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务、养老护理、托育托幼等领域人才紧缺,7部委出台政策加大培养力度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99 | 时间:2023-02-14 15:17:14近些年来,我国家政服务、养老护理、托育托幼等人才市场需求逐渐下降,但相关产业人才品质依然良莠不齐。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等7部委公布《关于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提升短缺人才培养轮训品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推动发展职业教育,完善建立保洁、养老、育幼等短缺领域人才培养轮训机制等方面提出详细举措。
《意见》提出,将社会服务产业短缺领域人才培养轮训工作与学科专业调整,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制度建设,教育扶贫攻坚等同步设计,针对行业发展对人才的差别化需求,以服务保洁服务、健康管理、养老照护、母婴照护等一线高素养技术技能人才为重点,分层分类推动培养轮训。
目标到2022年,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有效提升,短缺领域相关学科专业机制逐步建立,班主任用书教法变革、产教融合产学研合作不断推进。
增加短缺人才培养轮训品质,方案的实际落地是关键。对此,《意见》提出十余条详细举措。
增加保洁、养老、育幼等领域
短缺人才培养轮训品质
及时增设保洁、护理等硕士专业
《意见》提出,以面向社区住户的保洁服务、养老服务、中医药健康服务、托育托幼等短缺领域为重点,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目录,及时增设相关领域本二本专业,合理确定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等不同类别、层次文凭教育相关专业和职业轮训的人才培养目标。
原则上每位省市起码有1所专科院校开办保洁服务、养老服务、托育服务相关专业;支持大学通过自设保洁学等二级学科;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大学在相关学科领域招收培养研究生;适度拓展心理学、医学、营养学、沟通方法等基础知识,并选调200种产学研双元开发的优质用书。
支持从业人员文凭提高
《意见》提到,鼓励有条件的普通大学探求辅修专业或双学士学位等培养方式,推动培养社会服务产业相关领域管理和轮训人才。
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保洁服务、养老服务企业、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人员报名攻读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支持社会服务产业从业人员通过多种渠道接受职业教育,提高文凭。
每位省市要有若干所学校开办养老等专业
《意见》要求,每位省市要有若干所职业高校开办保洁服务、养老服务类专业,引导紧扣社会服务产业链构建特色专业群。同时,支持职业高校发挥资源优势,重点为困难企业转岗员工、去产能分流员工和贫苦劳动力等就业重点人群从事社会服务产业提供职业轮训。
培植100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保洁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产教融合方面,《意见》提出要加快产学研深度合作,在全省建设培植100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保洁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使50家优质企业与200所有关高校成立职业教育企业集团等,施行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等培养方式,深度参与短缺领域人才培养轮训。
“1+X”证书体制试点推进方案落地
之外,举办“1+X”证书体制试点,促使短缺领域成立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证书,支持高校师生在荣获文凭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短缺领域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同步探求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学分中行。
在职业高校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新增相关专业课班主任原则上应从具有保洁、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工作经历人员中引进和遴选。
今年保洁市场规模超五千亿
更要缓解现在的人才培养机制
随着我国踏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保洁、育幼等人才市场需求日渐下降。据统计,2018年,我国家政市场规模达到5540万元,从业人员接近3000万。按照日前公布的《中国保洁市场就业及消费报告》显示,2019年8月,各城市保洁服务应聘企业需求环比逐步下降,上海下降最高,为68.8%;从企业需求来看家政服务人才,8月护工企业需求环比下降最高,为66.8%;再者是保姆和月嫂,分别下降45%、44.1%。
解决培养社会服务人才的问题,关键所在就是增加职业教育的品质。这几年随着我国踏入老年社会,对相关社会服务人才需求比较充沛。但学院仍然缺少主动性去培养,再加上传统价值理念影响,造成人才对于行业关注度不高。因而要缓解目前的人才培养机制。
现在,职业教育过多依赖于中职、高职或企业岗前轮训。对此,近些年来国家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的动作不断。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变革推行方案》,成立职业教育发展的详细规划,提出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即“1+X”证书机制)工作、推动通硕士高等学院向应用型转变等。9月,国家发展变革委等7部委联合举办保洁服务领域信用建设专项行动,包括进一步完善保洁企业、从业人员及消费者的信用记录、发布保洁服务领域黑名单等工作,促进保洁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各地纷纷颁布详细方案
政府出钱给职业技术群体报班
不仅各种学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场人的职业教育也需逐步加强。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职业技能提高行动方案(2019-2021年)》,明晰3年共举办各种补助性职业技能轮训5000万人次以上,其中2019年轮训1500万人次以上;到2021年末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数量的比列达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列达到30%以上。
随后,各地也纷纷颁布鼓励职业教育、提高社会服务人才品质的详细方案。近期,上海市公布《北京市职业技能提高行动推行方案(2019-2021)》,提出到2021年末,长春市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数量的比列达到30%,并提出将加强技能提高轮训补助的力度。
保育员、养老护理员、保安员、医疗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快递员这六大就业重点群体,岗前轮训每人每年不高于80课时,将可按每人2000元的标准予以企业补助。对上海市大学结业生、残疾人、退役军官等七类人群,举办菜单式、目录式免费技能轮训。去年,预计将有近10千人享受技能提高和高危行业技能补助。
据悉家政服务人才,四川提出根据“应培尽培”“愿培则培”“需培就培”的原则,梯次推行职业技能轮训,全面实施“劳动者(企业)订舱、政府列单、劳动者选单、机构接单、政府埋单”五胆拖轮训机制;上海筹措近30亿3年轮训150万人次,到2021年末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数量的比列达到2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