鲅鱼圈区增进民生福祉,打造高品质服务保障体系,构建幸福鲅鱼圈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16 | 时间:2025-02-11 14:06:14来源: Power
营口市鲅鱼圈区以改善民生福祉为根本追求,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体现在民生福祉的改善上,实现城乡垃圾清运处理全覆盖,改造农村厕所3992个;修复改造提升16个村社区党组织岗位;147个重点难点问题如搬迁、冬季供暖、物业管理、房产证办理等问题都解决了;投入巨资建设幼儿园、九年制学校和高中;洪海河、二道河、沙河等主要标志性河流将集中整治,保护青山绿水......这片肥沃的土壤
鲅鱼圈区持续构建优质民生服务保障体系,打造幸福鲅鱼圈,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同时也能触及到与自身幸福指数息息相关的民生温度。
做好触手可及的民生福祉
春节前的鲭鱼圈,灯火通明,欢乐盎然。
生活在鲅鱼圈就是幸福,而幸福来自于人们生活的温度点点滴滴地聚集起来。
在芦屯镇和店村,村民徐宽平感到高兴,不仅因为政府给他家安装了冲水马桶,还因为他出门看到的美丽村庄而感到高兴。在整洁的乡村道路上,绿色的垃圾桶非常醒目。村干部告诉记者,只要村民把生活垃圾放进家门口的小桶里,就会有环卫工人把它们收集到村里封闭的垃圾桶里,由环卫部门负责统一清扫和处理。过去的垃圾和恶臭场景永远不会被......再
如今的鲅鱼圈,已经实现了城乡垃圾清运全覆盖,过去堵塞河流的垃圾不见了,臭气熏天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美丽的田园风光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村民们对自己的家园有了更多的亲情和依恋。
鲅鱼圈区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牢牢把握“不守初心、担当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将理论学习、问题发现、解决问题紧密结合,聚焦重点难点,解决群众关心的急、难、忧、渴的问题。
在主题教育方面,鲅鱼圈区首先开展学习教育工作,夯实思想基础。设立多场“原文讲座”和专题报告会,邀请党校教授为全区党员干部讲解必读书目和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针对2300多名流动党员、老党员、行动不便党员,专门开展了“基层送学”活动,共计5000余人次在线上送学探访学校,确保学习教育不落伍。开展典型教育,以身边的事物育人,全域全线精选 7 个典型,召开高级典型事迹汇报会,讲好身边的原创故事,以身作则带头。共有 43 支队伍 170 余人参加了主题教育知识竞赛,掀起了学习热潮,进一步巩固了学育成果。
坚持处处攻坚,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目前,农村垃圾是全市唯一实现日常清扫、日常清扫、日常运输的,垃圾处理覆盖率达到100%。禁区划定工作完成,78 个农场全部搬迁。推进农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改造农村厕所3992个,给428户家庭自来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2.5%。
紧跟调查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区级领导以调研为抓手,解决了项目搬迁、冬季供暖、物业管理、房产证办理等147个重点难点问题。去年,航天工业园项目历时三个月完成 10 万平方米土地、128 户家庭的搬迁,确保项目顺利开工。为老旧住宅小区 118 栋楼、6414 户家庭改造供暖、排水、燃气,维护 13.4 公里的供暖管道,确保人们在冬天取暖。加强城区物业管理,修复区内300多栋废弃建筑的基础设施,安排专人负责物业管理。区委响应群众要求,重点研究解决41个社区商品房房产证办理问题,先后办理商品房房产证2.6万套、搬迁居民3625人,有效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
聚焦就业创业,解决群众关心的急、难、忧、憧等问题。2019 年,共组织了 97 场招聘会,共有 9,000 多家参与公司和 100,000 多名求职者。新创业者注册1080人,就业6500人,发放创业补贴314万元;帮助就业困难人员130人,发放公益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1021万元。在建筑业推行“三金三制”制度,完成所有农民工求薪案件,为农民工拿回共计1200余元的工资营口市家政服务,使农民工的权益得到更多保障。
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大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加大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管理力度,推动新成立的13个社区全部建立党支部,调整10名不称职、不履行职责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一步补充和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2019年初以来,投入500余元,对16个村、社区的党组织阵地进行修复改造、升级改造,培育16个党建示范点,评选出31个先进基层党组织,使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
