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小学塑胶跑道国家标准即将修订商家强制内容
作者:admin | 分类:装修建材 | 浏览:66 | 时间:2024-01-19 12:03:55近日,记者从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发展中心获悉,中小学塑胶跑道国家标准即将修订。 该中心起草的《中小学合成地面运动场地》标准目前正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网立项。 公告并公开征求意见。
据了解,修订后的标准适用于中小学使用的合成材料运动面层。 拟规定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的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拟加大设计、施工、环保、验收等力度。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公示方案主要是从保障中小学生健康安全的角度落实强制性要求。 强制性内容包括两点:与运动场地成品及合成材料原材料中有害物质限量要求相关的化学性能; 物理性能冲击吸收值、拉伸强度。
公示方案显示,标准中界定的有害物质是基于合成材料地面运动场的生产加工技术,考虑到可能对中小学生造成危害的呼吸、摄入和皮肤接触三种方式。学生。 其中,成品中有害物质测定的物质包括可溶性铅、镉、铬、汞等。可能释放的有害物质包括总挥发性有机物、甲醛、苯等; 原料中有害物质包括甲醛、苯、甲苯等,固体原料中限量物质包括可溶性铅、镉、铬、汞等。“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借鉴了现有强制性标准。考虑到用户均为未成年人,个人指标限值受到严格控制。” 相关负责人表示。
2014年以来,多地学校发生“毒跑道”事件。 一些不法商家使用有毒材料进行施工,对使用跑道的师生健康造成危害。 2016年以来,教育部多次与体育总局、环境保护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等部门就完善塑料跑道标准有关事宜进行协商。 (人民日报 张硕)
中国教育报:还塑胶跑道一张清洁无毒的面孔
近日,江苏、上海、陕西、新疆等地相继报道塑料跑道有毒、有异味,尤其是中小学,导致学生流鼻血、学校停课,甚至新建的塑料跑道被拆除,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全社会的关注。 。 不过,对于这一现象引起的争论,不少非体育设施领域的人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真正从事体育设施管理和建设的专业团队尚未表达明确的意见。
为了用科学的视角正确对待塑料跑道是否有毒的概念和现象,用专业知识解答如何建设合格的无毒塑料跑道,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了塑料跑道秘书长。全国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设施装备分技术委员会刘海鹏。
塑胶跑道的质量标准是什么?
记者:我们对跑道中毒事件非常痛恨。 那些失去良心的轨道材料制造商和工程师正在使用劣质原材料生产低价劣质产品来牟取暴利。 这个行业是时候该下功夫应对了,否则后患无穷。 但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塑料跑道与煤渣跑道、泥土跑道相比有什么特点呢?
刘海鹏:塑胶跑道分为聚氨酯型(复合型、混合型、渗透型)、预制胶卷和水性塑料。 聚氨酯是目前市场份额最大的传统材料,也是近期炒作的有毒跑道的主角。
聚氨酯全称聚氨酯,是主链上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 聚氨酯是以多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或小分子多元醇、多胺或水等原料与其他扩链剂或交联剂制成的聚合物。 聚氨酯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冰箱制造、交通运输、土木建筑、鞋类、合成革、织物、机电、石油化工、矿山机械、航空、医疗、农业等众多领域。 聚氨酯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作为生物医用材料逐渐被广泛应用,如制造人工起搏器、人工血管、人工骨骼、人工食道、人工肾脏、人工透析膜等。聚氨酯产品塑料跑道是其中的一小类。聚氨酯的多种应用。
记者:国家对聚氨酯塑胶跑道有相关的质量标准吗?
刘海鹏:目前我国塑胶跑道产品执行的相关标准是运动标准和环保标准。
体育标准包括国家标准GB/.6-2011《运动场馆使用要求和检验方法第1部分:田径场馆》和GB/-2011《合成材料跑道面层》。 两项标准均规定了塑料跑道成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包括苯、甲苯+二甲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铅、镉、铬、汞。 同时还规定了冲击吸收、防滑值、拉伸性能等物理性能。
环境性能标准有-2008《室内装饰材料用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2008《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HJ457-2009《防水涂料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国家标准——2008年《室内装饰材料用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是国内大多数生产企业采用和执行的标准。 建材行业标准——2008年《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根据有害物质含量将建筑防水涂料分为A、B级,并根据其性能分为水性、反应性和溶剂型。特性。 环保行业标准HJ457-2009《环境标志产品防水涂料技术要求》适用于挥发性固化防水涂料(双组份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单组份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防水涂料)和反应固化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涂料、改性环氧防水涂料、聚脲防水涂料)。 这些标准都规定了有害物质的限量。
记者:有害物质的要求与这些标准一致吗?
刘海鹏:上述标准中,GB/.6-2011和GB/-2011对有害物质的要求是相同的。 其他标准中对可溶性重金属含量的要求基本相同,但由于生产和施工工艺不同,其他有害物质特别是烃类有机物的种类和限量有所不同。 各制造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和产品类型选择不同的标准作为依据,并在企业的技术文件和销售文件中明确。
记者:当碳氢类有机物的要求种类和限量标准不同时,我们应该如何选择?
