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的一切都在上面的掌握之中,房价正在软着陆,央行降准也证明了这点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34 | 时间:2024-01-25 03:37:21现在楼市调控,越来越精准了。
在大数据的帮助下。
现在的楼市调控,都已经升级到了阻击枪的地步。
完全是指哪打哪了。
看到房价在春节前有超预期的下跌。
为了让这波房价不要跌那么惨。
央行直接降准。。
宣布2月5日降准。
大家可以看看,2月5日,已经是腊月26了。
等于是要过年了。
而在那个时候,大部分人都已经不上班了。
这个时间降准。
是一石二鸟。
第一。
可以帮助当下这个时间段的房东,让他们不要降价砸盘卖房子,让他们对2024年楼市小阳春更有信心。虽然说降准不能让所有房东都不砸盘卖房子,但是肯定会影响一部分房东的心态,让房东降价砸盘的心情没那么高。
第二。
可以让2024年小阳春来的猛烈一些,大家看时间就明白了,这笔钱,就是为了2024年小阳春准备的,降准的核心,是提高银行可以发放贷款的额度,也就是说,2024年春节完了,银行那边的贷款额度会非常充足。然后再配合本来就会发生的2024年楼市小阳春,就能起到一个叠加效果。到时候再配合上一次降息,以及北京、上海、深圳的郊区限购放松,2024年楼市小阳春就能更热。
真的是太机智了。
本来很多房东都要割肉卖房子了,现在一看到这种情况下,那么再咬咬牙,坚持1个多月,就到了3月份了。
干脆就等到3月份再卖。
其实上面现在调控楼市的思路,就很明显。
他们是不会让楼市的风向,形成一面倒的情况。
当房价比较弱的时候,他们就会出一些利好,引导大家觉得房价又有戏了。
当房价比较强势的时候,他们就会出一些利空,让大家知道楼市调控还在。
然后就靠这种手段,来实现房价的软着陆。
我们都知道。
日本房价当年是采取了硬着陆的方式,等于是在短时间内,就把日本房价给从高点到了最低的2折左右,而且,日本是新房、地价、二手房房价,都打2折左右。
所以日本之后,才用了30年走出来。
那我们肯定是不采取这种手段。
我们是想要让房价软着陆。
那么要让房价软着陆,就不能让房价再出现太大的波动,不管是大涨,还是大跌,都不行。
就只能是让房价在很小的一个区间里面波动。
这样的话,再依靠其他的产业发力,就是房价基本上不变,其他的产业继续发展,然后熬个10年、8年的,等其他的产业发展的差不多了,我们的房价也就软着陆了。
这是上面的整体思路。
其实这已经是楼市里面所有调控代价最小的了。
因为大家想想。
如果说采用日本的方式,那么等于是之前所有买房的人,除非是特别特别早的人,否则大部分房东都要成为代价。
而采取了这种方式的话。
成为房价软着陆代价的人,就只有那么几年内买房的人。而且,房价也没有跌,他们也只是说,享受不到房价上涨的好处而已。
这已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至于说让房价大涨,这也不太现实。
就当下这个大家的收入水平,你说房价大涨,不摆明了,等于是让房价泡沫变的更大了,那还怎么软着陆。
而且因为房价已经太高了,所以你哪怕是让房价一年上涨5%,都已经是非常高的数字了。
大家可以算一下,一套500万的房子,一年涨5%,那么就等于是涨一年涨25万。有多少人打工一年能挣25万的?
所以现在就没办法,只能是保持这个样子了。
现在想要让房价稳住,其实也已经挺不容易了。
如果不是我们有超级强大的手段,换成其他的地方,早就硬着陆了。
就说个最简单的例子。
国内2023年,全国二手房成交量,的确是比2022年要多,新房加上二手房的成交量,要高于了2022年,这说明,楼市的需求的确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
全国的待售二手房数量,增加的要远高于了二手房成交量。
这两年很多城市的待售二手房数量,都是翻倍的增加。
而且,这还是建立在,很多城市的限售都没放开。
只放开了限购,限售在还那控制者抛售二手房的数量。
那么大家想想。
要是没有限售,这个待售二手房数量,得增加多少?
有限售,待售二手房数量都翻倍了,没有肯定是增加更多了。
大家再看看房租。
之前很多房产专家说。
上面搞保障房,是为了把房租抬高,让大家租高价房。房租要大涨了等等的。
但实际上呢?
别说2022年这种特殊时期了,就是2023年,各大城市的房租,尤其是3室、3室以上的房租,都跌的特别厉害。
那些人说好的涨房租,最后涨到哪去了?
房租是和大家的收入,高度相关的一个指标。
不是靠炒,就能炒起来的。
大家可以仔细对比一下各大城市,棚改拆迁前的房租,和现在的房租对比。
大家会惊讶的发现一点,房租的涨幅,远远的低于了房价的涨幅。
而且2018年的时候,当时也有出现了很多想要把房租炒起来的机构,他们都不是单枪匹马,人家是机构利用租房贷款,来抬高房租。
结果是什么?
后面各种暴雷,霹雳吧啦的。
房租又下跌。
大家想想。
从2015年之后,房租也就只在,棚改拆迁最火热的时候,靠着那些租房贷,涨了一波,之后从2019年开始,房租就已经出现不景气了,一直在调整,这两年还是继续调整。
房租是和收入高度绑定的指标。
收入不涨,房租涨个毛线。
那么现在就又遇到一个尴尬的问题。
现在各大城市,一线城市也好,二线城市也罢,房租的回报率都不高,尤其是次新房小区,普遍是只有1%左右。
现在银行的大额存单再低,也有2.5%到3.5%,你说这些次新房房租回报率这么低,房价再涨,房租又不涨的话,真能下得去手吗?
所以上面能把房价稳定在这个程度,已经是很难的事情了。
彭叔可以理解那些中产想法。
过去太多的人,依靠房价上涨,实现了阶级的跨越,真正的改命了,所以很多人都已经形成了路径依赖。
最典型的就是那句话。老百姓不买房,靠什么才能跑赢通胀?
但客观来说。如果连老百姓都能跑赢通胀,那这个社会是不是有点太奇怪了?
你看全球不管哪个国家,有哪个是可以靠投资,来跑赢通胀的。
普通人想要跑赢通胀,都是靠劳动+资产收益,然后跑赢通胀,而不是说,单靠一个投资,就能跑赢通胀的。
过去是因为有时代的红利。
所以大家才产生了那种,普通人纯靠投资,都能跑赢通胀的幻觉。
后面当这种时代红利没有了以后,普通人还是要回归普通的状态。
最后:
根据彭叔的观察。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年收入应该是他资产的5%到20%之间,就是这个人平均的年收入如果是一年50万,那么对应的,这个人的资产最小应该是250万,最多的话应该是达到1000万,如果说这个人收入只有50万,但是他的资产却超过了1000万,那么后面就会出现各种事情,来让这个人的资产缩水,又跌回这个比例当中。也可以理解为,财和认知不匹配,后面又会跌到一个匹配的阶段。
所以大家如果超过了这个比例,那么就要当心了,别瞎折腾了,能守住就已经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