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房价猛踩刹车,租金也守不住了?二手房业主,集体破防

作者:admin | 分类:企业名录 | 浏览:39 | 时间:2024-01-26 08:40:37

写在开头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好朋友,大家放心关注。他就是实力操盘手仨哥他从40W 资金2年半时间一路做到了500W,每天都是坚持实盘,如今新开一个户重新挑战我保证只要你看一眼,绝对就会爱上!

?点击打板养仨名片关注起来


编辑  |  长岛

来源 | 楼市黄大大

作者 | 瓜片

房价跌了又跌,不少业主开始达成共识:

房子我不卖了,收租总可以了吧。

殊不知,这条看似躺平安稳的“退路”,已经被抄了!


一份机构报告,把全体二手房业主整破防了。

上个月,纬房和贝壳联合发布《2023三季度中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报告》,给出了一组惊悚的数据:

40个重点城市里,有30个城市租金环比下降。

万万没想到,连一线城市也扛不住了。这份报告发布之后,“一线城市房租跳水”冲上了热搜。


最惨的是上海。跟2023年二季度末相比,上海三季度住房租金下跌2.12%。

同一时期里,40个重点城市的平均跌幅也只有 0.99%。


寸土寸金的上海滩,租金居然领跌全国。最难讨价还价的上海房东,也不得不开始让步。

一位上海房东抱怨说,自己手里有套一室户老公房,月租能达到6500元。

因为距离陆家嘴核心区仅仅2公里,过去根本不愁租,一年下来稳稳收租7.8万。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自从四季度原来的租客退租之后,房子一个月没租出去。于是他把租金降到6000元,又降到5500元……

深圳环比跌幅为0.93%,仅仅够到了平均水平。

北京和广州也没能幸免。跟二季度相比,这两座城市的住房租金环比下跌,跌幅分别达到1.28%和1.32%。

广州的朋友告诉我,他去年10月初退租的房子,是一个老小区楼梯顶层,到现在没租出去,空置时间近3个月。

而且在他退租前半个多月,房东已经把房源挂平台了,但来看房的客户只有:

1组。

北京中介开始暗暗较劲,服务费可以再压低一点。

房东和中介的日子不好过,二房东也明显被“拖累”了。

某大型住房租赁服务企业的内部人士表示,公司去年年底已经搞了一大波“人员优化”。

目前公司管家正在跟个人房东谈判,要求增加空置宽限期,或者同意降低租金。

租赁市场的阵阵寒风,给广大二手房业主敲响了警钟。


说实话,四季度本来就是淡季,租金本来就是一年当中的“洼地”。

但是,今年租赁市场的艰难程度,很多老房东都有点措手不及。金领遍地走的北京金融街,一套三居租金相比旺季降了整整1000元。

业内人士也忍不住感叹,2023年四季度的租房季,比以往时候来得要冷一些。

一切价格波动背后,根本都是供求关系,租赁市场也不例外。

需求方面,对广大京漂、沪漂、广漂和深漂们来说,2023年底的关键词不是“升职加薪”,而是“减员增效”。

很多大厂都是有租房补贴的,“厂区房”的租金往往比周边高出不少。大厂员工“被毕业”之后,谁能继续负担高额租金?

供应方面,北上广深一房难求已成过去,出租房开始“过剩”了。

2023年12月,一线城市在租量环比上升10.92%,同比上升34.41%。

据“壹地产”,有中介说老小区基本一半以上都是租售状态。比如西坝河东里之前只有40套左右的出租房源,现在却一下子增加到60套。

多出来的20多套,大多是原先打算卖房的业主。

也不怪他们做出这样的决定。如果房子好卖的话,很多人根本看不上每月几千块租金这种“小钱”。

然而,随着挂牌量屡创新高,房价屡创新低,二手房业主们渐渐达成一个共识:

比起割肉几十万、几百万大甩卖,不如先放出去收租,等市场回暖了再做打算。

俗话说“英雄所见略同”,但英雄数量太多了,也会阻塞交通。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广州个人业主出租房源显著增加。

与此同时,房源出租速度却明显放缓,成交周期已经超过2个月,是一线城市里最久的。

2019年、2022年和2023年的1-10月
贝壳平台一线城市个人业主房源房源成交周期(天)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

“售转租”曾被二手房业主们视为一条退路,可是退路上人满为患。

坦途卷成了红海,也就退无可退了。


乐观点,一切都逃不过周期的魔掌。

相信随着经济复苏,大家的钱袋子鼓起来,租赁市场会迎来新一轮的繁荣。

只不过,二手房的春天不会是阳光普照。

君不见,最大的灰犀牛,正在悄悄杀入战场。

广州住建部门刚刚公布了2024年的工作计划。其中一项数据,足以让无数房东倒吸一口凉气:

广州2024年计划筹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1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10万套。


10万套,这个体量有多恐怖呢?

我在两个平台上搜索了广州目前待出租的房源数量,一个是10万套,一个是13.7万套。


想象一下,10万套保障性租赁房进入市场,必然会对租房格局产生颠覆性的巨大冲击。

这样的冲击,我们已经在其他一线城市看到了。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直言:2023年上海的保租房、人才房集中入市,明显吸纳了不少需求,租个人房东房子的租客就少了很多。

需要留心的是,保租房目的在于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中低收入群体的基本居住需求,所以在户型设计方面,基本都是单间、一房、两房等小户型。

在租赁市场,与之形成直接竞争关系的,第一个就是老破小。上海房东们,已经感受到了第一波冲击力。

从2017年开始,上海已经累计出让超过200宗租赁住房用地,可以提供超过25万套租赁住房,其中大部分为保障性租赁住房。

官方数据显示,上海保租房项目分布在16个行政区及临港新片区,大部分位于中心城区(约占61%)。新建类项目中,中心城区的占比也超过了4成。

在规划选址方面,差不多有一半项目位于轨交站点周边。

不仅如此,约8成地块辐射覆盖各类高校及科研院所、科创园区、产业集聚区、商业商务集聚区等租住需求集中区域。

居住需求集中的地方,即便是新建区域,生活配套的成熟速度也会很快。

@真叫卢俊 曾经探访过上海的某个保租房小区,结果发现,室内家电,从空调、冰箱到微波炉都是全新配置。不用交物业费,但也有相应服务。

另一个小区更夸张,不仅拥有28℃恒温泳池,健身房、拳击馆、瑜伽室、阅读区等一应俱全。

来源:真叫卢俊

楼龄更新、租金更低、配套更完善,位置也不差。

老破小,拿什么跟人家打?


奉劝广大二手房业主一句(尤其是老破小、远郊区),长痛不如短痛,趁早放弃幻想。

卖房这件事,真得提上日程了。

全文到此为止,如果喜欢,请点下“在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