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割不动,开始拔韭菜根了!开发商和银行“吃相”太难看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27 | 时间:2023-12-21 21:59:47当我们回顾近20多年来中国房地产的飞速发展,不难发现房价从最初的两三千元每平方米猛涨至如今动辄超过万元每平方米。这使得普通人想要购置体面房产至少得花费上百万元,这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确实难以承受。
然而,房子对于普通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关乎年轻人的婚姻,还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教育和老人的医疗保障。这导致很多家庭即使负债累累,也不得不花高价购房。因此,很多人认为近些年家庭财富大部分被“吞噬”在房产市场中,购置一套房产就使得我国两亿多户家庭背负了长期且巨额的贷款,严重拖累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然而,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饱和和过剩阶段,房产销售已不再像以前那般火爆。不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房价也开始出现下跌趋势。
数据表明,2023年1-9月,全国前100大房企销售额下降了10.3%,与去年同期相比,甚至比去年疫情期间还要差,销售降幅逐渐扩大,显示出房地产市场形势十分严峻。
银行和开发商的不良行为有哪些?
眼下,开发商们纷纷发现过去搞的那些“饥饿营销”已经不再奏效,因为老百姓已经意识到我国还有大量的“库存房”待售,所以大家都在观望,都在期待房价进一步下跌。
然而,银行和开发商们在发现“薅羊毛”已经困难之后,又开始采取其他手段,一些银行本应该给购房者提供便利和优惠的服务,但却利用自身地位,乱收费、偷加利率。
例如,有的银行在放贷时硬要求购房者购买指定的保险产品,或者悄悄多收手续费、评估费等费用。
还有的银行“打折”却暗中涨利率,或者设置各种“坑”,陷入“提前还款”或“延期还款”的罚金陷阱。
这些银行的行径不仅违规,更违反公平诚信原则,直接损害购房者的权益,加重了购房者的负担和风险。
而一些开发商为了利润,搞虚假销售、推迟交房、降低品质,直接损害购房者的利益。
开发商作为市场供应方,本应该保质保量交房,但却不择手段,欺骗和损害购房者。
这种不良行为不仅违规,更违反契约精神和社会良知,直接影响购房者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银行和开发商应该是房地产市场的监督者,但有些却勾结,搞“内幕交易”或“恶意破产”,损害购房者的利益。
这些不良行为不仅违规,更违背市场规则和良好风气,严重损害购房者的权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信力和稳定。
银行和开发商的不良行为危害?
银行和房地产商的这些不光彩行为,到底会对经济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1、市场公平性和效率遭破坏
市场良好运转需信息对称、公平交易和参与者理性。但银行和开发商利用信息优势或支配地位,不透明操作,对小投资者或消费者不公平交易,会破坏市场规则,损害公平性和效率。
2、市场信心与经济稳定受影响
银行和开发商行为影响市场信心,带来更广泛经济后果。不公贷款或剥削消费者会造成借款人违约,影响银行资产质量,牵连金融稳定。地产商不当手段可能阻碍市场正常发展,或引发房地产泡沫,加剧经济风险。
3、社会公平受威胁
市场经济中资源公平分配合理。但银行和开发商不公平收益分配不仅加剧社会不平等,还加剧社会矛盾,威胁社会稳定。
最后
银行和地产商的割韭菜行为,令买房者身陷绝境,现实令人心寒。作为房产中介,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避免成为被割韭菜,甚至被拔葱的对象呢?我认为,我们可以提升金融和投资意识,不盲从潮流,不贪图小便宜,量力而行,合理规划资产和债务,避免陷入债务漩涡。
扩大社交圈和网络资源,不再独自作战,拒绝受欺凌,也不懈怠沉默。主动融入各类购房者群体和组织,及时分享经验和信息,相互支持,集体力量抵制不公和违法行为。
总而言之,买房是一大难题。我们需要谨慎理性,不被银行和地产商的“割韭菜”行径所动摇,坚守信念和目标,坚定自信和勇气,为自己的幸福与安全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