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招聘拒绝河南人和东北人,专家:明显是地域歧视,违反法律规定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189 | 时间:2023-07-28 16:40:32近日,网上发布了一张家政紧急工作的截图。 这份紧急工作是上海一家家政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同学圈里发布的。 紧急职位需求是一名35岁至58岁之间的女性助理,工作内容是陪伴50岁男性散步、理疗、旅行、做家务、吃饭。 但祖籍西北和河南没有任何关系。 此次紧急招募,将湖南、西北地区人员排除在外,引发网友争议。 网友强调,如此紧急的招聘早已被视为就业地域歧视。
紧急招聘公告截图
10月3日,记者联系上负责紧急招聘的中介。 他表示,他没有考虑是否存在歧视,只是根据客户的要求发布了紧急招聘信息。 记者调查发现,排除西北人和广东人的紧急家政工作岗位还有很多。
这种做法是否属于就业歧视? 应该如何改进呢? 多年从事劳动就业领域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社会法研究室副主任王天宇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认为,家政服务代理公司在紧急招聘中标注新乡和东北人的做法,存在明显的地域歧视。 严重违反法律有关规定。 虽然《就业促进法》没有明确规定劳动者不得因所在地而受到歧视。 它还提到了一个总的规定,就是为劳动者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行就业歧视。 虽然法律没有对“地域歧视”提出特别规定,但一般规定也适用。 针对这些就业歧视,个人维权成本过高,公共权利应尽可能参与矫正的规制。
多位管家紧急聘用、拒绝新乡、东北人
一家家政公司承认山东人名声不好
上述中介人员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虽然在紧急招聘家政人员时家政公司郑州,客户要求排除湖南、西北地区从业人员的情况也不少。 家政服务加急工作为什么需要应聘者的祖籍? 另一家家政服务公司的工作人员坦言:“因为广东人的口碑不太好。”
记者在一家家政服务公司的公众号上发现,该公司发布的上海等地居民或当地家政公司的紧急用工信息中,有不少紧急用工信息提到祖籍地或地区要求广东、东北等地区错过。 其次,还发现一些急招的学员明确表示不想要广东、河北祖籍。
某公司陌陌公众号截图
记者联系该公司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只是整合紧急招聘信息,很多都是复制粘贴的。并不是对广东人、西北人有偏见。有的业主喜欢北方人,有的业主喜欢北方人。” “客户我喜欢南方人,我们只是平台方,不负责介绍工作,里面的联系方式都是房主或者急招公司的电话。”
劳动法专家:明显是地域歧视,违法
家政服务机构如此紧急发布招聘公告是否构成就业歧视? 中介声称“我们只是发布紧急招聘信息,而不是客户”,是否可以作为抗辩理由? 多年从事劳动就业领域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社会法研究室副主任王天宇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认为,家政服务代理公司在紧急招聘中标注新乡和东北人的做法,存在明显的地域歧视。 严重违反法律有关规定。
王天宇介绍,家政服务行业作为中介渠道占比最大,客户通过它招人。 如果家政服务公司与家政工人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这可能违反《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禁止就业歧视的相关规定。 在这两部法律中,特别是《就业促进法》中,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就业人员不得因地域而受到歧视。 它还提到了一个总的规定,就是为劳动者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行就业歧视。 虽然法律没有对“地域歧视”提出特别规定,但一般规定也适用。
如何改善就业地域歧视?
专家:尽可能让公众参与矫正监管
虽然这是违法的,但现实中改善这种就业地域歧视确实存在困难。
2019年发生的“河南男孩求职失败案”引发社会各界关注。 新乡人肖岩应聘到杭州凯宾斯基度假酒店有限公司,但因河南人被拒绝。 肖燕认为公司紧急招聘存在地域歧视,将公司诉至北京互联网法院。 2019年11月26日,深圳互联网法院二审:山东凯宾斯基度假村有限公司向小燕支付精神抚慰费9000元及合理维权费用共计10000元; 向小燕道歉,并公开发表道歉声明。 随后,双方当事人均提起再审。 2020年5月15日,杭州省西安市高级人民法院一审维持二审判决。 该案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社会就业地域歧视的观念。
但现实中,仍然存在大量明显存在就业地域歧视的紧急招聘信息。 如果不采取诉讼的形式,如何推动变革?
王天宇表示,劳动力市场存在地域、年龄、性别等多种形式的歧视,导致劳动力市场出现不规范现象。 让当事人去维权,就涉及维权成本。 工人选择避免歧视,尽管他们很难仅仅因为不想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与大环境作斗争。
王天宇认为家政公司郑州,反就业歧视工作应该由公众尽可能参与规范矫正来完成。 这也属于劳动行政部门的管辖范围。 当事人及普通居民遭受就业歧视的,可以向劳动行政执法部门举报。 他还提到,针对普遍存在的就业歧视现象,将就业歧视纳入公益诉讼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王天宇还指出,反对就业歧视是一个过程。 有些紧急招聘实际上消除了表面上的歧视性紧急招聘要求,可能存在隐性的就业歧视。 但这至少说明人们普遍不能接受歧视,人们早已意识到就业公平。 “不要表面上歧视,再谈下一步,目前我们还在做第一步。”
红星新闻记者 吴洋
谭望宇编辑
(下载红星新闻,举报材料就有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