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楼市要等到年底才放大招!5天内央行出手三次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56 | 时间:2022-11-25 15:10:45

房地产在老百姓心中有什么样的地位?1998年内地房地产市场学习香港发展模式,商品房时代正式来临,大家也慢慢地沉迷于买房过程,最开始的是温州炒房团,然后到深圳炒房团,然后全国各地的炒房团都出现了。

房地产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也慢慢占比越来越高了,因为房产代表了财富,财富也绑定了老百姓的钱包,根据央行公开数据显示,房子占据了老百姓70%以上的财富,房子涨价了,房子降价意味着财富增值以及缩水。

11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月至10月的房地产数据。

投资金额11.3万亿元,同比下降8.8%,住宅投资金额86,520亿元同比下降8.3%,10月份是创下了近年来的新低。

新开工面积7.9万亿,下降达到38.5%,住宅施工面积占了5.9%,竣工面积降了18.5%

这些数据好像有哪里不太对劲的,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为什么相差了这么远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房地产企业手里没钱在建楼盘的时候,面对工程款能拖就拖,原本一个楼盘都有100多号人同时施工,现在一个楼盘都没有10个人在施工你只想告诉外面的人,我楼盘还在动工没有问题。

1月至10月销售面积111,17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3%,住宅面积下降25.5%,与去年同期对比减少了超过1/4;销售金额18,832亿元,同比下降26.7%,住宅销售额度下降,更是达到了28.2%。

房地产的销售神话金九银十已经彻底的被打破了,销售数据持续的往下走,根据上市公司公开的数据显示,基本上都是呈现出腰斩,而根据中指以及克而瑞公开的数据,跌幅也不小啊!

近一年来房地产一直都是在加大力度的打鸡血,而这些鸡血打得效果好像并不大,而且还要为非作歹,以苏州为代表的回购开发商的房子,这个操作怎么样?最简单的就是以苏州政府回购的房产作为保障性住房公租房共有产权办,也就是变相供给民营企业。

最近这几天央行、银保监、住建部一个一个又发布了一堆政策,明显就是推动市场回暖,而且这个政策为什么扎堆在年底出现呢?

11月11日,央行银保监发布了254号文,金融16条,支持房地产健康发展,此信息一发布股票市场就迎来了一片红红火火。

内容很简单,开发贷对国企和民企一视同仁;半年内到期的开发贷和信托可以延展一年;保交楼的债务新老划断,银行配套融资出现不良,甚至可免责。

在2021年发布的两道红线,如今也同样可以申请延长。有网友猜测,刚开始发布政策的时候认为市场不会这么冷,很多企业都是能完成此目标的,现如今两大部门第1次对房地产融资问题出了专门的条件,主送和抄送单位覆盖全系统、开发贷、信用贷、并购贷。

11月14日,银保监、住建部、央行马不停蹄地联合发布包含置换、预售监管资金的通知。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向银行申请出具保函,置换监管额度内的资金。

这笔钱明确了,不能拿地的,只能用于支付工程款或者是还债,但是不能动用账户竣工手续金额的30%,把保函置换这个手段提升为全国性政策,也进一步的缓解了房地产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

也不能理解,为什么企业资金压力变得这么大?根据克尔瑞数据显示,2020年底预售监管资金占比持有现金比重18%,上升至2022年中的32%,提升这么多

开发商原本资金就紧张了,现在还要面临着债券要还、贷款要还、信托要还、工程款要支付不崩盘才奇怪了。

政策可以控制市场,2021年楼市出台了651次政策,其中每条政策都比以往要狠,楼市就逐渐地消停了。2022年出台了很多利好的房地产政策,为什么市场还没起来呢?原因是政策不够给力罢了,剩下的一个多月楼市出台的政策,那就不是开玩笑的了,金融政策16条、保函置换、第2支箭给民企输血。2023年的市场应该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吧。

用最简单的一句话理解,所有的政策出台就是为了稳定房地产市场,最有利的是谁,当然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因为明年要面对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特别是三道红线的限制,如今可以延展期,市场肯定是会逐步的回归到健康和平稳的状态。

当然这个政策并不是对所有的企业都有关键性的取决,更多的都是优秀企业在差那么一点点达标的范围内,可以通过此政策渡过此次难关,而那些烂泥扶不上墙的企业基本上就这样了。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说这些没用的东西,直接告诉我明年的房价会不会上涨。

答案是房价并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上涨,从1998年房改的经验看,国内的房价上涨前提都是有巨大的需求。

2008年,全球金融市场的压迫下,为了恢复经济启动了房地产刺激经济增长,放水40,000亿,以及飞速的下调利率,市场瞬间被激活。

2008年,城镇化率仅有45.7%,每年有超过2,000万人进到城市里面生活,对于住房的需求依旧是处于高位,另外2008年后国内的经济更上一层楼,为什么这样说,正是因为举办的奥运会,让中国的知名度在全球一下子打开了,涌入了不少的资本在此投资。

2014年各地开放限购政策,开始棚改安置化货币,对于被拆迁的用户来说,第一时间是解决住房问题,第二时间就是收获大量的现金,于是在市场的需求下,也在进一步的被推动,2016年全国楼市出现普涨。

2022年政策是刺激,但是老百姓的需求量已经被挖空了,根据央行公开数据显示城镇居民住房拥有率达到96%,城镇化率也达到了65%,但是整体的进程大幅度的放缓慢从农村进到城市生活的人群减少了,有人说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不少距离啊!但是这个距离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推动得了。

人口红利也在不断地收缩,有专家预测在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将会出现负增长,人口缩小,城镇化率放缓慢,以及居民住房拥有率持续攀高的基础上,未来所需要房产的人群将会进一步的缩小,也就少了刚刚第1个所提到的,房价上涨的背后,最基本的需求量的存在。

旁边的两个国家也有模板,所看的日本和韩国他们的房价会顶破天吗?涨到一个水平自然而然就下降或者是稳定在一个局面。

出台这个政策不仅是帮助房地产企业渡过难关,更是帮助当地财政,解决目前所面临着的困境,不少地方城市对于土地的依赖度已经超过了50%稳住,土地价格稳住,房价才能保证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就业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