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如此恐慌,连中介自己都在抛盘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18 | 时间:2024-04-05 12:41:27可能大部分朋友不相信,在2022年前吧,其实地产业内(特指开发商员工)杠杆炒房的比例并不高。虽然有很多业内人会利用各种定价漏洞,各种延迟付款的方式买自己开盘的楼盘,但本质上并不是炒房。
这波人虽然有其他的赚钱门路,但是具体到买房这件事上,和大家差不多,就是买入后等交房,通过时间溢价后增值套现。在期房阶段就能更名获利的,说实话真的凤毛麟角。
更多地产人,就是趁着房价便宜,普通人杠杆买入1套,地产人靠着较高的收入,加了杠杆买个2套。大部分地产从业人员,大部分工资收入也贡献给了银行贷款,最终从业7-8年,一算账,赚的还是2019年,这波资产升值的钱。
但是到了2021年前后,地产从业人员自己也被楼市收割了。
毕竟,“押注房价永远涨的”,必须要还啊。
和普通中产一样,地产员工们,也会嫌弃自己住的房子小,品质差。最关键的,楼市限价后出现了倒挂。这种暴富赚钱的预期,终于让“小心敬慎”的地产业内人开始冲动了。比较容易理解,业内人比普通人有更及时的资讯便利,知道哪个盘在什么时候会卖,提前杠杆备好现金。有些盘更是因为就是自己公司的,具有更大的“买得到”概率。
主要是加了预期,一算,买到后交房拿证就有账面预期200万+的收益。
谁不冲动?这钱没有套公司利润,是“阳光财富”,大张旗鼓,也不会遇到公司的审计问题。简直就是对地产人辛苦数年的公开回报啊。
很多地产人要么把积蓄多年的现金全投进去,要么几个人合伙打新,再加上杠杆。本身手中就有2-3套房子,这下又加了1套大平层杠杆。虽然收入现金流+租金+现金存款+可利用的经营贷等,做了充分的准备。
但是,唯独没有考虑一件事,二手房价格大幅大跌后的杠杆反噬,和同质化新房海量供应,导致下家减少。
现在复盘看,地产业内集体盲从杠杆入大平层,或许是错的。当初冲着这类资产稳赚不赔,从居住属性上说,又追求一步到位。周边领导和同事,都在筹钱凑多个马甲摇号,被这种“赚钱”效应传染了。
所以过去那批限价倒挂盘中,地产业内真的买了不少,甚至有地产人从狮山打到湖西,都一直没中的。
在2023年后,只有在房地产行业里面,才能感受到那种无助。每家城市地产公司,先下岗的是投资,然后是设计,然后人力行政,然后随着项目减少,营销也不需要了。
在房地产行业中,能很快感受到热度,当然也是最快感受到寒意的。
这些人会发现拿在手里的二手房,相比2019年-2020年,跌了30%。手里的新房,因为限售和总价过高的原因,依旧需要等待。
大家终于相信,有些资产或许需要很久的时间才能走出周期,选择出售部分资产,恢复家庭资产负债表,跟风卖房,又忽然成了地产业内统一的动作。
这么说吧,这一次二手房看跌的预期太强了,连地产业内都慌了。有些人杠杆并不高,但是也选择把自己的房子挂出去。
如果只是房企从业人员,或许不恐慌,现在中介行业,自己也在努力卖自己的房子。
卖不完,真的卖不完,价格一套比一套便宜。
姑苏在此,说几个预测和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楼市快速下行的时候,真的不是卖房的时候。这个时候,情绪左右的交易,会让人损失本金。除非你快,限售盘未解除,就提前锁定客户。
第二个建议是,二手房是充分市场,想要盈利必须靠大势。反过来说,如果未来还想要在楼市中凭借周期赚到钱,买入超跌的二手(注意在二线城市选二手筹很难的)远比买新房赚钱容易的多。
第三个建议是,这波二手引发的房价体系崩塌,现在遇到了一波加速,主要由业内和地产中介从业人员的崩塌信心引发。现在买房,不要完全听业内的意见,他们现在已经彻底慌了,没了章法。
第四个预测是,想要二手房稳住,首先要扛过这波业内的抛盘潮。
说具体点,马上会迎来这波限价房的解禁,扛过这波才有资格说楼市还有没有投资价值。