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央行首提“17字”!涉及楼市监管!如何解读?2024楼市新风向?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14 | 时间:2024-03-08 18:55:39

👉🏻 房地产 / 建筑 / 生活 / 热点 👈🏻

 🏠

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召开,指出今年GDP增长预期目标将继续设定为5%左右。与此同时,指出今年房地产相关工作重点为:

1

积极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以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3

优化房地产政策,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给予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楼市政策方面,掌管“钱袋子”的央行早已在2024开年伊始就作出了“重磅”发声。

1月4日至5日,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举行,共部署了十大项工作。其中最大亮点之一便是,首次出现关于房地产市场的“17字”表述: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

这释放出什么信号?会带来哪些影响?将“引导”2024中国楼市新风向?

“维稳”信号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首次提到,意义当然不一样。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一“17字金句”对房地产市场释放了相对积极的信号,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央行已经关注到了目前房地产行业的下行趋势及相关风险,将更主动致力于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也表明未来的楼市监管或将迈入一个新纪元。

那么,当下楼市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又有何风险存在呢?

楼市下行

回顾2023一整年风雨路

整体来说,2023年楼市表现不佳。开年后的两个月时间里,楼市迎来了一波“小阳春”,市场短暂回暖,然而好景不长,随后出现的“降价潮”仍让市场信心受到重创。此外,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定调楼市,各地政府部门积极响应,之后频繁优化楼市政策,如官宣“认房不认贷”、放开限购、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降首付比例等,力促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政策环境已接近2014年那段最为宽松的时期,但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居民收入预期弱、房价下跌预期仍在等因素依然制约着市场修复节奏。

(点击图片查看文章《出大招!北上同日降首付!一线楼市2024年稳了?》)

具体来看一些重要数据:

房价方面。在新房市场,2023年12月全国重点百城新房均价为1.62万元/平,环比上涨0.1%,是自2023年9月份以来连续四个月环比微涨。这意味着什么?有数据显示,同期人均可支配收入3.92万元/平,若按照夫妻两人计算,也就是说,至少需要16年才能全款购买一套新的小户型住宅。在二手房市场,2023年12月全国重点百城二手住宅均价为1.5万元/平,同比下降3.66%。至此,二手房市场均价已连续10个月下滑,年内“前高后低”特征明显。

销售方面。202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约11.17亿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5%,创2012年以来新低。同时,全国商品房销售额约116.6亿元,同比下降6.5%,创2016年以来历史新低。

(图源:国家统计局)

过去一年,尽管各地政府相继推出救市政策,但楼市下行依然“势不可挡”。央行提出这17个字的楼市调控方针,无疑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缓解市场下行压力,稳定楼市预期,既要防止房价过快上涨,也要避免市场过度降温,从而实现楼市的可持续发展。

(点击图片查看文章《新政“组合拳”之下,上海楼市一路看涨!买房时机已至?购房者如何抉择?》)

房企危机

需采取更积极措施加强监导

近两年来,国内接连有不少房地产公司出现了债务违约问题,而且这种情况在未来可能还会继续。若房企因债务问题陷入困境,许多在建的房地产项目就很有可能成为烂尾楼,而这是购房者以及全行业都不愿意遇到的情况。

住房交付关乎购房群众的合法权益,关乎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乃至关乎整个宏观经济和社会稳定。2022年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明确提出“保交楼”、“稳民生”。自此,“保交楼”成为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积极推进的重要责任,也是各大房企攻坚克难、重点落实的重大任务。

2023年,在房地产行业经历深度调整的大潮中,保交楼工作整体而言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3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竣工面积约9.9万平方米,较去年增长17.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约7.2万平方米,增长17.2%。

但不可否认,仍有一批老、大、难的存量项目面临较大压力,推进保交楼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究其核心原因之一,或许在于资金“活水”。2024政府报告明确提出,“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给予支持”,这意味着今年政策端投放的资金“活水”有望适时加强,能够促进房企资金和房地产行业的良性循环,推动房地产市场企稳回暖。

支持引导与监测管理需相辅相成。除了积极推进保交楼工作,有关部门也需要高度关注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状况,针对房地产行业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监测市场舆论动向,强化对市场预期的前瞻性指引,防患于未然。

本次央行积极表态,“要强化对楼市的监控和分析”,其用意不言而喻,反映了政策端为更好地、更加积极地监管房地产市场的决心。

尽管央行无法对房产进行直接干预,但是它可以通过资金配置来维护好房地产的健康发展。据统计,仅在2023年11月,央行就向民营房企输血超过300亿元。此外,中指研究院数据表示,截至2023年11月,房地产企业债券融资总额达到4138亿元,环比增长49.4%。

央行在此次工作会议中也强调,将提供资金让优质的房企接手,保障购房者能够拿到房子。另一方面,对于采用杠杆、想要“以小搏大”的开发商,央行也会进行一系列整治,最大程度杜绝债务危机的发生。此外,央行还提出,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解决房企的债务问题。这一系列新规,对房企来说无疑是久旱逢甘霖。

(点击图片查看文章《李嘉诚七折卖房背后,原来隐藏这四大真相!》)

定调2024楼市

提振住房消费者信心

央行的“17字金句”不仅是对当前市场状况的回应,也是对未来市场走向的明确指引。

而2024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房地产相关工作的颇多着墨,更是进一步清晰定调今年楼市。

可以大胆预测一下,在一系列新政的指导下,2024年中国楼市或将呈现出稳中有进的态势。房价得到有效控制,市场投资更加理性,土地市场更加透明,有利于实现楼市的长远健康发展。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楼市调控并非一蹴而就。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如市场供需失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这就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推进楼市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可以从这次央行的发声中获得不少启发。主要有2点:

一方面,未来房地产市场下行空间有限,或将逐步恢复正常,大家可保有购房信心。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相当于给楼市上了一个“保险”,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各方以信心。如果房地产市场销售额继续下降,央行可能会继续下调房贷利率,以刺激刚需入市,而就在2月20日,央行也确实大手笔的宣布了一次超出市场预期的降息。如果房企面临资金链断裂等问题,央行可能将采取更多措施,帮助解决融资等难题。这些都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确保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对于住房消费者而言,有了政府的保驾护航,购房时即使遇到再差的情况,心中也会有不少底气。

另一方面,未来的房地产走向,已进入一个新赛道,大家仍需理性看待,深思熟虑后谨慎入场。过去一年,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不小的波折,政府频繁出台各种政策试图稳住市场。眼下,2024年的房产政策已经展现出全新的面貌。不仅央行对房地产行业进行诸多积极表态,2024政府报告中也提出:要优化房地产政策、标本兼治化解房地产风险。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由此可见,政府已经开始着手解决刚性需求,同时也没有忽略改善性住房需求,这无疑会对市场预期产生积极影响,提升住房消费者的信心。当然,任何政策的实施都需要市场的反馈和时间的检验。普通老百姓重点要做的,仍是了解自己的真实买房需求,实时掌握最新市场动态,多方考虑,审慎“上车”,做到“选好房、买好房、收好房”。

(点击图片查看文章《买房如何选楼层?四大“黄金楼层”别错过~》)

参考资料:

专聊房君,央行再定调2024年楼市!首提“17字”,真急了

房地产楼市通,央行再调2024年楼市!首提“17字”,这次是真慌了

时代在线,中指院:中国房地产市场2023总结 & 2024展望

房地产导刊,重磅!政府工作报告定调2024年房地产方向

晨曦资管,存量攻坚——2023年“保交楼”工作年度观察

城市发展集团持续扩张

上海项目

苏州项目

重庆项目

深圳项目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