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台前:宅基纠纷新房施工两度被阻!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20 | 时间:2024-03-17 11:00:08

免责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作品版权问题烦请告知,我们及时予以更正删除。

“真的感谢你们,这事儿像石头一样压在我心头这么久,现在终于能继续动工了”。近日,台前县公安局马楼派出所兰亭苑警务室成功化解一起因宅基地边界不清阻挠建房施工的矛盾纠纷,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陈某(本文内当事人皆为化名)与郭某两家前后相邻,西侧有一条集体所有宽3米的水泥路。前些日子郭某家翻新房屋,陈某以水泥路维修时郭某未出资为由阻拦运送施工材料,郭某坚持道路为集体所有,双方各说各理、不互相让,多次发生争吵。兰亭苑警务室民警了解到这起矛盾纠纷,立即召集矛调团队入村登门开展矛盾化解工作,经初步调解,双方态度缓和,陈某同意郭某使用水泥路运送材料。

但在后续回访过程中,民警了解到郭某家新房仍未开工,陈某依然对施工进行阻挠,马楼派出所经研判认为是重大矛盾纠纷,立即向镇矛调支援中心报告,中心派出所司法所、自然资源所工作人员、村“两委”干部与派出所民警组成矛调团队,进一步开展化解工作。

矛调团队登门同陈某谈心谈话,经过耐心沟通这才了解到,陈某的心声,原来深层次的原因是两家房屋都已年久,且地界模糊,这次郭某家率先翻新,陈某怕今后地界更加难以界定,影响自家的利益,民警登门调解矛盾时,陈某碍于“面子”没有明说。矛调团队立即核对宅基地“底账”并现场测量,随后“面对面”开展工作,依托优秀传统“让”文化,向双方讲述爱国名相张英“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六尺巷”历史典故,劝解双方要“耕者让畔,讼者让田”,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人三分得便宜,并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讲法律、讲人情。

3月12日,在矛调团队不懈的沟通调解下,双方当事人均表示愿意做出让步,在矛调团队见证下确定了宅基地边界,并自愿签订调解协议。

本文版权归台前警方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不合理的转载和篡改  责任必究

台前名胜古迹

将军渡

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12万人以孙口为中心渡口强渡黄河天险,挺进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为纪念这一具有历史转折点意义的伟大事件,1981年6月,台前县人民政府在孙口村南临黄河大堤北侧立碑纪念。2005年3月被列入河南省红色旅游景点。2006年投资30万元完成一期工程,建成了将军渡纪念馆。2007年投资245万元完成二期工程,建成了纪念碑及广场。2014年投资2000万元建设三期工程,建成了主题纪念馆及浮雕碑刻长廊。

八里庙治黄碑刻

200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文记载了治理河道的过程,用工、用料、建闸数及建闸地点,是除害兴利的经验总结。碑的撰文及书丹均出于徐有贞之手,书法挺拔秀丽,柔中有刚,气韵神采俱佳,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此碑是治黄史上的重大发现,是研究治理黄河与漕运并举的珍贵资料,另有明代镇水兽、铁鼠各一,明代祭祀碑一通,清顺治重修大河神祠碑一通,均为珍贵文物。

魏氏墓碑

200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碑原位于张秋镇西南,1986年移至夹河乡张广村内,有明代碑6通。魏君墓表碑记述了始祖魏绍随明太祖起事,后随燕王扫北屡立战功及其子孙受诰封、玄孙女为王妃等事。

张公艺墓

位于孙口乡桥北张村南20百忍堂0米处。1963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公艺祠堂始建于唐嗣圣元年(公元684年),以张公艺向唐高宗敬献百忍的典故,命名为“百忍堂”。1994年,县人民政府拨款1万元,张氏族人集资3万元,重新在孙口乡桥北张村南建起百忍堂。

晋王城遗址

位于吴坝乡晋城村内,1957年、1976年先后被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河南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深翻土地时,在晋城村附近挖出许多人骨、马骨。60年代北城墙尚存残余部分,长约5米~6米,土质坚硬,性能耐火,村民常挖城墙土垫屋基或盘火炉。至1977年,地面上城墙全部被毁。该遗址地表面现立碑一块。

蚩尤冢

当地蚩尤冢人称蚩尤坟,位于今城关镇后三里村东南约300米处。该冢西南1公里有一村名尤坊,以邻近蚩尤冢而得名,后讹称油坊。1933年黄河决口,蚩尤冢淤没。后附近村民在原址堆起一土冢,占地1亩。1956年,该冢被铲平,辟为耕地。

古贤桥

张公艺墓前的古贤桥又名“访贤桥”,位于孙口乡古贤桥村南100米。2006年4月,濮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和台前县文化旅游局协作,按照河南省文物钻探工作规程进行了文物钻探,初步断定此桥为石拱桥,东南、西北走向,深埋地下约6米,桥长52米,宽6米,建于唐初,比著名的赵州桥仅晚几十年,可称“中华第二桥”,极具科研价值和文物价值。

玉皇岭古墓

位于后方乡玉皇岭村西南约300米处。原为一土丘,高3米,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1959年修筑围村堰时将土丘挖平,露出墓顶,发现墓穴内有一悬梁吊棺,遂用土掩复。今墓址稍高于地面,已垦为耕地。传说墓主为明代奸相严嵩,但无史可考。1957年、1976年和1977年,该墓先后被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河南省革命委员会以“严嵩墓”为名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掌上台前推广信息发布~

睁开眼,阳光和你都在~

感谢关注~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