在鲅鱼圈区中心医院,建立了营口市最大的医院胸痛中心,为区域内的胸痛患者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治疗环境。过去,胸痛患者经常盲目地从一个科室走到另一个科室,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胸痛中心的成立可以让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国际标准,在 90 分钟内完成从入院到打开闭塞血管的全过程。对于这样的患者来说,每一分钟的进步都为生活增添了保障。
胸痛中心的成立是区中心医院内科康复病房取得众多成就的缩影。自去年4月以来,在鲅鱼圈区投资3.22亿元建造的内科康复病房大楼正式投入运营,让人们亲身感受到了功能齐全、流程合理、设备齐全、系统完善的医疗环境营口市家政服务,以及民生工程带来的效益。
据了解,新建内科康复大楼位于区中心医院主综合体东侧,总建筑面积约6.4万平方米,拥有800张开放床位,主要为内科、康复科和耳鼻喉科病房。新大楼的投产,有效扩大了区医院的医疗空间,完善了医院基础设施,从根本上解决了区内患者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让患者获得了人性化、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据鲅鱼圈区中心医院负责人介绍,康复病房大楼的建成,显著提高了医院的学科建设水平,一楼的透析中心可同时容纳多达65名患者进行透析,显著改善了透析环境,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在四楼胸痛中心,成立了心肌梗死专项紧急介入治疗团队,形成了急诊室、绿色通道介入治疗团队、心导管实验室和心脏监护室的联合治疗网络,让当地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时间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挽救生命并提高生活质量。新病房大楼还将设立卒中中心,确保脑血管意外患者得到最佳诊断和治疗。
为进一步提高全区医疗卫生事业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近年来,鲅鱼圈区持续加大医疗保障投入,继中心医院康复中心投产后,总投资3.67亿元的营口中西医结合医院改建工程完成, 将与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区分开来,对提升鲅鱼圈整体医疗服务发挥重要作用。
改善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近年来,鲅鱼圈区规划推进了一批民生项目,显著提高了区内的公共服务质量,让民生幸福看得见、摸得着。雄
月镇新城社区的居民关诚每天都会去小区安老院和高尔夫球手一起打台球、按摩,这让他的退休生活充实而快乐:“我基本上每天都来这里打台球,玩健身器材,交朋友很多。作为老年人,老年很有趣,生活也很愉快。”
为改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鲅鱼圈区在全区11家日间照料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延长、新城、红兴、兰祺、南台5家社区日间照料所作为试点单位,并争取上级部门补助99万元,对5家试点单位进行适龄改造, 使其具备精神安慰、生活关怀、家政服务、文化娱乐、医疗照护等服务功能。
百年计划,以教育为本。在鲅鱼圈区南部新城区,为缓解周边地区学生的压力,鲅鱼圈区政府投资1.55亿元建设了九年制一贯学校,并于2019年9月投入使用。年末年初,记者在信城学校采访时,正好赶上信城学校小学部的社团活动。信城学校校长张楠告诉记者,本着“启蒙学生智慧,发展人格和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原则,综合考虑社团课程符合全员参与、延续性、层次性、趣味性、自主性等特点,小学部设立了数学思维训练等15个社团, 英语流利、口才朗诵、软硬笔书法、泥塑陶艺、儿童绘画、尤克里里、电声乐队、合唱团、男子篮球、女子排球、田径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张楠表示,新城学校是全区迄今为止最先进的学校,集标准化、现代化、智能化于一体。为加强师资力量,学校将重点引进“985”、“211”等各重点师范院校的优秀教师到校任教,并将继续选派区内各学校的优秀教师加入,打造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鲅鱼圈区坚持“以教育为主”战略,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为推动全区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区委、区政府于2017年提出教育“七个一工程”,即确保各学校经费按时足额发放;连续三年,每年招聘介绍不少于100名“985”、“211”名校毕业生和各类优秀教师;学区师资培训费每年人均增加1000元;按照有关规定,向每位教师支付合理的加班、加班报酬;解决每位老师中午吃饭困难的问题;解决每个学龄前儿童的 GSP 教育问题;让每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顺利完成基础教育阶段。
