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房价目前高度:主动权已经回到购买者手里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18 | 时间:2024-02-09 01:03:27

我们要清醒的看待市场供需量价基本问题,如果卖不动,就是价格高了,而不是需求少了,需求是可持续的,但价格不是可持续的,过去很多年里,我们经过了很多个周期,我们很多人似乎都有一个信念,就是每个波动的周期之后,房价似乎会永无止境的涨下去。

房价一直不理性的涨,有利于少数人,而不是多数人,但多数人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包括政策也是。这个是主要的逻辑主线。

或者有人讲,因为房子随着货币的扩张会不断的涨价,这种论调犯了基本常识的错误,房价上涨的核心动因是收入的上涨,而货币的扩张不能直接构成收入的上涨,货币的扩张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能,而非粗放的无效的投入,所以从传导性和效果比例来看,跟收入的比例不是非常协调的,但从我国的经济基本面来讲,肯定是正相关的,但未必所有的资金和收入都流入楼市,这个也是楼市价格不会一直非理行上扬的原因。

房价超出购买者购买力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就是有价无量、然后价格调整后才有量这个是一个主要的标准。当然,我们也不排除一些,根本没有需求的地方,为什么这些地方没有需求了,因为价格的调整,让需求的力量可以往更加匹配需求的地方演进,譬如我们说的这个视高的刚需,难道跟主城区五加二的二手房没有直接关联性么?有直接的关联性,五加二的二手房的价格走低和抛售的趋势,实际上对刚需购房者是一个好事情,他们不用把家安在距离高新区还有四五十公里的地方。

当然,我们不是刻意的去怜悯谁,市场经济本来就是崇尚竞争、优胜劣汰的,但价格被竞争的一定高度,甚至出现了透支的情况,甚至出现了过度乐观引发泡沫的情况,那么,价格就会被扭曲到一个高度,从而主动权易手。

为什么在扭曲的过程中,会发生限价这种情况,如果不限制价格,那么会跌的更惨,视高没有限价,直接腰斩,而主城区限价了,没有扭曲到普遍的四五万,那么看看现在真实的购买力,即使是改善,对应多少价格呢?

如果能够保证基本的量,那么成都楼市一枝独秀,还是源自于目前购房者对于目前的房价还能承受,但我们前面分析过的近郊的价格,已经明显传导到地价和土地市场的冷却。如果能够匹配客户需求和客户购买能力的供应,将是有效供应。目前不符合这个阶段规律的,那么就是无效供应或者是无效库存,以时间换取空间的长度,但如果到了一定程度,将不被空间允许。

我们这代人,因为房改,将自己的大部分收入与房产高度关联,不要否认自己为城市建设做出的贡献,我们购买的房屋不仅仅是房屋本身,而且也对应了城市各项配套服务的建设,都需要通过土地财政的投入才能兑现发展,但是,房价总得有一个度,跟收入匹配的一个度,当到了一个高度的时候,还是我们的收入说了算,占据主动权。否则,无论是土地还是房屋、还是规划的新区,供应的有效产能能否落地,不是单纯靠预期和想象。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