刘海鹏:建议在塑料制品的原材料阶段,可以执行-2008年和-2008年更严格的有害物质限量要求。 施工完毕后塑料场地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GB/.6-2011和GB的规定。 /-2011。
但目前,对于塑胶跑道铺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以及跑道上方空气的质量要求,尚无相关国家标准。
有毒塑料跑道产生的有毒气体从何而来?
记者:大多数人都能在有毒的塑料跑道上闻到刺鼻的气味。 这些有毒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刘海鹏:塑胶跑道的气味主要来源于聚氨酯胶中可能出现的氯化物、残留的游离二异氰酸酯、部分溶剂(甲苯、二甲苯等)的残留、残留的有机铅、EPDM彩色颗粒中残留的硫化物等。 黑色颗粒中残留硫化物、多环芳烃、溴苯添加剂等。 可能对人体或环境造成危害的化合物主要是聚氨酯胶中的氯化物、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苯类化合物、橡胶中的硫化物、多环芳烃中的各种化合物和颗粒、胶中的重金属等。 这些物质一旦超标,会导致头晕、呕吐、昏厥、癌症、呼吸困难,并对人类、动植物、环境造成致命危害。
记者:有报道称,有毒或劣质塑料跑道使用的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可能导致男孩绝育。 这是真的?
刘海鹏:从整体上看,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对人和自然都有一定的危害。 然而,有关塑胶跑道使用的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会导致使用塑胶跑道的儿童发生绝育的说法并无科学数据依据。 是值得怀疑的。 欧美相关法规对邻苯类增塑剂有较为严格的规定。 其中,欧盟于1999年12月7日正式做出决议(1999/815/EC),通过了临时禁令。 该禁令并未限制所有PVC玩具,仅限制3岁以下儿童口腔接触的PVC塑料制品中的六种增塑剂(DEHP、DBP、BBP、DNOP、DINP、DIDP)。 尽管欧盟对邻苯类增塑剂的限制范围正在逐步扩大,从最初的3岁以下儿童经口接触的PVC材料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到现在的所有儿童玩具、食品接触产品,甚至电子产品和医疗用品的限制关于增塑剂也进入了一个过渡期。 但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欧盟限制眼用增塑剂的使用范围是建立在眼用增塑剂可以进口、可以直接与人体接触的前提下的。 但眼用增塑剂的挥发性较低。 作为公共体育场馆的基础设施,不存在人体进入和长期接触的可能。
记者:目前,中国市场上的塑料材料生产商和工程师良莠不齐,一些无能、不专业的人为了获取最大利润,大量使用废弃原材料。 这些废料会使塑料跑道有毒吗?
刘海鹏:是的,一些不法厂家和工程公司大量使用回收聚醚、工业毒石蜡、催干剂等垃圾原料,并且为了降低施工时的难度,大量使用稀释剂(如甲苯、使用二甲苯和其他有气味的材料)。 重的、剧毒的稀释剂、蒂纳斯、汽油),添加廉价的无机填料,最终降低塑料材料的成本,肆无忌惮地生产一些剧毒、污染严重的非标准产品。 该产品不仅在摊铺过程中会对施工人员产生强烈的刺激和伤害,而且在摊铺完成后5年内不会蒸发干净,并且始终会有稀释剂的气味,特别是在炎热的天气或在强烈的紫外线下辐射。 每一次都会加速恶臭气体的释放,而这种气味总是会毒害校园和大气。 这样的场馆不仅不符合环保标准,而且其物理性能也不符合标准。 经常出现厚度薄、表面太硬、与地基脱层等现象,最终造成学校里的孩子和运动场上的运动员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事实上,如果配方科学,优秀的环保型塑胶跑道中的化学单体充分反应,上述化合物的残留量会很少甚至没有,因为反应完全,即使在跑道中也不会有任何气味。高温环境。 但如果配方不科学,反应不完全,肯定会有残留,这就是有毒气味的来源。
塑胶跑道适合“最低价中标”采购吗?
记者:有的单位在制定采购塑胶跑道招标文件时,规定了最低中标价格。 这种最低价中标文件会不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呢?
刘海鹏:是的,过去一年,全国新增了近3000家原材料生产供应商。 这些小作坊一年占据原始原料市场的50%以上。 没有资质、技术,或者没有生产管理制度,没有质量保证体系,没有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没有产品检验和检测手段,没有专业的生产人员和技术人员等,因此制造成本很低。
一些厂家非法使用有毒有害的低价劣质原料生产产品,在塑料原料中添加甲苯、二甲苯、丙酮以及重金属超标的劣质稀释剂、催化剂、溶剂等。 更严重的是,一些厂家使用芳香族化学品,并采用化学掩蔽方法来掩盖有毒气味,使这些原材料更加可怕。
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塑料原料生产企业基本拥有自己完整的管理体系和认证体系,以及一定的研发能力和检测手段。 这些单位在过去的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表现。 如今,这些单位正在被众多的小作坊所取代。
国内合格铺设的混合、复合型塑胶跑道市场价格一般在每平方米200元左右。 优质产品的价格在每平方米250元左右甚至更高。 透水性塑胶跑道市场价格一般在每平方米200元左右。 每平方米150元左右。 预制式橡胶履带材料的市场价格一般不低于每平方米380元,甚至更高。 低于这个价格的报价基本上可以断定不可能获得资格。
记者:前期准备阶段,采购各方应该做哪些功课?
