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房价下跌30%的崩盘会不会在上海发生?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26 | 时间:2023-12-28 17:53:05常有粉丝朋友错过文章更新
将小房猫⭐️号标记
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系统性风险 卖地收入 放水刺激
微观层面个体房东买家大不了撤牌不卖或不买了,而宏观角度上政府是接受不了房子流通性和价格双双走低恶果的。
单从本次1214政策力度就能看出政府明显有些着急了,基本把限购之外能抛出来的招数一下子都抛出来了,相似年份只有08年和14年。
10%的跌幅在一些行业似乎不大,但对于房地产市场已经非常夸张了,毕竟单套房屋就几百万乃至几千万,现在已经开始触发金融行业的预警了。
举个简单例子,一位客户去年在银行用自己的房子做贷款,贷出来1000万元,明年准备继续贷款,可现在评估价走低至多可以贷出850万,如果没有一定的家底,这位客户很可能会被评估价走低搞得焦头烂额,心急如焚。
如果继续走低呢,就会出现越来越多极其可怕的结果。
例如当你发现自己待还贷款金额居然还高于房价的时候,你会是什么感受,想必很多人会选择断供,断供后面房子会被银行收回进行拍卖,
然后这样的现象不会是个例,会一批批的出现,还不上贷款的人越来对多,加上拍卖不仅价格低而且又增加了市场竞争,房价只能继续向下,银行的坏账不断增多,形成恶性循环。
与此同时企业经营也会遭遇困难从而降薪裁员,进一步加剧百姓失业与收入减少情况,进入了一个真正的死亡循环,最终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某邻国曾经真实发生过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国家绝对不会允许发生的事情。
系统性风险是政府严防死守的,守住卖地收入又是另一个底线。
不出意外资金大概率的流向还是传统的基建行业。


除房子,无更好的选择
环顾一周对比下来发现房产价值仍然高于股票、基金一个段位,尤其上海等城市的优质房产尤是首选。
富人选择好房产抵抗通货膨胀早已司空见惯,普通人因为限于资金、收入等原因只能慎之又慎,不敢重仓进来。
正如我之前《上海中产,买房背后的无奈,被迫奔跑,一路狂奔!》一文中说到,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买房的,大家心里都清楚的很,除了房子根本找不到更好的抵抗通胀选择。
四季度以来自上而上努力提振经济动作不断,几万亿的刺激,近年来最放松的地产调控,都再次明确房地产经济之母的地位不可动摇。
官方手里定有民间无法统计到的最全数据(其中必包括地产数据),作为形式判断、接下来如何操作的指导。
此外上海还有最后一个大招,既取消限购吸引全国富人来沪购买优质房子。
上海高价房子全国各地买家比例很高,他们深知上海房产是眼下最好的几种投资选项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