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的通知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14 | 时间:2024-02-24 00:52:26
一、统筹推进漏损治理工程建设
(一)推进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二)提高居民加压调蓄设施专业化运维水平,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5.推进居民加压调蓄设施专业化运维。推进标准化泵房建设,由供水企业统一管理(黑龙江省富锦市,江苏省无锡市、苏州市,湖北省武汉市)。
理顺“政府—供水企业—居民加压调蓄设施企业—物业—业主”之间的关系,当地供水企业牵头成立居民加压调蓄设施专业化运维企业,逐步接管居民加压调蓄设施(河南省平顶山市)。
针对全市2000年前建设的既无物业管理、又无加压设施(“双无”)的老旧居民用户共用供水设施老旧等问题,印发实施《广州市推进供水服务到终端工作方案》,新建改建老旧供水管道和附属设施、更新改造二次供水设施及配套设备、更换不锈钢水箱等,将改造后的用户共用供水设施移交属地供水单位维护管理,实现专业化运维(广东省广州市)。
(三)建立健全用水分区计量体系,完善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
6.因地制宜实施分区计量。按照《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工作指南》,采取“自下而上”的模式进行分区建设,实现水量数据的实时传输和有效分区域监控(河北省唐山市)。
7.优化用水计量策略。根据用户实际用水与计量水表的匹配度,对用户计量表进行按需“缩径”换表,有效减少计量漏失水量(河北省廊坊市)。
根据非居民重点用水户水量的动态变化情况,合理确定水表口径并及时更换水表(山西省高平市)。
对用水量较大用户安装用水远传计量表,实现数据实时采集监控,对水量飙升或骤降的用户,及时筛选报警,对没有安装远传终端的表计,加密抄表频次(辽宁省阜新市)。
(四)合理调配管网压力,保障管网高效节能
9.实施分时段压力调控。在供水主干管网运行水力性能评估的基础上,合理设置智能调压阀,对水厂和泵站进行多时段压力调控,在保证用户端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供水管网压力,实现“高峰不低,低峰不高”的供水管网压力调度目标(江苏省苏州市)。
10.开展分区压力调控。合理划定压力分区,对压力偏高的供水管网加装智能调压阀,分段分区调压,有效降低爆管频次,减少漏损水量(江苏省苏州市、宿迁市,山东省临沂市,海南省儋州市,云南省楚雄市)。
(五)开展供水管网智能化建设,提高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的信息化、智慧化管理水平
将抄表方式由单双月混抄改为按月抄表、定日抄表、定点抄表,保证每个区域水量统计时间为同一周期,有效提高基础数据准确性(湖北省荆门市)。
结合老旧管网改造计划和实施情况,同步更新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管网基础数据,确保数据时效性和准确性(湖北省利川市)。
13.开展夜间最小流量分析。组建专业的供水管网数据分析团队,在分区计量的基础上,对夜间最小流量进行数据分析,并与考核表水量进行比对,辅以人工检漏验证、用户用水习惯分析等方法,用经验法和比较法综合判定是否存在管网漏水,及时发现水量异常情况并迅速处理(湖北省荆门市、湖南省邵阳市、云南省玉溪市)。
划定单体楼、居民小区、城中村等五类居民供水单元,构建“一图一表一排名”展示和分析平台,建成供水单元精细化管理系统(广东省广州市)。
在传统检漏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噪声检测设备,构建渗漏预警体系,划定重点检漏区域,合理分配噪声检测设备的投放数量及移动频率,辅助人工检漏缩小漏损排查范围,提高漏点检测效率(湖北省利川市)。
二、建立健全漏损管控长效机制
(一)切实落实地方政府供水管网漏损控制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水价形成与调整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作为落实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目标的责任主体,成立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作,细化分解各部门职责分工,协同推进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作(河北省唐山市、山西省高平市、辽宁省阜新市、湖南省常德市、甘肃省定西市等)。
(二)督促企业落实责任,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3.企业设立控漏工作小组。供水企业成立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和目标,及时跟进漏损治理工作进展,定期进行工作调度及总结,定期上报漏损治理工程进展,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将产销差或漏损率指标纳入供水企业考核体系(江苏省苏州市、宿迁市,山东省济南市,河南省郑州市等)。
供水企业制定《管网巡查保护管理办法》《管网抢修管理办法》《重大爆管应急处置预案》等制度,加强管网巡护,规范抢修作业流程(四川省成都市)。
5.健全控漏激励机制。制定产销差治理激励方案,体现“多劳多得”原则,设置漏损控制奖励,通过行为激励和目标激励两种方式,激发员工在漏损管控上的积极性、自主性(福建省福州市)。
将节水工作作为重点内容,与企业员工绩效直接挂钩,提高漏控工作相关单位与岗位的考核权重以及兑现基数,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湖北省荆门市)。
(三)加大资金投入,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
借助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政府主导出资70%,供水企业出资30%,推进老旧供水管道改造,实施成效显著(云南省玉溪市)。
附: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
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方网站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