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66 继续“成独秀”—12月城市房价数据点评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19 | 时间:2024-01-19 01:12:112023年12月,统计局公布部分城市的房价变动情况。
网址→https://www.cls.cn/detail/1572713
我们来说几个特点:
第一,从新房售价的变动情况来看,主要是“能赚钱”的城市和“垄断腹地”的城市在上涨。
众所周知,2023年的房地产市场需求几乎接近于腰斩状态,除去少部分眼光狠毒辣的专业购房者,大多数人,如果没有迫切的购房需求,处于“可买可不买”的状态,几乎都是持币观望(毕竟如果再跌1%,都是几万块的差价)。所以,在2023年购房的,特别是购买新房的(以期房居多),则是对购房有真实的迫切需求。
本号在R系列的头几篇文章中解释过,在一个城市的购房行为,就是对城市的认可,也是预期自身在这个城市有更好的发展前途,即为“能赚钱”。
所以,在当前房地产购买力存量竞争时代,需求走向了一线和强二线城市,比如上海、杭州、宁波、成都等城市。
同时,遵照这种逻辑,一些区域性中心城市也得到购买力的青睐(因为购房者在此区域别无选择),比如合肥、南昌、银川等非强二线的区域中心城市。
那么,可以预计,在2024年,房地产仍然是结构性的行业,一线、强二线、区域中心的弱二线城市自然会有一些行情。
第二,在二手房方面,主要逻辑是“抹平差距”。
2023年全年,只有很少的城市二手房实现价格上涨,包括北方一线城市、长沙和成都。
道理不难,因为长沙和成都,在一线和强二线城市中,房价比较低,甚至在市中心较好地段的区块,也能淘到比较好的二手房,也就是“上车”的门槛并不高。以成都、杭州、南京为例,从表面上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宜居度,差别并不大,但因为后两者背靠江苏和浙江购买力,房价远超出成都一大截。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成都二手房持续在上涨的基础动能——普通人可以通过在成都购房,实现享受相似城市发展红利的“套利”机会。当然,我们高度赞美过成都的操盘水平,这是一个城市房价动能释放的支撑。
第三,超大城市的刚需和豪宅价格相对坚挺。
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把新建商品房分为90平米以下、90-144平米、144平米以上。考虑到总价因素,我们把购买群体分为:屌丝(即没有什么基础的外来人口)、中产(已在城市扎根,有一定基础)、有钱人(这个不解释)。
对于前两者,“总价约束”是其不得不面对的门槛。根据上文中的第1条和第2条,那些来了超大城市“不得不”买房的群体,主要是屌丝阶层(可能他们在三四五线是相对富裕群体,但在超大城市的房价面前,就变成了屌丝),所以成为90平米以下房产的支撑力比较足(老家的房子卖了,添点钱,就能在超大城市)。
至于144平米以上的豪贵,出手阔绰,买房当买白菜,就算是交易量小,但购买力相当雄厚(顶端产品不差购买力,人家就是要买贵的)。
最受伤的就是中产阶级,可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在资产收缩,即使把屌丝盘卖出去,也有足够的购买力接住。而中产盘,因为中产群体本身萎缩,很难找到交易对手。这是一个购买力萎缩最为明显的区间群体。
其实上述分析,我们在B系列提到过,参考→B12 消费者只是辨别力差,又不是傻
核心就是,中产群体的“附加值”消费在收缩,也反映在房产消费上。这个逻辑,可能在2024年继续,中产盘、学区盘很难说有很好的表现,主要的企稳态势仍然要看超大城市的屌丝盘。至于豪宅盘,反正与你我无关,let it go.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作者)
请点赞、转载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