
可以用镜子或灯光来检测瓷砖颜色是否一致:油漆颜色是否均匀,
是否有漏底或掉落现象?地面花卉装饰是否摆放正确?
(2)隔片纵横是否平直可通过目视判断。
(3)实测法:即将实测数据与施工规范、质量标准规定的允许偏差进行比较
检测方法。可采用四种方法:靠、举、测、定。其中,最重要的是用尺子和塞尺检查墙壁。
表面、地板、屋顶的平整度;吊装方法采用托板和线锤检查垂直度;测量是使用测量工具和仪表完成的。
使用测量仪器检查截面尺寸、轴线、标高、湿度、温度等偏差;套筒为方尺,辅以插头。
尺子检查,如阴阳角的垂直度、踢脚线的垂直度等。
(4)检验检测:即通过检测来判断质量的检验方法。例子
例如,使用经纬仪测量轴线;用水平仪来测量水平;使用木材水分含量计来测量木材。
水分含量测定;使用干漆膜测厚仪测量油漆涂层;使用直尺和塞尺测量墙壁的垂直度
和平整度。并用小锤子检查外壳或鼓是否有剥落等情况。
(4)全面质量管理工具应用方法:采用直方图、控制图等全面质量管理
利用矩阵或方差分析等工具和数学模型对下游质量进行统计、计算和管理。
3、现场质量检验方法
(详情见下表)
25
现场质量检验方法
试验机名称
设备图片
型号规格
机械设备应用
评论
激光线投影仪
EK-468G
制作十字准线寻找水平和垂直,辅助定位,如:寻找地板水平线,控制
水泥砂浆的厚度;铺设墙砖时更容易定位;使用垂直线投射到天花板,
协助建筑工人安装天花照明;以及综合布线
工程等
自动水准仪
用于墙面装饰时控制水平线
数显卡尺
BK-
用于测量长度、内外径和深度,常用于安装
26
试验机名称
设备图片
型号规格
机械设备应用
评论
涂层测厚仪
6000型
检测金属表面涂层厚度及管道检查
激光测距仪
DLE40
测量水平和垂直距离
垂直检测尺
2000*55*25
阴阳角、固定家具、装饰造型的垂直度检测
对角检测尺
970*22*13
检查垂直度,保证门窗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27
试验机名称
设备图片
型号规格
机械设备应用
评论
内外直角检测尺
200*130
阴阳角垂直度检测
楔形塞尺
150*15*17
检查墙拼接块之间的水平度
百格
240*115*3
专门用于检测砌体砂浆饱满度
检测镜
105*65*11
检查详细结构和隐藏区域是否存在缺陷,以便予以纠正。
鼓锤
25G
检查墙地砖空鼓情况
28
试验机名称
设备图片
型号规格
机械设备应用
评论
钢针锤
10G
检查马赛克墙的空鼓程度
焊接检验尺
HJC-60
测量焊接件坡口角度、焊缝宽度、高度、焊接间隙,保证钢架基层
焊接质量
29
第二节 工程质量管理规则
一、本项目质量目标
国家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2.质量管理原则
对于建设项目,质量控制是为了确保合同和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
一系列检测监测措施、手段和方法。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
积分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
建筑产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使用寿命较长。工程质量是百年工程,直接关系群众。
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自始至终应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质量方针。
数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2、以人为本
人是品质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
本质、创造力,增强人的责任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提高人的素质,避免人的错误,
人的工作质量保证了过程的质量和项目的质量。
3、注重预防
“预防为主”,就是由事后质量检查转向工程质量和过程质量检查。
对中间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检验。是保障工程建设的有效措施。
4、严守质量标准,严格检验,让数据说话。
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标尺,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产品质量与品质一致
标准必须经过严格检验,让数据说话。
5、实行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
各级质量管理人员处理质量问题时,应当尊重客观事实,科学、诚信、公正。
为人正直,不偏不倚;遵纪守法,杜绝不正之风;既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秉公办事,又要谦虚、谨慎、务实。
求真务实,以理服人,热心帮助。
30
3、质量保证体系
为使该项目达到质量要求,我公司在项目招投标阶段、开工前现场准备、综合拼装等方面开展了各项工作。
维修阶段、竣工验收和交付阶段将完成以下工作:
3.1 成立领导小组
自项目招标开始以来,公司设立了分管施工的副总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项目经理为副组长。
团队领导者,一个包括项目经理在内的创造卓越的领导团队。实行班组长巡视、副班长、班子成员值班制度。
