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两会丨后疫情时代中小企业如何顺利“过冬”?建议财政与税收政策并举解难纾困
作者:admin | 分类:企业名录 | 浏览:35 | 时间:2023-01-03 20:48:08
大河网讯 (记者 宋向乐)1月3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郑州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省人民会堂开幕。政协委员琚海业今年参会关注的是在疫情冲击下中小企业如何顶住压力渡过难关。
郑州市政协委员琚海业
琚海业告诉大河网记者,疫情发生以来,一系列防控举措令经济生产经营滞缓,对国内经济短期冲击明显。疫情并不局限于影响服务业领域,对中小企业的冲击也很大。
中小企业因缺乏大型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有效抵御风险能力较低,生存状态雪上加霜。扶持中小企业,帮助其渡过难关刻不容缓。琚海业说,针对诸多中小企业遭遇的经营困难,中央和地方多项有针对性的政策正在陆续落地,适当缓解了中小企业疫情之痛。但如何让这些政策更有效地帮助中小企业,琚海业此次参会带来了自己的建议。
推动政策精准、精细落地
为减少疫情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郑州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财政、税收、金融、产业等层面政策。琚海业建议郑州市相关部门进一步推动政策措施精细化、精准化。
举例来说,卫生健康部门要积极主动帮助中小企业查找疫情防控的风险点,帮助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企业生产创造条件;财政部门应该积极出台多项惠民政策,如保障农民工工资和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等。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可以采取相应措施,通过组织政府定向采购、国有企业对接上下游中小企业等方式,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其他相关政府部门要引导大型互联网平台,帮助中小企业转变服务和销售模式,积极发挥商会、行业协会作用,组织企业同舟共济。
利用媒体坚定信心 引导正确发展导向
信心是一切的基础,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最重要的还是信心,信心是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有信心才能够渡过难关。琚海业建议政府扶持和引导对优质中小企业进行公信力传播,快速帮助企业进行品牌、产品展示,迅速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促进和保障经营。
鼓励企业发现新商机 树立行业典型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企业要减费降本,保住关键人才,首先要活下来。
鼓励困境企业抓住在线消费、抗疫物资等新机遇,满足社会公众实际消费需要,研发更多有利于改善人们生活的产品和服务,鼓励中小企业以创新思维和能力去寻找新事业的转机和生机。
受影响较小的龙头企业应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不拖欠供应商货款,给予中小合作伙伴更多的支持,帮助整个产业链实现快速复工复产,树立典型给予专项荣誉。
金融政策给力,发挥政策性银行作用
帮助中小企业平稳度过疫情寒冬,还要利用金融手段,发挥国家政策性银行作用,建议政府设立疫情防控专项紧急融资项目,发放专项项目贷款的同时,加大金融政策支持。
对受疫情影响但基本面良好的中小企业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阶段性适度提高对不良贷款的界定标准和容忍率;研究给中小企业提供低息甚至零息贷款,用于生产企业应急性资金周转。
财政与税收政策并举,解难纾困
财政政策与税收政策是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出台的重要举措。其中财政政策见效较快,税收政策见效缓慢。
从短期看,财政政策响应快、针对性强。对此,建议针对企业员工工资、社保成本、租金成本等影响现金流的因素精准施策。
比如,在租金减免方面,对国有用地、用房租金建议直接减免;在人工成本方面,政府与企业联合解决非正常开工期间的员工工资支出,可以由政府补助兜底。
从中长期看,要发挥税收政策作用。应尽快出台2023年度的减税政策,包括增值税、土地税、企业所得税等,让企业对减税降费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