目前,“七一工程”已在鲅鱼圈区全面实施。据了解,在过去的2019年,除了鲅鱼圈区新城学校竣工外,新建的区二中也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区中心幼儿园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2019年,全区引进了“985”、“211”等各重点师范学院的112名优秀教师,师资队伍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 97.5%,全纳幼儿园覆盖率达到 78%,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小学阶段全面推行分段式教学管理模式,覆盖率达到100%;全面开展课后服务......在小学和中学
全面改善河道大气 注重生态治理
圣水河是红海河的一条支流,过去不仅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也排入鲅鱼圈段,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也影响了红海河的水质。自2018年6月以来,鲅鱼圈区政府陆续对圣水河等河流进行全面整治,引雨排污,保护青山清水。
洪海河、二道河、沙河等主要标志性河流经过集约整治,以保护这片鲅鱼圈区多年的肥沃土地的青山绿水。
如今的鲅鱼圈,门外是公园,眼前是一幅美丽的风景,已经成为市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鲅鱼圈区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努力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从而开创城市绿色发展的新面貌。
在雄月镇温泉区扩建改造后的污水泵站,记者了解到,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建设,整个改造项目已经完成并投入运营。改造后的污水泵站进一步改善了温泉区的污水排放设施,也提高了该区域的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从根本上解决了污水直接排入沙河的问题,也大大改善了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
生态环境是最直接、最包容的民生福祉,鲅鱼圈区委、区政府对此有清晰的认识。2019年,全区全区着力解决老百姓关心的环境问题,除了温泉区污水泵站扩建改造工程外,还实施了中水回用工程,充分利用水资源,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水平。
红海河不仅是鲅鱼圈区的主要景观河流,而且在维护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这条河的水质一直是公众关注的问题。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鲅鱼圈区自2019年9月起实施了中水回用项目。中水是指经本市污水处理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的水,经小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后,处理后的水质能达到国家一级A级标准。该项目将处理后的污水处理厂产生的中水通过提升泵站和压力水管道引入红海河,以解决红海河水不流造成的水质问题。
据了解,该区污水处理厂每天可处理 50,000 吨污水,生产 45,000 吨中水。中水回用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补充河道景观水,改善河流的水质,还可以作为市政中水的主管道,为周边地区中水的综合利用进行绿化灌溉、厕所冲水奠定基础。 洗车等。
水应该是清澈的,天空应该是蓝色的。大气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空气污染防治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去年,鲅鱼圈区持续加强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升级,深入实施燃煤锅炉治理,加强柴油车污染防治,控制扬尘污染,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加强秸秆焚烧综合治理,实施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多措并举推进秸秆焚烧。防治大气污染,使空气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效果,好日子比例达到85%。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所有人的共同梦想。如今,鲅鱼圈人的生态文明意识也在不断提高。2019 年 4 月 9 日,华北鲅鱼圈捕鱼节(营口)生动诠释了鲅鱼圈人的生态文明理念。
据了解,每年春天,鲅鱼圈的渔民都有捕鱼祭祀大海的民俗。鲅鱼圈区将传统的渔民自发仪式提升为弘扬海洋文化的盛大节日,并融合文化旅游、经贸活动,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渔村特色,倡导生态海洋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鲅鱼圈文化旅游深入发展。
对于鲅鱼圈来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步伐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新的一年,鲅鱼圈区将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打造“一区四中心”,抓实体经济,做强主导产业,深化改革创新,增进民生福祉,全力打造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