该项目已得到全面管理。项目团队组建时,任命一名具有多年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作为项目负责人。
3.2 认真做好施工技术准备
(1)熟悉、审图:在看图的过程中,了解绘图方法,纠正图中的矛盾和不一致的地方。
一切合理的问题以及实际施工中难以达成的问题都与设计师进行协商,最终达成共识。
施工应严格按照图纸进行。
(2)收集信息“不仅需要从现有的图纸、说明书等文件中了解项目的施工要求,还需要了解项目的施工要求。
还需对现场情况进行实地勘察,了解场地标高、规模、环境、气象数据、建筑主体特征等。
施工质量、空间结构特征和当地材料资源供应条件为制定可行的施工组织提供了依据。
设计提供第一手信息。
(3)根据规模、特点、工期等,编制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等因素,编制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经业主同意后组织实施
建造。
(4)施工预算的编制:为了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消耗和成本支出,将工程分为几个部分
工程量及工料消耗定额实行定额征收和班组核算。但为了创造精益求精,在选材和档次上
公司会照顾团队的选拔,用人单位也会适当放宽。最后根据拟采取的技术和组织措施进行编制。
编制准确的施工预算。
3.3认真做好施工各项准备工作
(一)准确进行建设项目的工程测量、定位和布局,设定永久坐标,掌握全局
空间强度。
(2)认真清理施工场地,保证水、电、路等必要的运行条件。
做好充分准备。
(3)施工机械和材料必须准备齐全: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公司必须
31
我们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将所需的施工机具按时运到现场,并派维修人员到现场检查,确保其完好和使用。
速度。要尽快确认物资供应,严把质量关,按时按量进入市场。
3.4做好项目建设管理
(1)建立施工调度组织:工程由公司副总经理直接调度,工程所需材料和人员由公司副总经理直接调度
力量、机具、车辆由公司统一调度,项目经理负责调度、协调、正确指挥施工现场的日常工作。
并组织建设中各环节、专业、工种之间的协作配合。监督检查规划和工程合同的执行情况
及时全面掌握施工进度,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克服薄弱环节。
补齐薄弱环节,促进人力物力综合平衡。为此,将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2)实行现场会议:每天下班前在施工现场与班组长召开会议,及时反馈意见
进度和质量问题,以便质量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和解决。
(3)建立调度值班制度:施工现场主管或其指派的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有效组织人员
调度,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各专业建立了值班制度,经常检查施工状况和计划完成情况
检查调度会议决策的执行情况,如实填写施工调度日记,记录当班期间发生的情况及处理情况。
合理的问题。
(4)实行调度汇报制度:为了使领导和上级调度员能够及时了解情况,所有专业调度员
及时向项目管理部主管或协调员报告每天发生的较重大问题和基本生产情况
以便掌握情况、指导建设。
(5)建立调度会议制度:为了了解情况、协调工作,项目管理部每周召开调度会议
公司每周召开各部门、部门调试会议。解决单位工程专业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问题。
3.5加强生产要素管理
(1)劳动力管理:为了创造卓越,需要制定劳动力利用计划,合理使用劳动力,提高劳动力利用效率。
劳动组织,完善分工协作关系,挖掘劳动潜力,建立健全劳动定额管理制度,
确定合理的定额水平,对关键岗位实行计分制,即计时工,并合理实行工资制度,实行优质低价,明确
正确的奖惩制度。当出现质量问题时,不仅要处理当事人,班长、专业工长,甚至施工现场也要处理。
所有管理人员。
(2) 物资管理:由于物资供应是多渠道、多方式、多来源的,额外的物资
现场物料管理的复杂性在于:首先,所有进入现场的物料都必须与其他物料进行比较,以确保质量。
必须有材质证明和检测报告,不合格的产品不予退换,并对买家进行处罚。第二,
32
做好物资到货计划,减少储存和多次搬运,减少物资损坏等。三、做好现场物资管理、班组管理
收集物资有限额,严禁随地堆放。边角料、落灰应及时回收,确保工作完成后现场清理干净。物资周转也要加强。
管理,第四,保护成品,防止丢失和损坏。
(3)机械设备及刀具管理:正确选用、合理搭配机械设备,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
维护和保养可确保加工精度并提高机器的完整性和利用率。
3.6 落实项目质量管理措施
(一)端正指导思想,及时纠正片面追求产值和数量而忽视工程质量的倾向。
(二)加强施工全过程各要素管理,完善原材料检测、隐蔽工程验收、选用施工材料
材料入库时必须对材料和施工队伍进行严格检查和验收。缺乏流程交接、缺乏技术数据并不能说明项目的质量。
在此情况下,将不接受下一步处理。班组要实行自查自控,实行工资专项检查、领取、发放制度。
充分发挥质量检验权威,控制项目工程质量。
