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告诉大家一个坏消息!比房价暴跌更“担忧”的事,3个“大麻烦”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23 | 时间:2024-02-05 01:40:52

没想到,2023年的楼市竟然会出现持续性下调。最初大家总以为,随着疫情的渐行渐远,消费上来了,人们的购房需求也将大幅提升。

然而没想到的是,除了一二月出现巨大短暂的回暖行情以外,三四月份开始,整个市场有又进入了调整周期。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1173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8.2%;商品房销售额116622亿元,同比下降6.5%,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6.0%。

此外,据中指研究院监测,50个代表城市2023年商品住宅批准上市面积同比下降超10%,月均批准上市面积约160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约11%。

可见,不仅仅是需求端表现较弱,供给端同样表现整体偏弱。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大家对市场的信心依旧不足。

不过,2023年的楼市政策环境,却接近十年来最宽松阶段,这一年,新政策接踵而至,降首付、降利率、认房不认贷……房地产的格局开始重塑,部分市场也出现了小幅回暖。但就全国而言,市场没有普遍复苏,分化的态势仍然在持续。

尤其是一些人口外流较严重且产业经济不足的城市二手市场,随着市场的逐步回暖,不少持有多套房的家庭也在借机疯狂抛货,为了快速变现,甚至已经有一些地方小区业主开始了价格“保卫战”,自发组群劝诫抛货业主“莫要降价”。

奈何市场再暖,也暖不了一部分人的口袋。大环境复苏需要时间,企业订单不足,收入大幅下降,无奈之下,有些业主就只能抛房稳定生活。于是,不少人开始担忧,随着抛货潮的来袭,降价可能在所难免。但是行内人士却觉得比起房价的下跌,更令他们“担忧”的是,这几个麻烦,如今正在一一兑现:

01 市场供过于求

经历了20多年的楼市上行,外加棚改大拆大建,很多三四五六线城市的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供过于求,不少人手上除了持有多套商品房,甚至有些人名下有多套还建房。

来看几个数据:

截至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住房拥有率已经达到96%,户均到1.5套,其中有超42%的城镇家庭拥有两套甚至更多房产。

此外,去年住建部也公布了一个令人较为震惊的数据:全国城乡的房屋建筑,已经达到了6亿栋!

尽管这里面不仅包括宅基地,还包括非住宅用建筑,如商业、酒店、办公、学校、医院、工厂等。但是仅以一栋楼住10人来计算,相当于可以容纳60亿人居住,就足以表明市场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供过于求。

此外,近些年来即使房地产市场环境不理想,但是开发商们并没有停止建房的步伐,这就意味着,随着时间的偏移,房子供给只会有增无减,这种情况下,哪怕市场再回暖,对于本就供过于求、且人口外流严重的三四五六线来说,想要回到过去的大行情中,也几乎不可能了。

02 二手市场流动性被锁死。

过去,老百姓买房最愿意选择二手房,主要也是因为二手房价格优势更大。可如今,随着房企债务压力的不断上升,为了快速回笼资金,房企们已经开启了补贴、优惠、买送等各种直接或间接的降价模式。

再加上相比二手房,新房不仅具备产权年限优势,同时装修风格、以及小区布局也比二手房更新潮。随着二手房的优势越来越低,二手抛房量的激增,也意味着其在市场的流动性也会越来越弱。尤其是那些老房子,老化问题严重更会加剧这种房子在市场的流动性变得越来越弱。

03 持房压力越来越大

一旦市场出现供过于求,过去那些炒房客群体想要房子快速变现的难度也会变得越来越大,不仅如此,一旦房子卖不出,市场因供给过大导致的价格下跌也会加剧他们的房子贬值。

此外,毕竟很多炒房客都是贷款炒房,他们当初买房正值房地产市场上升期,不论是房价还是房贷利率都是极高的,如今房价下行,房子变现困难,如果能卖掉,肯定要亏本金和近几年的房贷。但是一旦成交困难,继续持有,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就更大。

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的不断增加,三四五六线城市产业经济单一的地区,持房者就会面临卖不掉又租不出去的困境。届时,哪怕房子空置,他们也不得不面临缴纳物业费、取暖费,甚至很快即将来临的房产税压力。

可能最倒霉的就是那些手上只有一套住房,但是房子又刚好买在了空置率超高的小区的业主们,他们不仅要面临房产的贬值,还得面临因为小区空置率太高而无法享受全面的物业服务,毕竟物业公司也会因为小区的空置率太高无法提供更多物业服务。

但是即使如此,业主们也不能以此为理由而拒绝缴纳物业费,也就是说,对于那些居住在此的业主们,他们不仅每月要全款支付物业费,还无法享受更充足的物业服务,甚至还要忍受房子贬值,周边配套不完善,居住极其不便利。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