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掌握内部控制的几个重要策略,探索职责分离的精髓

作者:admin | 分类:招聘求职 | 浏览:65 | 时间:2024-01-11 09:04:34

内部控制作为新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和影响着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对企业的经济收入和转型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掌握内部控制的几项重要策略,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最终获得更多利润,走上新的发展道路的必由之路。 其中,职责分离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

企业出纳岗位职责_简述企业出纳岗位职责有哪些_企业出纳岗位职责规章制度

所谓职责分工,通俗地说,就是不允许一个人掌控一项工作任务的整个过程,通过合理的组织设置,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例如,公司应该聘请出纳员和会计师。 管账的人不关心钱,管钱的人也不关心账。 或者是销售人员催款、财务人员催款等。如果一家公司的销售人员催款、催款,那么说明该公司没有做好职责分工,也就是内控制度不科学,不正确。

我们可以进一步细化职责分离。 职责分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仅仅创建两个职位那么简单。 如果想通过职责分工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公司管理层需要掌握财务管理知识和技能,并做出合理安排。 因此,希望下面的例子能够激活大家的思维,探寻职责分离的本质。

我们曾经为一家大公司制定过计划。 应该说,当时公司的工作流程还是非常严格的,但这家公司的出纳还是钻了空子,贪污了800万元。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家公司的出纳每个月底都会去银行领取银行对账单,然后返回公司进行银行余额调节表。 银行对账单实际上相当于公司的对账单,但是银行对账单上的余额和公司银行账户上的余额肯定不会相符。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有一部分银行已经支付而公司还没有支付,或者公司的费用已经记入公司的银行账户而银行还没有支付。 例如,银行已将公司的税金和社保转入银行,但如果出纳员还没有来得及去银行领取收据,则这些收据尚未记录在公司的银行账户中。 这种情况属于前者; 而当公司的银行账户已经记录了工资成本,但银行尚未实际拨付资金时,则属于后一类。 总而言之,由于时差的原因,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因此,应制作银行余额调节表,使银行对账单与公司银行账户“对账”。

出纳员准备好银行余额调节表后,去找财务经理审批。 由于财务经理事务较多,他一看无误就签了字。 柜员发现了漏洞,在外面制作了一张假的银行对账单,看起来和真的一模一样。 然后他将自己偷偷转入的资金从报表上全部抹掉,同时篡改了公司的银行日记账,然后将银行余额调节表进行了校平并提交审批。 财务经理看完后觉得不错,就签字通过了。 于是,收银员隐瞒了实情,挪用了800万元。 最后,当我们向银行发出确认函并由银行盖章确认银行余额时,我们发现了柜员的腐败行为。

这个例子实际上给我们两个启示:第一,审计人员通常不会使用客户提供的银行对账单作为审计依据,而是向银行提供确认。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腐败事件的发生,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监督作用; 其次,工作环节分离是职责分离的关键。 这家公司工作流程最大的缺陷是,有些工作环节全部由一个人负责,没有职责分工——一名出纳既处理银行对账单,又处理银行余额调节表。 如果出纳拿银行对账单,会计做银行余额调节,或者会计拿对账单,出纳做银行余额调节,即职责分离的话,大概率可以避免腐败。 。

此外,组织结构控制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 组织结构可分为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组织结构。 内部结构控制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建立的各部门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内部组织结构。 例如,高级管理人员、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均受董事会控制,董事由股东通过股东大会任命; 一些大公司还会设立内控部门、审计委员会等部门,加强监督和控制。

外部组织结构是指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办事处等组织结构。 事实上企业出纳岗位职责,子公司、分公司、办事处的设立都应该有财务负责人的参与。 因为分公司、子公司、办事处的税务规则不同,不同的组合可能会减少很多税负,这涉及到更专业的税务筹划知识,所以财务人员应该参与此类事宜。 关于公司架构的设立,我们稍后再详细阐述。 正确利用公司结构往往会给公司带来可观的税收节省。 同时,根据公司架构的建立企业出纳岗位职责,还会有一些具体的财务管理工具。 例如,利用收入和支出两条线来有效控制集团公司的资金,利用全面预算来控制公司的收入、成本和费用。

总而言之,内部控制工作是多方面的。 腐败的危害不可低估。 许多公司不是被竞争对手打败,而是被自己的内部腐败打败。 大多数腐败猖獗的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甚至根本没有内部控制。 要根除腐败毒瘤,职责分离是不可或缺的措施。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