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房价要跌到什么时候?现在能不能抄底?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28 | 时间:2024-01-22 20:06:11
众所周知,在2023年下半年之前,我一直是北京市场所谓的“多头“。作为一个多头,我一直把房产当作投资资产的一部分来看待,所以我一直用资产投资思路来看房产问题。所以,这篇文章,我们跳出传统房产逻辑框架,开点儿脑洞。
今年大家对于房地产转向的问题,听到最多的逻辑就是,城镇化发展达到80%,没有增量空间;人口下降,需求减少;从而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但是,这两点不是突然在某个月份就爆发了,它是长周期共性问题,针对发展已极其成熟的一线城市,共性解释不了微观层面的个案问题的,一线城市必然从长周期共振走向短期差异化波动了。
今年的共振形势就是前高后低,政策拐点出现完全影响信心和预期。政策放松绝对是件好事,但中央与省理论与实际情况”出现脱轨。一线城市的转向是自上而下、由部级传导到市级,雷厉风行,雷霆之势,一个不落,荣辱与共。但是,四个一线城市情况并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执行层面的时间、细则却保持了一致。此外,每个城市的关联性政策也不同,第一次出台的政策不具有完全性。就像四个囚犯解开了各自脚上的绳儿,又被一根绳儿套在一起,最终不落儿,都得摔。
从四年K线来看,北京在特殊时期,市场走势都是相同的,年初小阳春加“金九银十“。但2023年没有,并且出现”缩量下跌“。由于房地产市场中,并不存在做空机制,也就是说,卖盘力量比买盘力量更强,且购房者的兴趣和信心下降。
在投资市场里,缩量下跌发生时,市场加速下跌或进入横盘整理阶段,投资者“割肉离场”或“观望持有”,直至出现底部回升信号。虽然缩量下跌期间,市场有可能迎来短期的反弹或技术性调整,但对于固定资产来说,做T这件事几乎不可能。当前对房产处置决策的核心指标应该是成交量。

另外,基于这张图,我们向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新房韧性更好的原因,就是投资里的估值逻辑。新房和二手房指数进行价格拟合回归后,新房的价格指数在二手房之下,结合新房产品更好、楼龄更新,其实相当于低估值股票。当然,只是相当于,毕竟房产由于其固定资产的固定性,在评估环节受环线、区域影响较大,尤其北京新房已基本集中在5环外区域。反之,剥离差异化因素后,同区域、同环线的新房与二手房之间的价格效应越强,也就是更好的区域、更好的环线,新房的涨价表现一定会比二手房更好。
关于能不能抄我的见解是,经过这些年A股市场的洗礼,绝大多是散户是抄不着底的,要么抄在半山腰,要么上不去一路干着急然后抄在半山腰。所以,如果你是居住需求,第一, 2800建仓,也跌不到2000去,根据实际居住需求及资金能力选择适合居住的产品,2500-3000点的震荡,对你的处置行为是没有太大影响的。第二,基于对每一笔血汗钱的尊重,在决策时,可以参照持有房产的价格指数和要换房产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个案分析。

以上,全是脑洞,没有依据,不通之处,权当看个乐子吧。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