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分析三步曲(粗读、细读、结合临床诊断)
作者:admin | 分类:招聘求职 | 浏览:56 | 时间:2023-08-24 09:05:49如何分析心电图
心电图是最常用的肾脏检查方式:
①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最可靠的工具(有助于PCI或栓塞治疗的时机决策);
②目前尚无可以替代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的检查;
③心房、心室肥厚、心包炎、心肌炎、心肌病、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右位心)、电解质无力及抗生素作用等心电图改变可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心电图已成为各科室放疗术前常规检测; 心电图检测已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和放疗麻醉。
心电图检测已经使用了一个世纪之久,心电图技术已普及到各级临床。 临床医生掌握心电图知识、提高心电图结合临床分析能力已成为现实和工作需要。
为了帮助初学者掌握心电图分析方法,下面介绍心电图分析的三个步骤(粗读、细读、结合临床诊断),供学习参考。
1 粗读
粗略浏览官方心电图后,应该澄清以下四个问题。
1.1
线索
做了哪些导联,导联是否有连接错误(如左右手反接,胸导联电极错位),是否需要额外导联(劣质需加右胸及后壁导联)壁性心肌梗死)。
1.2
走纸速度
常规心电图纸的速度为25mm/s,即每毫米为0.04s,从而估算每个波和每个间隔的时间,估算心律。 若走纸速度发生变化,估算时应作相应换算。
1.3
标准压力
校准电流通常为10mm/mV,即每mm 0.1mV。 在此基础上,估计每个波和段的电流。 如果校准电流发生变化,计算时应进行相应的换算。
1.4
文物
注意是否存在影响分析的肌电干扰和基线漂移。 如果是这样,则应将其排除或在结果中指出。
2 学习
即P-QRS-T的研究心电图室岗位职责,包括定量分析和特征分析。
2.1
定量分析
清除主要心率并检测:
①心房频率;
②心室频率;
③P波时间;
④PR间期;
⑤QRS周期;
⑥QRS电动轴;
⑦QT间期。
这些是每个心电图分析都需要检测的数据。
2.2
特性分析
P波-QS波群-ST-T分析及特殊矛盾现象分析。
2.2.1 P波分析
P波是心房的去极化波。
主要分析P波的形状、电压、时间和波形,为心房兴奋起源、心房肥大、心房电传导阻滞和心房性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①正常心房兴奋起源于窦房结,窦性P波波形:PII(+)、PavR(1); 否则,PII(1)、PavR(+)的特点是起源于心房上部或交界区。
②正常P波电流(肢体传导)为0.25mV,常见于右心房肿瘤(肥大、阻塞等)。
③正常P波时间≤0.11s,顶部圆钝。 若>0.11s,顶部呈双峰,且峰宽≥0.04s,则为左心房肿瘤的表现(肥大、阻塞等)。
2.2.2 QRS波分析
QRS 是心室的去极化波。 主要分析QRS波的波形、电压、时间和q波。 心室除极(肥厚、梗死)、传导(传导阻滞、预激)和起源的异常均在QRS波群上表现出来。
①QRS波形:
A.胸导联:V1-2为右心室表面导联,呈rS型; V5-6为左心室表面导联,呈qRs模式; V3-4是过渡区,呈现RS模式。 V1-V5:R波逐渐增大,S波逐渐减小,R/S比值逐渐增大。 左心内膜表面R波增高常见于左心室肥厚,右心内膜表面R波增高常见于右心室肥厚。
B.肢体导联:主要结合电轴分析。 正常人的电轴大多是无偏的(0-90°)。 身材高大者(横肾型)可出现轻度至重度左偏(0-30°,亦见于左心室肥大),身材娇小者(纵肾型)可有轻度左偏。 轻度右偏(+90°~+110°,亦见于右心室肥厚)。 显着的电轴左偏(-30°~-90°)常见于左前分支阻滞、B型预激综合征、下壁心肌梗死、假性电轴左偏等。 电轴显着右偏(+110°~+180°)常见于右心室肥大、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及肺气肿的患者。
②电压:
对左电流的正常响应:Rv5
③时间:
成人正常心室除极时间为0.06-0.10s,室上性兴奋时间减少常见于心室肥厚、室内传导阻滞和预激综合征。
④q波:
正常情况下心电图室岗位职责,心室的初始除极是室间隔从左向右行进,形成指向右侧的初始矢量,在左心内膜表面导联产生生理Q波。 如果q波超过生理范围,则为异常q波,这对于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2.3 ST-T分析
ST段对应动作电位曲线的第2相,反映心室复极早期的电变化; T波对应于动作电位曲线的第3相,即心室复极波。 所有影响心室复极和除极的因素均可导致原发性或继发性 ST-T 改变。 ST-T改变是临床最常见的心电图改变,其改变的临床意义必须结合临床分析。
超前、延迟、矛盾现象分析:上述P-QRS-ST-T是对主导心率心房、心室除极、复极的分析。 超前、延迟、矛盾现象的分析是为了进一步分析心律失常,以明确伴随的心律失常。
3 临床诊断与心电图相结合
通过上述分析来掌握患者心电图的特点,需要结合临床和分析前后的心电图,才能做出有临床意义的心电图诊断。 因为:
①任何一种心电图的改变都可能由不同的原因引起。 例如,在心肌梗塞中,异常Q波是心肌坏死的表现,但异常Q波也可见于中风以外的20多种临床病症;
②心电图超过正常范围并不一定是病理性的(例如Rv5>2.5mV是电流下降导致左心室肥厚的征兆;但在体表测得的电流是除极功率与传导损耗的差值,对胸壁较敏感,瘦弱的年轻女性可能因电传导损失小而正常,Rv5>2.5mV); 相反,心电图正常不能排除肾脏疾病(如双心室肥厚,但心电图可大致正常)。
③心肌缺血与梗塞心电图对比分析不仅有助于诊断,而且有助于分析病情变化、指导诊疗。 复杂心律失常中断前后心电图的对比分析往往有助于心律失常的诊断。
最后强调,心电图的诊断应包括优势心率、心律失常和心电图异常的诊断。 作为临床医生,必须懂得读图并结合临床分析,才能了解心电图变化的临床意义。
来源-广东医科大学第一附属诊所刘仁光心血管病研究所
心电图出版物(电子版)
世界门诊看中国,欢迎关注门诊医疗公众号,见证本世纪中国门诊的发展。门诊医疗官方公众号-邮箱微信doc-EM采集-大咖面对面-面貌报道学科/中心建设技术交流科研经验手册共识治疗进展叙述医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