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央企开发商距暴雷一步之遥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26 | 时间:2023-10-21 00:27:229月21日,穆迪将万科、金茂列入评级下调观察名单,将保利、深业、越秀、中海、华润、绿城的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至“负面”。穆迪表示,“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复苏前景不确定的情况下,以上实体能否在未来12-18个月内实现稳定的经营业绩并恢复与当前评级相称的信用指标存在不确定性”。
抛开可能存在的政治层面的影响因素,穆迪的评级一向以来偏客观和中立,尤其是上述被下调评级展望的国央企开发商,至少在美元债的借新还旧以及中短期内的偿债方面将面临空前的压力,因为受穆迪下调评级与评级展望的影响,外资的撤离(抛弃中资房企美元债)将更为坚决。
比如10月20日早盘,上证指数在经历了近230个交易日之后,再度跌破3000点。10月19日,A股、港股暴跌,其中北向资金卖出117亿,茅台跌超5%,3000点保卫战再次打响。外资出逃依旧被视为A股暴跌的元凶!
国庆期间,保利惠州一楼盘五折卖房的消息引起了轩然大波。网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反映称,“该楼盘最高卖到近1.7万/平方米,当时开房商捂盘惜售,对外宣称已无房源,留了几栋不卖,后来市场变差,今年国庆期间低价销售,7800 - 8500元/平方米”,由此导致了老业主大规模的维权。
简单来说,楼市每况愈下,头部的央企开发商也熬不住了。而降价销售会引起老业主的不满,因此类似上述央企开发商遇到的新老业主的斗争和维权就层出不穷。对于老业主来说,大多数买房都是掏尽了六个钱包,因此很难忍受房产的贬值。
从市场的角度来说,房企(包括国央企开发商)在没有违法也没有违规或违反政策规定的情况下降价卖房会存在什么问题,毕竟这是纯市场行为(尽管站在老业主的角度这过山车式的降价相当于打劫),不过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市场环境里,社会影响(尤其是维稳问题)还是得充分权衡。
当然,就房地产行业本身而言,市场主体的存在是基础,因此房企降价抛售或者断臂求生都在所难免。以9月份的楼市销售情况为例,尽管有强政策刺激,但全国市场销售规模仍然处于低位。中指院数据显示,9月份重点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增长超一成,同比却仍下降约两成。
自经济进入下行期以来,股民、基民、债民的抱怨和愤恨一直不绝于耳,如果连最活跃的这部分中产都赚不到钱(他们至少还有闲钱理财),其他中产在同样面临失业、收入下降危机的情况下,肯定更加煎熬,至于楼市赖以支撑的更大范围内的中产及购房需求人群,目前整体的情况则更不乐观。
这一波房地产行业的集中爆雷潮爆发以后,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压舱石作用得到了充分印证,但当前的房地产行业却因楼市需求端的萎靡而变得一蹶不振。更准确地说,如果居民端的就业和收入预期依旧无法改善,那房地产行业的回暖始终都是空话。
10月17日,媒体报道称,自然资源部9月底已给各省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下发文件,内容包含建议取消土地拍卖中的地价限制、建议取消远郊区容积率1.0限制等。“取消地价上限”这一动作,意味着土地市场将回归价高者得的时代。
总的来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房地产行业走至今日,国央企开发商也难以独善其身。如果经济再没有实质好转,房地产及其上下游行业可能将迎来更大规模的爆雷潮、倒闭潮和失业潮,后果将无法想象。
近几天,比较好的消息或许只有“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高朋满座以及达成的喜人成果,不过因为国家在“一带一路”方面目前主要是基建输出,因此对民营企业以及对普通人的中短期利好影响暂时无法感知。相反,整体经济形势的下行、外贸形势的恶化以及绝大多数行业生存空间的收缩让底层民众更多体会的是生存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