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社科院专家:房价下跌老百姓最吃亏,实体经济哀叹一声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21 | 时间:2023-11-01 23:52:51

在近段举行的第5届外滩金融峰会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房价大幅下跌,最吃亏的是普通老百姓。

看到这个言论,很多人都惊掉下巴,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大家巴不得房价多下跌一点,这样能减轻大家的购房负担,而现在专家却认为房价下跌最吃亏的是老百姓,为何他这么认为呢?

张晓晶摆出了两个理由。

第一个是国际经验。

OECE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有一个经验,如果房价下跌到0的话,实际上贫富差距是扩大的,财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大概是从0.66上升到0.82左右,变成了过去的1.24倍。

第二个是房价下跌对高收入家庭几乎没有影响,吃亏的是普通老百姓。

而张晓晶之所以认为,因为他认为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的财富都主要体现在房产上面,房产价值占他们财富价值的比重达到60%~70%之间,如果房价下跌了,损失的就是这些中低收入家庭,这些家庭的财富会缩水。

张晓晶的这个论点看起来有一定的合理性,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中国很多家庭的财富确实都主要集中在房产上面。

尤其是对于城市的一些中低收入家庭来说,很多家庭拼尽一生把所有的积蓄都用来买房了,房产就是他们最大的财富,如果房价下跌了,他们的财富瞬间就会缩水,就会导致他们纸面上的财富减少,所以这些人绝对是会吃亏。

但我个人认为从长期来看,房价下跌老百姓非但不会吃亏,反而会获得更多的溢价。

首先、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不管房价下跌还是上涨变化的只是纸面财富,对生活没有多大影响。

现在买房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用来自己居住的,还有一种是用来投资的,对中低收入家庭来说,大家勒紧裤腰带买房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拿房子来居住,然后能够享受房子背后的教育资源以及其他资源。

我相信对于绝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来说,大家买房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坐等房价上涨,然后转手获利,大多数人最根本的目的是拿来居住。

如果房子是拿来住的,那不管是房价上涨还是下跌,对大家的日常生活都不会有影响,顶多是纸面财富缩水而已。

对于刚需家庭来说,大家不会因为房价上涨了就马上卖出去,因为你卖出去了再去买其他房子同样会很贵;同样的道理,在房价下跌了之后,老百姓也不会因为自己的财富缩水了,马上就匆匆忙忙的把房子卖卖掉。

这意味着只要房子是拿来居住的,不管是上涨还是下跌,其实对普通老百姓影响是有限的。

其次,房价下跌了有利于释放大家的消费潜力,让更多的资金投入实体,有利于打造内循环。

对于房价上涨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很早之前就有人提醒过,如果房价上涨过快,当老百姓大多数收入都用在房价上了会压缩大家的消费空间。

另外在房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之下,很多资金都纷纷投入到楼市当中,而不愿意投入到实体经济当中,这会阻碍实体经济的发展,最终会影响普通老百姓收入的增长。

当某一天房价高到超过很多人的承受能力,大家的资金又压在楼市上,但收入又没有明显的增长,这就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很大的伤害,今天很多地方的经济之所以陷入被动,我认为就是过度依赖房地产产生的一种恶果。

所以从长期角度来看,我认为适当的允许房价下跌,未必见得是一件坏事。

在房价下跌之后,至少对于新买房的家庭来说,可以减轻他们买房的负担,这样就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消费。

另一方面在房价下跌之后,楼市没有获利空间了,很多资金包括银行的信贷只能投到实体经济当中,这样实体经济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融资,这对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可持续性的支持。

从长期来看,我认为实体经济才是支撑一个国家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房价只是促进经济短期增长的一个催化剂而已,当楼市饱和了,当这大家的住房都得到满足了,楼市就会陷入缓慢增长甚至衰退当中,到时想要靠楼市来拉动经济,根本不现实。

与楼市的这种特点不同,实体经济任何时候都有需求,消费任何时候都有需求,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消费,只要消费能够拉动起来,就能够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因此从长期来看,通过消费来拉动经济的增长,打造一个内循环,这才是保障一个地方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

只有实体经济长期兴旺,老百姓的工资跟着增长,这才是促进老百姓财富长期增长的根本动力,只有老百姓的收入增长了,大家才能够提升消费能力,提高生活水平。

所以从整体来说,房价下跌吃亏的并不是普通老百姓,实际上最吃亏的是那些拥有多套房的炒房客,因为房价下跌之后他们卖不动了,或者只能以低价卖出去,所以造成财富实实在在的缩水,但从长期来看,我认为房价适当的下跌,对普通老百姓是有很多好处的,短期的阵痛是为了换取长期的繁荣。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