(三)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技术素质。组织员工学习国家颁布的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
检查考核标准和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定和规范施工,同时积极推进技术改造和采用
采用先进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提高作业水平,攻克长期存在的质量通病。
4、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一)教育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
参与本工程施工的所有员工必须认真学习施工规范、规则、规定和投标审查,熟悉施工程序
和质量要求,了解项目特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二)坚持质量标准,实施质量策划体系
坚持各项质量标准,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验收规范,认真落实质量方针和目标,积极发展
展示并制定最佳规划,以确保实现该项目的质量目标。
(三)审图制度
1、项目部总工程师收到设计图纸后装修材料保证措施,组织相关技术和质量管理人员认真熟悉施工。
检查和审查绘图区的组织和建设。
2、各工区应进行施工底稿,了解设计意图,确保施工设计图纸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施工图
联合评审无误后,方可送交各施工图的验证和完善工作。如发现缺陷,应及时报告项目部和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反馈信息且图纸未经审核签字确认的,不予开工。
使用。
33
3、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报送审查确认后,工区负责工程师组织全体人员认真研究。
确定质量监控重点部位和监控点,并根据施工任务进行划分。各分公司负责工程师负责
所负责的工程任务应逐项以书面形式向工作班组进行审查和审核,技术落实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技术指导。
(四)技术公开制度
管理部门公开负责人为图纸联合审核负责人。信息披露负责人应当准备信息披露文件和资料以及必要的信息
图表应完整、信息完整、解释清楚;接收人应当透彻了解披露内容和施工操作方法。技术简报
认真填写披露记录,所有参与披露的人员必须一一签字。因交接不明确造成质量事故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会员的职责。
(5)测量审核制度
1、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坚持施工计量审核制度。每个工作区均设有配备专职测量员的现场测量团队
定量工程师和测量员使用精密电线网络来控制管段内的桥梁和涵洞施工,以确保准确的建筑物定位。
2、现场工程测量坚持闭门评审和移交测量评审制度,测量放样数据必须由技术师傅提交。
经监理人员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
3、测量记录必须真实、干净、规范,测量误差必须在规范的允许范围内。测量,
计算、复核人员必须在计量记录簿上签字。
(6) 来料检验系统
一、工程材料、设备、构件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2、物资部门应按计划及时、优质供应物资。物料需求计划包括总需求
计划、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度计划、十日计划,并履行审批程序。
3、材料仓库的位置有利于材料的存取和储存,并防火、防水、防盗、防风、防变质。
要求。
4、进场物料应有生产厂家出具的物料证明(包括厂名、品种、生产日期、出厂编号)。
编号、测试数据)和工厂证书。根据相关质量标准,材料的外观、尺寸、性能、数量
检查并接受数量。按标准检定规定的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和方法、取样地点进行取样
操作方法应符合要求,样品质量应能代表该批物料的质量。如果需要见证采样,
监理工程师将到场见证。对于检验结果合格的材料,必须制作相应的验收记录和标签。
材料应及时更换或退回,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
5、各种设备及部件应按照供应商提供的技术说明书和质量保证文件进行开箱检查。
34
经检查验收,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应予以更换或处理,直至合格。
六、进口材料、设备的验收按照项目所在国相关法律法规办理。
七、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应当有可靠的技术鉴定、产品质量标准、使用标准。
使用说明和操作流程要求,以及相关的测试和实际应用报告。新材料的使用应经过设计、监督、
建设单位批准的,应当履行书面审批手续。只有通过检验的新材料才能在工程中使用。没有
不得使用符合质量标准或无法证明其质量可接受的材料。
8、测量设备必须定期由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检验,以保证测量所需的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