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户型真的不能买吗?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19 | 时间:2024-01-08 01:26:471 大户型有哪些缺点
这种大户型,从自住角度讲,空间尺度感无与伦比,舒适度极佳。
那么,从投资角度讲,首当其冲的就是流动性差。
1.1 流动性差
以成都为例,面积超过200平的户型,其交易流动性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面积过剩
128平套四240w,与200平套四375w,两者功能一样,后者就是面积过剩。
觉得自己经济不宽裕,想要的是以最少的钱,买到最完整的功能,这种户型往往热的发烫。
仔细一想,如果同样的钱,可以买到更大的面积,那肯定所有买家都愿意买大的,根因其实还是价格问题。
面积过剩,只是钱包干瘪的借口,没有人不想住大房子。
面积过剩,这条其实是,不存在的。
不过很多人买房,可能没有想过买这么大的户型,潜意识里面,就已经把200平以上的排除了,被面积吓退了,失去了一部分潜在客群。
高总价
大面积,往往联想到的就是更高的总价,将购买力较弱的潜在客群,过滤掉了,自然流动性降低了。
而实际,在一个交易多年,价格夯实的小区里面,其各个面积段的户型,大大小小,他们的市场价呈现出一定的价差比例,这是市场多年博弈出来的一个相对合理的价差。
市场总会博弈出一个与大户型匹配的合理价,因此,抱着尊重市场经济的态度看,这种存量小区,其大户型价格,是合理的。
但是,很多人,可能并不会去计算大与小户型之间的价差比例,是否低估,高性价比,非常笼统的看一眼,觉得贵了几十个,可能这种大户型就被草率pass掉了。
1.2 质不配价
通常大户型的面积,可能是整个小区最大的,也意味着总价会顶到小区天花板。
尤其是刚需小区的,大户型,这不免让人担心,真出得起这个钱的买家,会不会跑到隔壁更好的小区,也就是小区品质配不上这么高的总价。
能不被前面的面积过剩、高总价吓退的买家,已经算是精准客户了,走到这一步,其实他衡量的点,可能是:
到底是,花300w,买一个破破烂烂小区的,180平套四,更实惠;
还是,花300w,买一个品质高档华丽小区的,130平套四,更有面儿。
而实际上,质不配价,本质属于市场经济中,常见的博弈现象,可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抉择吧。
但是,我们也可以悟出一个道理,只有低价才能吸引客户,尽快把决策的天平,倾向于我们这边。
要么让隔壁高品质小区,高不可攀;要么,让我们的小区,低价的让他无法拒绝。
这反应出的关键点:是你买入大户型的成本,是否足够低,同时也是大面积低单价的核心,非笋盘,不入。
你只有买入的更低,才能无惧隔壁其他品质小区,因为价格你始终占据优势。
换句话说,就是你必须,以极低总价买入大户型,并且总价极少地,侵入周边品质更好小区的,地板价,尽量远离板块天花板。
那么你的大户型,是极具性价比的,只需要等待精准客户上门就可以了,你用价格为客户,缓解了选择犯难焦虑症。
1.3 利润见效慢
大户型,由于本身交易量少,因此跑量必定跑不过,小区内的其他中小户型。
因此,小区如果价格上涨,那么必然是,中小户型先动,量带动价格起来后,此时大户型本身没有交易几套,是属于看着小户型涨上来,然后自己被拉涨,因为大户型如果再不涨,价格就跟中小户型一样了,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因此,一般,大户型看见利润的速度较慢。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大户型收益率,涨不过中小户型呢,我们举个例子。
128平套四,单价1.9w,总价243w
175平套四,单价1.57w,总价275w
如果128平户型,上涨10%,那么总价=128*1.9w*1.1=267w
如果此时175平户型,不涨,那么这2者,相差275-267=8w,因此必然买家都会去买175平户型,175平必涨。
如果128平户型,上涨30%,那么总价=128*1.9w*1.3=316w
如果此时175平户型,只涨20%,那么总价=175*1.57w*1.2=329w,这2者,相差329-316=13w,因此必然买家都会去买175平户型,175平必涨。
因此,如果你买入大户型的成本很低,那么涨幅不见得弱于中小户型,反而是中小户型流动性太强,单价高,大概率没有大户型收益率高。
同一个小区内部的所有户型,都是同步涨跌的,不存在只涨小户型,不涨大户型的说法。
2 大户型有哪些优点
2.1 节省房票
假设限购,你要买入180平房子,那么可以买2套90平的房子,需要2张房票;
也可以,买入1套180平房子,需要1张房票,节省1张房票。
如果,这个城市很友好,无需房票,则大面积无意义。
2.2 更实惠
用更低的单价,拿到了更大的面积,算下来更实惠。
大面积交易周期尽量拉长,需要六至八个月以上。
并且由于大户型成交周期长,业主着急用钱,容易出现超跌,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比如大户型价格相比于中小户型,折价15~20%,是具备不错性价比的。更容易捡到笋盘。
2.3 资金利用率更高
一般,大户型比中小户型,做贷款时,可贷的成数可能更高,提高了资金利用率。
相当于用最少得钱,撬动尽可能多的资产,拿到尽可能多的面积。
2.4 更高的收益率
资产的三性,“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这是一个不可能三角。
虽然更大的资金,并不一定代表更高的回报,但很多情况下是的。
一般而言,我们依然笃信“投资门槛”。一项投资,门槛越是高,其回报也越高。
大户型,是放弃流动性,换回收益性。
3 资产包的构建
由于资产“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不可能三角的存在,你所享用的每一分流动性自由,都以收益性损失为代价!
一般而说,这三股属性是互相平衡,此消彼长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当流动性高了,回报率自然就低。
当你只有 1 套房的时候,的确是无所谓。
可是当你有 10 套房,20 套,30 套时。没必要,还保持着“100%的流动性”。
当你具有 10 套房,甚至 6~7 套的时候。你就可以开始考虑,用一种 资产包的眼光来看资产。
你要用一个“资产组合包”的态度,来看待你的 10 套房产。
有一些是攻的,有一些是守的。
有一些是长持的,有一些是短炒的。
有一些是蓝筹的,有一些是妖股的。
有一些新区的,有一些博动迁的。
有一些博短期热点,有一些博长期政策变化。
变化万千,各有玩法不同。
因为害怕不可测的因素,导致资金链危机,所以你要保持一些“流动性很强,涨幅较小”的中小户型,在你的组合中,需要有一定的流动性;剩下的资产,可以追求更高的回报率,放弃流动性。
如此,兼顾了组合的进攻和防守。
资产包中,放弃流动性,主攻收益的房子,选择大户型就比较合适。
介绍了大户型的优缺点后,我们发现,大户型最大的缺点,其实就是高总价带来的流动性降低。
这里有2个问题,待解决:
高总价
流动性差
流动性差的问题,我们可以把大户型,作为资产包,长期持有,如果要交易,我们做好了长周期的准备。
高总价的问题,是需要我们严格把关的,既然降低了流动性,那么必然牢牢把住安全性的关卡,可以不买,如果要买,一定是极具性价比的。此外,成本够低,不仅是我们的安全垫,还提高了我们的利润率。
一句话,买超大户型,必须非常非常非常便宜!!!
大户型,可沉淀资金,安全第一,非笋勿入,也就是对于大户型的入手,极其谨慎。
大户型选筹的几个要点:
可以是成熟核心区,抗跌性极强,价值稳定
可以是价值洼地
如果是洼地,未来区域板块天花板够高,有极大升值空间
如果是洼地,入手成本,尽量远离,当下板块天花板
如果是洼地,入手成本,与板块上其他小区,有极高的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