刘海鹏:在前期准备阶段,相关采购方要详细研究各项标准对产品性能、原材料性能的要求,制定科学的技术要求。 在一些地方,购买者或业主一生可能只建设一次这样的场馆,没有更多的经验或时间去研究相关标准和技术,也无法了解体育设施行业的现状。 因此,他们可以在早期聘请或聘用某人。 咨询体育部门或专业体育设施技术机构提供技术报到服务。
传统的塑胶跑道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在生产和铺装过程中使用化学有机物质。 有毒有害物质限量的要求非常重要。 在施工过程中,无论施工公司获得哪种材料,都必须询问厂家的材料配比和施工工艺条件。 如果施工和搅拌时天气温度较低或材料反应较快,则会在材料中添加稀释剂。 这时必须联系厂家询问所需添加剂的品种、规格、型号等。 未经授权您不得再次添加。 其他化学助剂及固体原料。 有的厂家使用甲苯,有的厂家使用二甲苯、汽油等,这些材料必须适度使用。 过量使用必然会造成有毒有害物质的挥发。 最好使用毒性低、挥发快、不会长时间残留的溶剂,如乙酸乙酯溶剂。 施工时无异味,施工后无异味、刺鼻气味。 当然,最好使用比乙酯更环保的溶剂。
随着科技的进步,更加环保的预制式橡胶跑道材料和水性塑料跑道胶材料出现了。 无论是生产还是施工中,添加的化学有机物质都很少,这也大大降低了轨道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
记者:如何从有实力的正规企业采购产品?
刘海鹏:目前出现的问题大部分是企业不具备专业能力、在体育设施生产建设方面没有太多业绩造成的,或者是榨取利润后转包给一些承包商或个人造成的。 有的是建筑总承包商为了利润最大化向材料生产企业和施工单位开出极低的价格造成的,有的是建筑企业直接采购原材料或自行铺装造成的。
因此,在采购前期一定要做好调研,对生产厂家或施工企业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管理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特别是过往业绩进行详细调研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选择一家多年来诚信生产,拥有雄厚的生产能力。 具有较高业绩的制造商和公司参与了投标。 投标阶段应对各种材料产品的理化性能检测报告和制造商授权证书进行验证。
原材料应采用优质橡胶颗粒。 塑料场地的问题往往是由劣质黑色橡胶颗粒引起的。 劣质黑色胶粒一旦与粘合剂结合,就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塑料场地变黑、出油、粘在脚上。 EPDM胶粒应选择原胶含量较高、含油量较低的产品。 一般原胶含量不应低于13%。 施工前应向生产厂家索取产品合格证、产品出厂检验报告、产品使用说明书,以确保采购材料的质量。
如何保证塑胶跑道施工验收?
记者:在塑胶跑道施工过程中,很多建设者和监理人员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材料,完全不知道如何控制。 这种情况下,施工方和监理方该怎么办?
刘海鹏:现在招标样品一般要求物理性能达标,但也必须要求环保指标达标。 最后将样品与现场产品进行对比。 性能无法比较。 只需比较样品和产品的味道即可。
体育场馆建设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建设工程。 从选址到工程竣工,都需要专业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技术。 在地表施工方面,很多施工队伍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上岗,尤其是塑料场地施工。 为了拿下铺路业务,施工队不惜采用超低报价,采购超低价劣质原材料,鱼龙混杂。 许多中标者在低价中标时,自己无法实施建设项目,于是将工程分包给社会闲散人员,导致有毒有害物质公然进入施工现场。
工程监理是保证场馆质量的重要环节。 然而,目前我国还没有专业的体育设施工程监理单位。 很多监理工程师对此一无所知,缺乏关于体育场馆的基本常识和相关专业知识。 他们基本上完全依靠施工队伍和监理。 这只是走走过场,导致了被忽视的情况。 业主作为最终用户,应承担更多的监管责任。 建议原材料到达现场后,先进行取样和化学性能检测,送检样品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虽然这会稍微耽误工期,但从保证人体和环境健康的角度来看,耽搁是值得的。
记者:一些单位的竣工验收大多流于形式,导致很多体育场馆未能通过权威机构的专业检查验收。 质量最后一道防线如何确保竣工验收?
刘海鹏:很多工地施工单位的领导都在现场巡视验收是否通过。 他们还请当地所谓的专家进行验收。 他们的专业程度远远不如权威机构。 即使送到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很多送检的产品样品也不能真实代表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现场施工时,应要求施工单位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使用与塑料跑道相同的原材料制作相同的样品,或在竣工现场挖出样品,然后将样品送交有资质的专业人员。理化性能检测机构。 ,只有检测结果合格后才能进行工程结算。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